<p class="ql-block"> 纪念腾冲战役</p><p class="ql-block">烽烟七载黯边兵,焦土孤城血作城。</p><p class="ql-block">怒水千盘摧铁骑,云峰万仞堕倭旌。</p><p class="ql-block">碑铭姓字春还绿,墙嵌弹痕苔自横。</p><p class="ql-block">松涛似挾风声壮,夜夜龙川带月鸣。</p> <p class="ql-block"> 腾冲战役的壮烈篇章</p><p class="ql-block">1944年的腾冲战役是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失地的一场决定性战斗,也是抗日战争中最惨烈的城市攻坚战之一。这场战役从5月11日远征军强渡怒江开始,至9月14日光复腾冲城,历时127天,大小战斗40余次。</p> <p class="ql-block"> 战前态势</p><p class="ql-block">腾冲扼守滇缅公路要冲,日军第56师团第148联队主力和18师团第114联队一部据守此地。日军将这座火山石砌成的"石头城"改造为坚固堡垒,城墙遍布地堡、坑道和火力点,形成几乎无法攻克的"铁城"。</p> <p class="ql-block"> 惨烈战斗</p><p class="ql-block">远征军先用重炮轰击城墙,但火山石墙体异常坚固,炮弹只能炸出浅浅弹坑。这时美国“飞虎队”战机也加入了战斗,用飞机把城墙炸开了三个豁口,中国士兵们并用炸药包在城墙上爆破,以血肉之躯开辟进攻通道。来凤山曾是日军固守的要塞,远征军勇士们硬生生在这座山峰上撕开缺口。巷战中,双方逐屋争夺,火焰喷射器十秒就能将日军烧化,整个山寨火光冲天。</p> <p class="ql-block"> 英雄壮举</p><p class="ql-block">李颐将军时任预备二师五团团长,在攻城作战中壮烈牺牲,成为腾冲战役中我军阵亡的最高指挥官。战后,他的黄埔同学带着他爱人托付的咸姜和辣酱,却不知该交给谁。美国战地观察团目睹高黎贡山险峻地形后感叹:"世界上或许只有中国的军队才能够攀登到如此高处。</p> <p class="ql-block"> 战役结果</p><p class="ql-block">战役共毙敌少将指挥官及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以下军官100余员,士兵6000余名;虏获大量火炮、机枪等武器装备。远征军亦付出巨大代价:伤亡军官1234员,士兵17075名。腾冲城90%建筑被毁,战后景象惨不忍睹,瓦砾间满是膨胀的尸体,尸臭四溢,蚊蝇横飞。</p> <p class="ql-block"> 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1945年7月,腾冲百姓自发修建"国殇墓园",安葬近万名烈士。墓园楹联写道:"英名不朽,与高黎贡山共永;浩气长存,同怒江流水俱长。"如今的腾冲已恢复宁静美丽,但战壕、弹坑、地堡等战争遗迹仍在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腾冲民间至今还存在不接待日本人现象,主要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记忆和当地民众自发的民族感情表达。</p><p class="ql-block"> 永远难忘</p><p class="ql-block">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经过惨烈的浴血奋战,最终全歼日军,光复腾冲。这场胜利,远不止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其意义深远,铸就了中华民族抗战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p><p class="ql-block">其一,它是战略反攻的辉煌起点。 腾冲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上首次彻底收复有日军重兵驻守的县城。它打破了日军在滇西的防御体系,与松山、龙陵等战役共同打通了滇缅公路这条至关重要的国际生命线,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标志着中国战场从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p><p class="ql-block">其二,它是民族意志的胜利宣言。 战役之惨烈,世所罕见。中国远征军将士以血肉之躯,顶着敌人坚固的工事和顽抗,一寸一寸地收复失地。这场胜利,彻底粉碎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中国人民有决心、有能力用自己的力量将侵略者彻底驱逐。</p><p class="ql-block">其三,它是以巨大牺牲换来的和平警示。 腾冲城在战火中几乎被夷为平地,无数将士与百姓为此献出了生命。这场胜利的代价,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它如同一座血泪铸就的警钟,时刻提醒后人,今日的和平与尊严,是先辈以极大的牺牲所换来,绝不容忘却。</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腾冲战役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重大转折,更是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胜利。它用铁与血证明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其光辉业绩与牺牲精神,永载史册,激励后世。</p> <p class="ql-block">图片有部分从网络上下载,如有不妥处请告知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