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人生记忆‍‍‍ ‍(八)‍‍ ‍作者:冯国庭

老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8年我组织化肥厂合成车间老职工、并邀请其他车向朋友去苏木山景区旅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8年在苏木山旅游景区我与合成车间元老女工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合成车间元老们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八,在生产一线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终我被“强拉硬拽套到“辕子”里,担任了化工大车间书记,同时又当选为厂党委委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俗话说“架起辕子就得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清楚:这工作不是业务性工作,而是全厂的化肥生产管理,但又不是职能机构,而是一个有几百号工人的生产主体单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知道:抓生产必须从抓人的管理着手,抓人的管理又必须以政治思想工作为先,主要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明白:万事开头难,关键是第一个月,只要把第一个月开好头,以后就好办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很多,但绝不能面面俱到、西瓜芝麻都去抓,千头万绪要抓主要的,要抓纲举目、钢举目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看准:当前最突岀的问题是职工情绪低落,纪律松散,导致生产事故频发。所以必须强化劳动纪律,采取强硬措施,杜绝人为事故,严惩事故责任人,并加大处罚力度。把这个问题作为首要问题集中精力去解决,其他问题暂缓一下,待下一步再解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召开车间干部会议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首先让领导班子先统一思想,让大家都认识到: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必须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为此召开各车间、各横班领导会议,制定岗位责任和奖罚制度。为了把规章制度贯彻到各个车间班组,让人人皆知,我召集全体职工大会,做思想动员工作的同时,宣布生产任务指标和完成任务后的奖励制度,并逐条宣布违反岗位纪律和发生责任事故的惩罚规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会后工人们反响很热烈,认为有奖有罚,奖惩分明,干起来有目标有方向。职工们的精神状态、劳动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上班迟到早退、乱串岗位、夜班打盹瞌睡等点儿浪荡现象没有了,人人都精心操作,生怕操作失误造成事故而受到经济上的严厉惩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看到工人们精神面貌和劳动纪律有很大改观,预感到生产局面一定能够扭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领导在职工大会上讲话 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车间职工大会 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出所料,当月化肥产量达到2560吨,不仅完成2500吨的月产任务,而且还超额60吨,彻底扭转了局面,职工们高兴地又拿到了企盼已久的奖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个月一炮打响,实现首月开门红,全厂职工干部对化工大车间领导班子刮目相看、赞不绝口,厂领导更是一改愁眉不展的面孔,变喜笑颜开、谈笑风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生产局面虽然扭转了,但绝不是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工人们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岗位编制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经调查发现,有的岗位人浮于事,有的岗位却是人员紧缺,总人数还有一定数量的超员。缺员岗位的职工意见很大,希望大车间能尽快解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觉的应该通过解决岗位人员编制问题,搞一次全体职工干部思想再教育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具体方案是:大车间把各车间、四大横班、各工段、各岗位的人数重新核定编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然后 ,首先化工大车间领导择优选用、正式任命各车间正、副主任及四大横班调度长,并报送厂部正式备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然后各车间正、副主任和各横班调度长共同选择、任命本车间、本横班的带班工长和各岗位主操作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各岗位主操作工调选任用自已的副操作工(助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车间把人事权力完全交给下面,充分体现各层领导的责、权、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同时严格规定:任何一级领导不得干涉下级人员选拔任用工作,违者严肃处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一级任用一级的自由组合,不仅优化整个团队人员结构,融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而且自然解决了岗位超、缺员问题,同时必然要淘汰一些有缺点和错误的同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淘汰下来的同志怎么办?方案的原则规定是:交到大车间待岗,或交回厂部。