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昵 称:知足常乐</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446588406</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2年随临沂旅游团队一起去大西北-北疆部分旅游景点旅游,随手拍了些照片,所到之处,感觉最震撼的还是嘉峪关,现将部分照片呈现大家,共同回忆那难忘的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以及自治区。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座/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编者从八十年代初至二零一二年先后去过山海关、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嘉峪关等等,其中八达岭长城去了十余次。拍了些照片供鉴享(与他人合影居多,没有晒亮)。由于年代久远和当年条件所限及多次搬家,还有大部分在查找中,有些照片在调整和续补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长城全长为6700千米。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东北15公里,因位于山海之间而得此名,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嘉峪关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的西端的重要关隘,它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古称其为"天下雄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万里长城第一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长城第一墩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递关南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的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嘉峪关长城景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嘉峪关长城景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在嘉峪关长城旅游区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在嘉峪关长城城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魏晋墓群、黑山石刻、木兰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在天下第一墩留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城第一墩,又称天下第一墩、讨赖河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占地面积为33.500余平方米,开放时间为8:30-17:30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城第一墩,作为明代长城西端的重要墩台,不仅地理位置险要,且自然景致壮观,融合了长城文化与丝绸之路风情,是观光探险、怀古游历的绝佳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城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勤劳、勇敢、聪明的智慧,不畏艰险的吃苦耐劳精神;各民族团结、友好和睦、爱好和平、统一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军民团结共同抵御外敌侵略、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长城比喻了国家有坚强雄厚的力量、不可逾越的屏障的钢铁长城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长城代表中国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万里长城自构筑的那天起,就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2000多年来,任何人都没有能从认识上割裂万里长城,因而也就无法割裂中华民族 。长城对中国人来说,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意志和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万里长城赞扬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万众一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城也是坚不可摧的军魂,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人坚强的革命意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十年代作者经常陪友邻部队到八达岭长城参观,作者于2012年去新疆、甘肃考察调研水利设施建设工程,顺便参观了嘉峪关长城,其建筑宏伟留下了深刻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b>摄影:知足常乐(部分网络致谢)</b></p><p class="ql-block"><b>文字:知足常乐</b></p><p class="ql-block"><b>歌曲:《长城长》</b></p><p class="ql-block"><b>演唱:董文华</b></p><p class="ql-block"><b>编辑:知足常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