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

严隽圻1833478

美篇名 严隽圻<br><br>美篇号 1833478<br><br>美篇图 严隽圻 杨栢昌 2017年3月14日中午12:00在北京路用完午餐后,我们来到广东财政厅旧址。 广东省财政厅大楼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北端,是始建于1915年的仿欧洲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采用砖木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现为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建筑主体分两期建成,首期工程于1919年竣工,二期加建四、五层及穹窿顶,立面以罗马多立克柱式与拱券廊为特征,1978年维修时将木楼板改为混凝土结构 。<br><br> 其前身为明清广东承宣布政使司衙门,1915年改建为财政厅,孙中山曾在此举行茶话会、检阅游行等活动。建筑1993年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仍保留行政办公功能,为全国财政系统中少见的古建筑办公场所。 从广东省财政厅大楼我们走到位于中山四路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面积共15万平方米,东起仓边路,西至广大路,南起中山路,北至越华路,被专家们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 公元前203年,秦将赵陀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在都城番禺(今广州)兴建王宫御苑。而南越国宫署的核心区域为4.8万平方米,东起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南起中山路,北至广州大厦门前,这范围已被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区。 南越国宫署遗址内不仅有南越宫苑,还有从秦、汉、晋、南朝、隋、唐、南汉、宋、元、明、清到民国共12朝的遗迹遗物。 这些遗迹层层相叠,构成了一部记载广州两千多年发展的无字史书。 1995年和1997年在基建工程中,分别发现了南越国时期的大型地下石构水池和南越国王宫御苑,被认为是岭南地区考古方面的突破性发现。 2000年在广州市儿童公园首次发现南越国宫殿遗址,随后考古工作者进入挖掘。 2012年11月,南越国宫署遗址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遗产点之一,2015年完成申报世界遗产准备工作,2016年正式送交世界遗产大会审议。 听导游讲, 南越王宫遗址是广州“三宝”之一。另外两宝是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和西汉南越王墓。有机会一定也要去参观。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南越国宫署遗址和秦代造船工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越王宫博物馆这三宝中的许多文物都是中国之最或独一无二的,是世界级的文物,所以是够“宝贝”的了。 读过广州历史的人都知道,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时,一把火烧了南越国都城赵佗城,地上的建筑荡然无存,令人十分惋惜。 至20世纪70年代发现广州三宝之前,除了应无路的越王井之外,有关南越国的遗址,是一无所有的。 史学家研究南越国就只有依靠史料记载了。1974年底,广州市文化局职工在挖防空洞中发现了秦代造船工场遗址;1983年在解放北路象岗山基建工地中发现了西汉南越王墓。 1995年和1997年在基建工程中,分别发现了南越国时期的大型地下石构水池和南越国王宫御苑,这些发现,被认为是岭南地区考古方面的突破性发现。 2000年在广州市儿童公园发现南越国宫殿遗址。这些重大发现十分重要,致使广州的南越国史和全国的秦汉史都要改写,甚至每块砖都可改写中国的建筑史和园林史,更显得这些文物的珍贵,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听导游介绍为了保护宫署遗址,广州市政府已拨出专款5亿多元补偿外商的地皮价值和搬迁市儿童公园。 目前,广州市正按申报要求,包括南越王宫遗址、西汉南越王墓和在西湖路发现的西汉南越国“水关”(水闸)三处遗址,以“南越国”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大约13:00左右我们参观南越国宫署遗址后就前往中山四路的忠佑大街,那里有著名的广州城隍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