这样必然形成了被淘汰的危机感、上岗的荣耀感和努力工作的责任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实施这项工作之前,先委托技术科开展化工各岗位技术考试工作。开考之前给与充足的复习时间。然后印好试卷,公开发到各岗位工人手中,完全是开卷考试,两天的答卷时间,两天后收缴试卷,由技术科判卷和公布分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宣布了这项措施方案后,一下促进了工人们专研技术的急迫性,生怕考试分数低而失去上岗的资格和机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全厂一下掀起学习、提高技术的热潮,工人们上下班都拿着技术书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我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促进学技术的风气,并没有辞退工人的想法。但实际上是造成一种压力,但我坚信工人们自己会把压力变为动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考试结束后,立即开展择优选用的自由组合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我没想到这项工作一开始就遇上了问题,一位副厂级领导直接找我说:让我把他的X X 关照一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本身是反对这种做法的,况且我在职工大会上专门做过规定和我个人承诺,还让大家监督。再说,我如果自己破坏自己的规定,那就失去了信誉。我怎么开展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预料到,这位厂领导还会找下面具体人打招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出所料,某横班调度长和我汇报说:“X X厂领导的X X,我究竟该不该要她,我真难决定,冯书记你说该咋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横班调度长前后两次和我这样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知道他不想要她,但又怕得罪这位厂领导,所以他让我给拿个主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这位调度长和我说:“没办法,我要上她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说:“我尊重你的选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一位工人,因为怕被淘汰掉,拿了一些礼品去我家,想让我和具体相关人说一下把他选上,我理解他的心情,但我不能接受他的礼品。我嘱咐他:“你应该去找你的主操工和带班工长去,给他们多说点保证话,根据你的为人和表现,加上你的保证,我想他们会要你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位工人听从了我的嘱咐,最终顺利上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自由组合择优选用后,确实有一些同志被淘汰下来,但这些同志不论对那一级领导都没有产生怨气,因为众人都不选用你,那问题出在谁身上,自己最清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被淘汰下来的同志都从内心反省自己,从思想灵魂深处受到很大促动。唯一的希望是大车间能给安排个工作岗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车间把这些同志集中起来,组织学习讨论,找问题,找差距,找原因,这些同志还是很自觉,都深刻反省自己,作自我批评,决心以后好好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确实也不能把他们的饭碗打掉,经研究决定全部安排到正要扩编的高压机岗位上。这些同志很受感动,表示一定不辜负大车间领导的心意,一定尽心尽责,努力工作,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实践证明这些同志在新的岗位上都积极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承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自由组合、择优选用,职工思想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人们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有很大的改变,整个岗位人员结构得到了充分的优化,上下级之间、互相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团结、友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思想精神的作用必然会反应到生产中。俗话说的好:“ 人心齐泰山移”,当月的生产任务指标是2600吨,结果竟然完成2700吨,超额1000吨,比上月超了1440吨。到了下个月又完成了2800吨,产量一月胜过一月,逐月上升,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水平,职工奖金月月攀升,工人们当然喜笑颜开、万分高兴,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状况蒸蒸日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精神的反作用,完全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体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工人们热火朝天生产景象 国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年一度的秋季设备大检修即将要开始,厂部对大修任务提出了超越历年的高指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以往年大修时间为30天,大修费用30万。今年规定:大修时间20天,缩短10天,大修费用20万,压缩10万元。但检修质量标准反而提高。规定以大修后首月完成3000吨为大修质量检验标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对这个硬任务高指标能不能完成,大车间召开各车间、各横班领导会议讨论研究,有的同志认为指标太高不实际,有的认为这是鞭打快牛,想把以前的欠产让我们都给补回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管厂领导出于啥想法,任务既然宣布并下达,那就必须想办法完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究竟有什么办法措施?