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熟悉的家乡之——古老的街巷名

杨老师

<p class="ql-block">汪曾祺先生应该是昆明最好的代言人。</p><p class="ql-block">他写《昆明的雨》,让仙人掌和菌子,从云南介绍到全国。</p><p class="ql-block">他写文化巷的茶馆,让今人走在旧日街巷,都忍不住想去一探当年茶馆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汪先生写过昆明的大街小巷,现今大多改换了模样,而那些美而雅的街巷名仍然流传在昆明人口中。</p> <p class="ql-block">一丘田。</p><p class="ql-block">为小巷名。在翠湖之南,起止于登华街。</p><p class="ql-block">此地清代以前为坡地上一块田地,后才成为小巷,故而命名。</p> <p class="ql-block">丁字坡。</p><p class="ql-block">位于圆通山西南,北门街沿云南大学墙下直至青云街。</p><p class="ql-block">清代为贡院围墙外通往北城门的小道。形似“丁”字得名。</p> <p class="ql-block">下马巷。</p><p class="ql-block">在昆明翠湖南边 ,南起武成路(今人民中路)的独口巷, 长92米。因清朝的官员到城隍庙、武庙参加祭典活动, 骑马的须在此下马步行前往, 成巷后得名下马巷。</p> <p class="ql-block">大西门。</p><p class="ql-block">地片名。在昆明城区东风西路与龙翔街东口、文林街西口交接处附近, 今新建设电影院门前一带之统称地名。</p><p class="ql-block">“大西门”原为城门,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造, 因与小西门相对 ,俗称大西门 ,由城门变为地名 。大西门,官方明代称 广威门 ,清改名宝成门 ,城楼称为拓边楼 。</p> <p class="ql-block">大富春街。</p><p class="ql-block">南起昆明东风西路 ,北至人民中路。 明末清初,从江南迁居昆明的人多在此建房而居 ,渐成街道 ,遂以江南富春江之“富春”二字作为街名, 街分两段, 此段形成早,名大富春街 。</p> <p class="ql-block">小富春街。</p><p class="ql-block">东起昆明太阳巷,西至大富春街,长297米,曾称丰乐街。</p><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江南迁居昆明的人多在此建房而居, 渐成街道 。此段比大富春街形成较晚 ,名为小富春街。</p><p class="ql-block">(这样的街名,是不是会想起《富春山居图》?)</p> <p class="ql-block">这仅仅是昆明市中心的几处街巷名,各有特色,或言简意赅,或含蓄雅致,都是流传了数百年的老街地名。</p> <p class="ql-block">您还知道哪些昆明的街巷名?</p><p class="ql-block">后续,会再把这些街巷名与大家分享,留住老昆明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照片来源网络,并非与文字对应,侵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