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2025年6月28日这个夏夜,盐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内气氛热烈非凡。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第五轮的一场焦点大战在此上演,盐城队主场迎战镇江队。</p><p class="ql-block"> 比赛上半场,主场作战的盐城队攻势猛烈,牢牢掌控着场上局面。花志成、郑文煊、单伟等球员如灵动的猎豹,频频向镇江队的球门发起冲击。尤其是郑文煊,仿佛脚下生风,他在第24分钟时,禁区右路内切,以鬼魅般的身法连过两人后起脚射门,可惜稍稍偏出,让现场观众发出一阵惋惜的轻叹;第41分钟,他又在前场单骑突击,上演了堪比梅西的精彩突破,可最后禁区内射门角度太正,被对方门将沈帅帅稳稳没收。</p> <p class="ql-block"> 下半场第66分钟,僵局终于被打破。盐城队的传中被解围出来,队长20号胡书铭在禁区外拔脚怒射,一记精彩的世界波破门,皮球如炮弹般飞向远角入网,洞穿了门将的十指关,现场顿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比赛进入补时阶段,盐城队发动前场快速反击,11号球员童心带球突入禁区,面对防守球员,他巧妙地晃过对手,随后兜射破门,门将只能望球兴叹。最终,盐城队以2:0完胜镇江队,凭借这场胜利,盐城队积分达到13分,以5轮4胜1平的不败战绩反超南京队,强势登顶苏超积分榜榜首 。</p> <p class="ql-block"> 盐城足球如今在苏超赛场上的辉煌表现,让人不禁联想到这片土地上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甚至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新四军对足球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创建于1941年春天“皖南事变”之后,其前身为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江抗”)东进西移留下的伤病员为骨干,与苏南东路各地武装组成的新江抗。在组建过程中,部队不仅吸收了当地农村和小城镇的青年农民、工人、学生参军,还在上海党组织的配合下,吸引了大量上海青年下乡参军。仅1941年前后两年间,从上海到十八旅参军的学生、工人、店员就超过1000余人,占该旅人数近四分之一。这使得十八旅人才济济,文化氛围浓厚。</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运动会</p> <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八团在塘马进行剌杀比赛</p> <p class="ql-block"> 十八旅所属的五十四团对足球的热爱尤为突出,而这一爱好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被战争环境“逼”出来的。1942年冬季,日军向苏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连续的大规模“清剿”和“扫荡”,妄图一举消灭新四军十八旅。当时敌情紧迫,五十四团终日转战于江都、高邮和宝应地区的水网地带。官兵们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枯坐在一排排的船队上,冬日的寒风刺骨,除了划船的人,其他人都被冻得四肢僵硬、全身发麻。遇有战斗,下船的人首先要活动半天身体;行军途中由于缺少运动,掉队现象也比较普遍。</p><p class="ql-block">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团政治处主任彭冲号召大家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活动,锻炼体质。一次偶然的机会,卫生队长李善导和保卫股长刘子荣、一连指导员陈旭等几个同志在镇上买来一个橡皮球,在老乡的场院里踢着玩。大家在追逐皮球的过程中,全身都活动了起来,之前的烦闷和脚麻一扫而光。其他战士看到后觉得十分有趣,也纷纷加入进来,踢橡皮球活动便在各单位逐渐开展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的新四军战士</p> <p class="ql-block"> 每到宿营地,战士们完成工作后,就会找个场子踢球。随着球技越来越熟练,大家还开始分组比赛。他们因地制宜,用两件衣服或两顶帽子往地上一摆当作球门,就展开激烈的对抗。奇怪的是,行军越是疲劳,大家踢球的劲头就越足,踢球仿佛成了解除疲劳的“灵丹妙药” 。起初,踢球的人并不多,大多是站在场外观看,渐渐地,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比赛时场面十分热闹,球到哪里,人就一窝蜂地拥到哪里。有的战士不会踢球技巧,还用手去捞球,有的则老是踢空脚,鞋都飞得老高,还有的人用力过猛,“扑通”一声摔在场上,引得大家捧腹大笑。但战士们都十分顽强,跌痛了,揉一揉,爬起来继续踢。</p><p class="ql-block"> 后来,随着足球活动的风靡,部队对足球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敌人封锁严密,足球很难买到。为了不中断这项活动,战士们一方面想方设法购买,另一方面把踢破的球塞进棉花缝好再踢。一营的同志还想出了用破线袜筒子自制“土造球”“棉花球”的办法,其他班没有袜子,就用旧军装袖子或旧布缝球。这些自制的球虽然形状不圆,踢起来也不那么顺畅,但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p><p class="ql-block"> 足球运动不仅让战士们的身体得到锻炼,还培养了他们勇猛、迅速、顽强和集体主义的精神,这些精神品质也融入到了战斗中。在战斗中,战士们冲锋陷阵、炸碉堡时,常常拿出球场上穿刺射门的气势,为抗战胜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从抗战时期新四军战士在艰苦环境中对足球的热爱,到如今盐城足球队在苏超联赛中登顶榜首,足球在盐城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新四军的铁军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了盐城足球的血脉之中。在苏超的赛场上,盐城队的球员们就像当年的新四军战士一样,不畏强敌,顽强拼搏,为了城市的荣誉而战。他们用汗水和努力,诠释着对足球的热爱,传承着盐城的足球文化。</p><p class="ql-block"> 如今,盐城足球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盐城足球,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相信在未来,盐城足球会继续发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创造更多的辉煌,为江苏足球乃至中国足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盐城队在苏超联赛中的故事,也将成为江苏足球史上的一段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足球爱好者不断追逐自己的梦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