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30日 晴间多云</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最火的一句话:是梁思成先生在1933年考察应县木塔时,被其精湛的木构技术震撼,留下了这句广为流传的评语:<b>“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 </b>这句话深刻概括了应县木塔在建筑史上的非凡地位,展现了古代木构技术的巅峰成就。</p> <p class="ql-block">早起酒店吃完早餐,准时7点半从大同出发,去应县参观木塔。大同到木塔景点七十多公里,汽车行使了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到达应县看这里有名的木塔。</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又叫佛宫寺释迦塔)是中国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的辽代木构建筑,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1195年)增修完毕,兼具军事要塞与佛教传播功能。木塔在元、明、清均有修缮,明成祖朱棣题<b>“峻极神工”</b>,明武宗朱厚照书<b>“天下奇观”,“万古观瞻”</b>是清康熙的提笔,<b>“释迦塔</b>”三个字是金代大书法家王瓛所写。</p><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b>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b></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则为“明五暗四”九层塔。其以全榫卯结构、54种斗拱体系建造,历经千年地震战火仍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设史上较典型的实例,中国建筑发展上较有价值的坐标,抗震避雷(木塔塔顶金属葫芦宝刹)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考证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b>“史典”。</b></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佛宫寺释迦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b>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b>“世界上最高的木塔”。</b></p> <p class="ql-block">走进应县木塔所在的佛宫寺院落,仿佛穿越了千年时空。阳光洒在斑驳的木构之上,泛黄的光影间流露出历史的厚重与沉静。五层六檐的木塔,外观挺拔秀丽,层层飞檐如翼,似振翅欲飞之鹤,将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演绎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木塔不仅在建筑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意义,其九层结构象征着佛法中的九谛,代表着宇宙与生命的真谛。木塔的每一层都代表着一个不同的时空,象征着佛法在时间与空间中的不断升华与演进。</p> <p class="ql-block">整装束带,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我们走进木塔开放的第一层,这里是礼佛的核心空间,中央高达11米的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在中央八角莲台上,脸型丰满宽圆,神态亲切安详,美丽端正,高贵温婉 。这是辽代佛教艺术的杰作,展现了佛教艺术的巅峰。</p><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地保护应县木塔,目前已经不允许普通游客登塔游览,只能遗憾退出。</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山门 、释迦塔、排坊、大雄宝殿等建筑。</p><p class="ql-block">佛宫寺的山门毁于建国初期,现在的是九十年代新修的,两侧的钟楼建于明代,格局延续北魏塔院式建制,围绕着中心塔布局。</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院南100米的入口处有一座三楼四柱悬山顶的牌坊,明间横额上刻有<b>“浮图宝刹”</b>四字,横额之上立匾题<b>“佛宫寺”</b>三字。</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院里的主殿叫做<b>大雄宝殿</b>。大雄宝殿是寺院中最主要的建筑,通常用于供奉佛像和进行宗教活动。</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门前的香炉</p> <p class="ql-block">此外,寺院还有其他建筑,大雄宝殿西边是地藏殿,地藏殿供奉地藏王菩萨。</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东边是观音殿,观音殿则供奉观音菩萨。这些建筑、院里的树,香炉共同构成了寺院的完整布局。</p><p class="ql-block">佛宫寺院内建筑,除木塔是辽代建筑,其余都是明清建筑,山门是则是上世纪90年代新建。</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木塔,佩服古人的设计技巧和建筑技术。木塔不用一根铁钉,完全以榫卯结构连接,斗拱繁复而精巧,承重千钧而不失灵动。远眺木塔,朔风轻拂,风铃叮当,天地辽远,香火缭绕中,更添几分神圣与敬畏。</p> <p class="ql-block">木塔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王朝更迭、战火纷飞,却始终巍然不动,堪称中国古代建筑智慧的巅峰之作。如今,它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一部立体的历史书,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文化的根脉。</p><p class="ql-block">站在木塔脚下仰望,不禁让人感叹:这不仅是木头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不朽的象征。若你来山西,莫忘来看一眼应县木塔——一座用木头写就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木塔前面汉白玉观音雕像,雕刻技艺精湛,观音体态端庄,慈眉善目。美中不足的是太新了,与古老的木塔有些格格不入,显得不协调。再则看下面标识是某酒业集团捐赠,商业气息浓烈,与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不符。</p> <p class="ql-block">寺院内展示的图片,弥补不能登塔的遗憾。</p> 谢谢您驻足观赏 <p class="ql-block">文字:syx</p><p class="ql-block">图片:syx、晓、老贾等手机随拍</p><p class="ql-block">编辑:syx</p><p class="ql-block">创作地址:甘肃省兰州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