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灵渠

Mark

<p class="ql-block">广西的桂林,因独特秀丽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被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市下属的兴安县,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灵渠(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更是令世人叹为观止.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征服南北百越之地,派50万大军南下,因山路崎岖,粮草运输困难,秦军受困于交通和后勤保障。为解决后勤问题,秦始皇命史禄,率众开凿灵渠,打通湘江、漓水水运通道,使军粮得以经长江、湘江、灵渠、珠江直达前线,秦国于公元前214年完成岭南统一。灵渠成为中原与岭南的交通命脉,强化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控制,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灵渠的巧妙构思,科学设计,充分的彰显了古人的聪明智慧,形如“犁铧”的石堤,将湘江水三、七分开(七分入北渠归湘江,三分入南渠注漓江)。人字形大小天平坝,枯水期蓄水入渠,洪水期溢流泄洪,陡门提高水位,实现船舶逐级翻山越岭。北渠的弯道设计延长流程,降低水位落差,使水流平缓,以迂回降坡,解决航运安全难题。南渠的人工渠、半人工渠和天然河道的分段结构,借势天然水系减少工程量,因地制宜,降低了开凿难度。灵渠是世界最早的船闸雏形,比巴拿马运河早千年。</p> <p class="ql-block">灵渠不仅仅是水利工程,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象征。它借自然之力破解天然屏障,扩疆拓土,促进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融,实现了边疆稳定。陡门技术、分流设计等成就领先世界。今日灵渠仍以灌溉与文化遗产彰显中华文明,是今人吾辈励志蓝本。</p> <p class="ql-block">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后人永远会记住那些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先人。清朝文学家袁牧诗曰“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p> <p class="ql-block">本文采用的图片有些是从网络上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