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情关修真爱归本我

柔夏

<p class="ql-block">  在人生这趟漫长的修行旅途中,我们常常在情感的迷宫里徘徊,追逐着他人的爱,渴望被理解、被珍视。然而,对于真正踏上修行之路的人来说,有一个深刻的真相需要领悟:我们不应强求别人来爱自己,因为我们本就来自高维,身负爱的使命,是来爱这个世界、爱身边之人的。若参不透这一点,便极易深陷情关,无法自拔。</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第一课,便是接受父母不爱你。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父母的爱是与生俱来、无条件的。但现实往往充满无奈,并非所有的父母都能给予孩子理想中的爱。有些父母,受自身经历、性格或观念的局限,在表达爱时显得笨拙,甚至冷漠。这种“不爱”或许表现为对孩子情感需求的忽视,或许是过度严苛的要求与指责。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内心难免痛苦挣扎。可接受这一事实,并非是对亲情的绝望,而是学会从自己内心汲取力量,不再将幸福的钥匙完全交予他人手中。</p><p class="ql-block"> 接受伴侣不爱你,是人生的第二课。爱情,常常被描绘得如梦如幻,人们渴望在伴侣的怀抱中找到永恒的温暖与归宿。然而,爱情的发展并非总是顺遂人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可能消退,价值观的差异、生活的琐碎都可能让曾经炽热的感情冷却。当发现伴侣无法如自己期望的那样爱自己时,我们可能会陷入愤怒、悲伤、不甘等情绪的漩涡。但只有勇敢地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才能摆脱执念,重新审视这段关系,明白爱情不是依赖,而是相互独立又相互欣赏的并肩前行。</p><p class="ql-block"> 而接受孩子不爱你,成为了人生的第三课。为人父母,往往倾尽全力给予孩子关爱与呵护,期望孩子能以同样的爱与感恩回报。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轨迹。他们可能因各种原因,无法满足父母对爱的期待。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不应陷入失落与抱怨,而是要明白,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他们自我探索的旅程,我们的爱应是默默的支持,而非索取回报的筹码。</p><p class="ql-block"> 经历了这人生的重重关卡,我们迎来了最后一课——好好爱自己。这并非是自私自利,而是一种对自我的深度关怀与尊重。当我们不再把幸福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爱时,才能真正回归内心,关注自己的需求、梦想和情感。爱自己意味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包容自己的过去,相信自己值得被爱。通过爱自己,我们能焕发出内在的光芒,这种光芒不仅滋养自己,也会自然地吸引他人,让我们以更健康、更平等的姿态去爱身边的人。</p><p class="ql-block">修行之路,就是一场不断放下对外在之爱的执着,回归本我的过程。我们本自具足,来自高维的我们本就拥有无尽的爱。当我们学会接受生活中的种种不完美,学会好好爱自己时,便突破了情关的束缚。此时的我们,以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对待世间万物,不执着于他人的回应,只专注于付出爱、传递爱。如此,我们方能在人生的修行中,找到真正的安宁与幸福,实现灵魂的升华与圆满。</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收集,感恩发布图片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