我认为:既然缩短了10天时间,那就要求厂部必须给工人发10天的加班费,这是合情合理的要求,并且必须是提前发到工人手中。其二,历年在大修30天时间内,厂部食堂提供免费午餐,但工人对伙食质量有很大意见。今年干脆把火食费提出来,并且必须按30天的火食费标准预先提取发给工人,由职工自行支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对这个方案有的同志有疑虑,提出加班费和火食费都提前发放,万一有人按时完不成任务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有相应措施,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者,或检修后的机器设备不过关,除了全部扣除加班费以外,还应追加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以上措施得到了厂部的肯定和支持,有史以来提前发加班费尚属首次,可能在全国也少见,但我在乌兰察布察右前旗化肥厂开了历史先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认为:这对工人们既是极大的信任,更是对每位职工的灵魂考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对加班时间的安排,大车间并不做具体规定,完全由各车间、各班组、各工段、各岗位和每个人根据大车间的总体要求自行安排、自已掌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检修工程开始了,整个场景热火朝天,人人都主动提前上班进入岗位,中午吃完午饭不休息接着继续干,晚上自愿推后下班时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天的检查时间准时甚至有的工段提前完工,大修费用不仅没超20万,还节约了3万多元。按照规定,大车间按节约比例提回了节约奖。对这部分奖金如何分配,我又设计了一个给职工办好事的方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个年代国家改革开放正处于刚开始阶段,广东深圳先行一部,沿海地区紧随其后。在报纸上我看到南方有搞旅游的报道,很吸引人,我便产生了用这部分资金组织职工旅游的想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为什么要搞旅游,主要考虑到工人们一年四季上完白班上夜班,大年三十除夕夜照常上班,这种工作状况既辛苦又枯燥。组织一次北京旅游,让工人们看一看天安门,观一观颐和园,登一蹬长城,坐一坐地铁,赏一赏京城美景,尝一尝北京美食,见一见世面,对工人们未必不是一件大好事,工人们一定很高兴,一定能激发工人们更高的生产积极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个别厂领导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工人们上班怎么搞旅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化肥厂化工生产全厂统一编制四个大横班,日常由三个班轮流八小时作业,分别上七天白班、七天前夜班、再上七天后夜班,然后休班七天。我设计利用休班时间分别让四个班轮换出去旅游七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把整个设想和方案向厂党委做了汇报后,得到了厂党委的同意和支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机器设备大检修 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是1984年10月初,当我把这个决定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宣布后,会场马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工人们没想到能有这样的安排,不是在做梦吧?真是喜出望外,人心激动,万分高兴,生产工作积极性更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在大修后的第一个月,竟然完成了3200吨的化肥产量,比规定的指标超岀了200吨,比2500吨的正常指标超出700吨,比大车间成立前的月产量提高了将近一倍。这在化肥厂有史以来是绝无仅有的。完全说明“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这一毛主席论述的正确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只要充分调动广大工人的积极性,任何奇迹都会出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年春暖花开季,化工生产在不停顿的情况下圆了职工旅游梦。化工大车间在全旗范围内组织职工旅游是首屈一指、独一无二,为全旗组织职工旅游开了先例,并实现了生产旅游双丰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编后记】这虽然都是三十多年前的陈年旧事,为什么我一直记忆犹新?只因为我曾经受到过的屈辱像烙印一样烙在我的脑子里;同时我始终不会忘记枪杀事件后我的风险担当;更不会忘记挑起全厂化工生产重任的艰辛付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总结这段经历:我忍辱负重,继续砥砺前行,用实践去证明自己,用事实去告诉别人。得到了同事们的高度赞扬,赢得了领导高度信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尤其尚成立书记,不仅彻底否认了别有用心人的抹黑,完全改变了对我的错误看法,而且还要准备提拔我。但因肝癌病很快去世的尚成立书记,未能来的及实现他的计划和夙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我被旗政府调到另外一个企业工作,这应归为后话,不属于此文内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近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姓名:冯国庭,与共和国同龄,内蒙古乌兰察布人,青年时参军到边疆,七十年代转业回家乡,一直从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在新世纪初,退休后开办自己企业, 当了北漂一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爱好阅读,喜欢文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注:凡来自网络之图片,如有不当,请联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