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6日下午我们在入住酒店晚饭后便来到正定古城浏览古城夜景,27号上午了游览了古城中赵云庙、隆兴寺、天宁寺和广惠寺等景点后于下午返回北京。</p>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距石家庄市15公里。始建于北周(557—581年),初为石城,规模较小。唐按镇治扩为土城。明砌为砖城,遗存至今。城市内部总体格局自清以来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城墙形制与街巷空间格局得以保留。建筑沿街巷线性分布,在城市中心形成了密集的面状集合。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逐渐由清代的集中于城内南部向外发散,城内的水域面积大大减小。现存主要建筑有隆兴寺、正定四塔、正定城墙等。正定古城内大量的寺庙建筑及其内留存的碑文、器物等为中国北方地区佛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隆兴寺内部丰富的碑刻文字等记载了该寺庙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事件,是研究地方史以及北方地区佛教发展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临济寺作为临济宗的发祥地,是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历史见证;除此之外,义玄禅师的舍利塔澄灵塔,在中国佛教史上也具有很高的地位,是研究中国佛教史的珍贵实物遗存。2021年11月5日,正定古城街区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2月8日,正定古城被列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名单。</p> <p class="ql-block">赵云庙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石家庄市古城东路一带)人,三国名将,有“常胜将军”之称。赵云庙于1997年4月13日正式对游客开放。该庙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相映相成。为中外游客及赵云的海外后裔提供了一处瞻仰凭吊、游览观光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别名大佛寺,是中国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且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是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中山东路,占地面积82500平方米。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隆兴寺。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于寺内铸造一尊巨大的四十二臂铜质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此后,寺内大兴土木进行扩建,以大悲阁为主体的宋代建筑群便相继告成。金、元、明各代对寺内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间,又曾两次奉敕大规模重修,寺院形成了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帝王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赐额“隆兴寺”。清朝末叶至民国年间,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战争频仍,隆兴寺也随之颓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隆兴寺受到了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保护,使古刹逐渐恢复其风貌。寺院建筑南北纵深,中轴线南端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龙泉井亭等十几座殿阁,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气势恢宏,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隆兴寺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1961年3月4日,隆兴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隆兴寺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凌霄塔,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塔身粗壮,塔体巨大,形状如楼阁。凌霄塔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有多处木结构,故俗称木塔。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年~874年),历代均有修葺,现存为宋、金时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凌霄塔通体砖木结构,为9层楼阁式塔,高41米,平面呈八角形,矗立在八角形台基上。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建其塔身1层至4层,为全砖结构,4层以上则为金代重建,为砖木结构。凌霄塔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棂窗、4层到9层的半拱、飞檐皆为木制。凌霄塔从第5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收缩。凌霄塔的最大特点是在塔身第4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做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檐相连,塔刹原本是铁铸,9层相轮呈枣核状。像凌霄塔这样的结构在国内现存仅此一例。在其塔基下发现了地宫。经清理,出土了一批颇有价值的文物,并为断定该塔的确切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据。1988年1月13日,凌霄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广惠寺华塔,又称多宝塔、花塔,正定“四塔”之一。位于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生民街路东原广惠寺内。相传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785~805年),按该塔的形制和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应是金代的遗存。广惠寺华塔为八角砖雕砌仿木构楼阁式花塔,共四层,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坐在同一方形基台上,总平面呈八角形。塔高40.5米,造型独特,结构富于变化。因塔身第三层以上八面八角的垂线有龙虎豹狮象及佛像等壁塑,形如花束,被称为华塔。华塔是中国古塔中的一种特有类型。1961年3月4日,广惠寺华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游览完广惠寺之后,我们返回北京,结束了此次四天三晚的晋冀游,行程1300余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