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意志和力量

陈嘉龙

<p class="ql-block">2016年8月我有幸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结束80周年的活动,重走当年红军长征的部分行程。</p><p class="ql-block">当车行至海拔3400米松潘‘湿地草原时,头晕胸闷的感觉都一下子湧上来,但眼前一大群雕像和一尊巨大旗帜纪念碑马上就吸引我们,原来这是当年红军长征时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难以想象当年缺衣少穿的红军是怎么爬上这么高的地方。群雕中各位领袖们都神彩熠熠,坚强有力。</p><p class="ql-block">越过松软的松潘草原,车行数小时在眼前展现了一派广袤的大草原,这就是传说中若尔盖大草原,也就是80年前红军长征过的草地。它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2个上海面积,是世界三大黑泥炭草原之一。那里平均海拨3000米左右,它草地与沼泽互存着,地广人稀只有牦牛和羊群自在地放牧着。但可以想像当年的红军在这片大草原中行军是如何的艰难,没有路只好深一脚浅一脚试探着往前,稍不留神就要身陷沼泽内,况且还如此缺衣少食身体赢弱的红军战士,他们是怀着最崇高信仰走出这片草原。</p><p class="ql-block">兰天白云眺望远方可见迎面高大的雪峰耸立在云霄中,离我们越来越近,已经是8月中旬山顶上仍积满了白雪。而道路越来崎岖,山的弯道越来越多越急,而道路的一侧是深切的河谷和悬崖。这座大山就是毛主席在长征这首诗中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岷山,它是长江水系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历史在它的区域也发生了许多流传至今的故事。当天我们到达时山下是32度,待我们爬上岷山顶后那里是零下1度,还飘着雪花。难以当年穿着单薄的红军战士是怎样战胜寒冷的。</p><p class="ql-block">腊子口是红军长征中一个比较著名的战例。因它是长征途中最后一个关隘,非常险要。我看到那里的地形真是十分惊讶!一边是湍急的白龙江,另一边是高大陡峭的大山,中间只有一条狹窄的小路。当年的红军究竟是怎么凭着自已大无畏情战胜这些困难的。重温和领悟红军长征时的艰难,就可以知道他们的信仰和意志如此坚强,才能产生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p><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为了迎接七一党的生日,也会让五星红旗永远在祖国上空飘扬,所有中国人都要继承红军长征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力量,继续前进。</p><p class="ql-block">谨将此文献给即将到来的七一党的生日!</p> <p class="ql-block">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p> <p class="ql-block">1935年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军在松潘草原胜利会师,然后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与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分裂主义松潘大草原展开激烈的斗争,北上与南下成了中国革命能否成功的分界线,最后正确战胜了错误,并把中国革命领向正确的路线上。</p><p class="ql-block">今天在松潘草原有一组雕像记录了当时会师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率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红军会师。</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领导与四方面军领导会师合体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红一,四方面军战士的合体雕像。</p> <p class="ql-block">红军胜利战胜草原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松潘大草原面积约1.5平方公里。“它属于泥质型草原较松软,但松潘草原沼泽地较若尔盖草原沼把少些。</p> <p class="ql-block">若尔盖草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相等于2个上海面积,但人口只有约5万人,真可谓地广人稀。</p><p class="ql-block">若尔盖草原是世界上三大泥炭型草原之一,草原上到处是沼泽和死水。所以若尔盖草原,和湘江战役,亚力夏克雪山是长征中红军牺牲最多的三个地方。</p><p class="ql-block">红军从江西出发时有十余万人,然后到了陕北仅剩下7000余人。</p> <p class="ql-block">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海拨5588米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像巨兽般横亘在红军长征前进的道路上,那年我们去的时候是8月,山脚下的气温髙达32度、当时我穿着短袖T恤、临上山前有人嘱咐我带一件外套、还好幸好我带了那件外套才不至于冻坏、汽车到半山腰就飘起雪花、此时已降到零度以下!试想当年红军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在没有路的情况下、是如何翻越岷山的。</p> <p class="ql-block">你看终年积雪的岷山山路如此险峻。</p> <p class="ql-block">腊子口战斗是长征途中最险要的一战,如不能突破腊子口这个天险隘口,整个红军就会全军复灭。</p><p class="ql-block">腊子口是我见过的最险要的关口,它一边是以险恶著称的白龙江峽谷,另一边的髙山如同刀削的悬壁直插云霄。当时守卫腊子口的是川军两个营,他们是要把几挺机枪在路上一放,路面是窄窄毫无遮挡的,只要敌人一开枪就可以封锁整个道路。而且后面追赶的敌军大部队只有三天的路程就赶到了。红军也使用了各种方法进攻,但都未奏効,而且还牺牲了不少战士,指挥战斗的杨得志将军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一个办法,让善于攀爬高山的刚参军的彝族战士半夜从后山爬过去,突然进攻业已松懈的川军士兵,就这样红军战士大无畏的精神战胜最险要的守敌,为革命打开了胜利之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道路都经过修整,好通行的多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腊子口战斗纪念碑,由战斗指挥者杨得志上将亲笔题词。</p><p class="ql-block">我仰望着纪念碑,想像着当年战斗的激烈场面,和周围险要的环境,想像那些冒着黑暗爬山的战士们,处境是多么危险,他们真的是为中国革命豁出了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真是他们这种无畏的精神才让中国革命从弱小走向强大。</p><p class="ql-block">因为他们为全人类解放的祟髙信仰,才能无畏无惧的迎战一切艰难困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