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香港之旅,浮想联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吴央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7日,星期日,阴。</p><p class="ql-block">我参加了中山组团,香港一日游。</p><p class="ql-block">其实旅游只有三个点:星光大道、沙田跑马场、“上海”购物街。</p><p class="ql-block">是日,早上八时,旅游团四十多人乘深圳旅游大巴,沿着顺畅高速公路飞奔。旅游大巴时而飞越高架桥,时而穿过空中玻璃隧道,在伟人故乡翠亨擦过,抵达深中通道桥头堡。</p> <p class="ql-block">啊!深中大桥象仙女彩带,漂落在茫茫的零丁洋上。</p><p class="ql-block">远看,桥身呈“S”形,全桥二十四公里,望不到头。</p><p class="ql-block">瞬间,旅游大巴到达桥心,一座高一百多米桥塔高高矗立蓝天中,塔顶呈现“深中大桥”醒目称谓。无数条粗大钢丝绳,把整座桥心吊起。桥上,车流滚滚;桥下,涛涌汹涌,千帆竞发。偶尔,有巨轮从桥下通过。</p> <p class="ql-block">深圳旅游大巴,以每小时70到100公里车速,经二十分钟行程,到达马鞍岛,继而钻入海底隧道。</p><p class="ql-block">啊!隧道内灯光通明,五光十色。将到达深圳时,前方明示:福田、机场、前海三个出口,任君选择。</p><p class="ql-block">深圳旅游大巴选择从前海路线,钻上。抵达深圳湾口岸。</p><p class="ql-block">啊!深圳――年轻的大都市,千怪万状地标建筑,高高矗立云端。</p> <p class="ql-block">深圳湾口岸,入关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思绪穿越时空,回到半个世纪前。</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七十年代,香港――东方之珠,国际贸易中心。人间天堂,世界瞩目。 </p><p class="ql-block">当时,劳动报酬,香港是大陆的一百多倍。大陆农村,每天出勤,多般是二角钱左右,而香港劳工每天收入有几十元以上。</p><p class="ql-block">大陆不少人冒着生命危险,偷渡过香港。偷渡潮惊人,最高峰一天偷入香港有几千人。</p> <p class="ql-block">那时,“偷渡”香港,有一个代名词叫“督卒”。</p><p class="ql-block">(“卒”是象棋中一棋子。卒,过了楚河汉界可往前行,不可后退了。)</p><p class="ql-block">“督卒”,这比喻,借代,形象生动,恰如其份。</p><p class="ql-block">深圳,最多人偷渡过香港的,那时有很多村变成无人村。</p><p class="ql-block">传闻,陈独秀次女,年近六十岁,也加入偷渡行列。她身系上几个油桶,游了十多小时,终于偷渡成功,后来侨居美国。</p> <p class="ql-block">那时,也有广州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加入这行列。不少人被捉获遣送回大陆,游斗示众。</p><p class="ql-block">本地海晏汶村偷渡人最多,偷渡成功人也多。</p><p class="ql-block">同学之中有泗门、大斜的同学,他们“督卒”成功了,现在成了香港富翁、富婆。</p><p class="ql-block">高中知己同学,“督卒”没有成功。他深有体会:但凡有人群地方,就有“领导”。在天未亮,换岗哨冲铁丝网时,头人没有下令,不能冲。否则,死于乱拳之中。</p> <p class="ql-block">本村有一位长者,“督卒”十多次都不成功。他经历“督卒”神奇故事,茶余饭后,听众全神贯注。</p><p class="ql-block">那年代,本人高中毕业,跟着生产队社员修理地球,成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工分比不上一个妇女,前途渺茫,惆怅失望。</p><p class="ql-block">后来成为一个民办教师,每月30元。那时要全上交生产队,换取300个工分,每个整工值二角钱,年底结算,每月6元左右。这种情况持续了二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那时一有空余时间,我暗地里学游泳、训练体能,随时准备,有朝一日......。</p><p class="ql-block">但苦于在香港没有亲人接济,又苦于连“督卒”经费都没有,只能望港叹息。这欲望,深藏心底,无人知晓,历经多年,无法释怀。</p><p class="ql-block">直至改革开放,邓小平南巡,神奇地画了一个圈,深圳成了特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赶上香港,“督卒”潮悄然消失了。 </p><p class="ql-block">这一切,已过去了,也成为了记忆,成为了历史。</p> <p class="ql-block">思绪回到目下。</p><p class="ql-block">在深圳湾口岸,打卡、入关,我终于踏上了心驰神往,盼望已久人间天堂:东方之珠——香港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香港,乃是一个岛屿,热带丘陵地带。四而环海,高楼林立于山谷、港湾、海边,交通发达。弯曲公路、大小桥梁、水上巴士,把港湾、岛屿连接成一体,地铁四通八达。</p> <p class="ql-block">我们换乘香港旅游大巴,前往第一个观光点:星光大道。</p><p class="ql-block">途中,香港导游简要介绍香港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概况,谈及香港风土人情、建筑特色、居住条件、地理环境等。</p><p class="ql-block">大巴时而钻进山谷,时而穿越山岭,时而绕过港湾。一路上,感觉到香港马路弯曲而顺畅。港湾码头多,而不繁忙;海水清澈而深蓝;建筑物高而密集,但不繁杂。</p> <p class="ql-block">旅游大巴到了星光大道。</p><p class="ql-block">星光大道位于尖沙咀,即是尖东。隔海相望就是尖沙咀繁荣贸易商场。合壁中西建筑格,依山傍水,矗入云端。</p><p class="ql-block">这港湾,海水蔚蓝,海浪随风起伏,偶尔间也有水上大巴在穿梳。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星光大道其建筑模式,乃顺弯道建成一条宽阔人行道。将香港历代明星雕像、画像、手印、足迹汇聚在此。供人瞻仰、欣赏、传承,让明星故事、精神流芳百世。</p> <p class="ql-block">排在最前列的是李小龙武打塑像,栩栩如生。明星的画像、手印、足跡、简历等,烙印在不锈钢栏杆顶上。</p><p class="ql-block">观光客流缓缓而动,不少观光客,顺着栏杆触摸明星手印、画像;或阅读了解名人简历;或与明星雕像合影……。</p><p class="ql-block">且行且欣赏瞻仰,走了约一公里,然后调头回行。大家七嘴八舌,漫无也际谈论着。其实,每一位明星都有着传奇的故事,这些名星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港人,他们永远活在港人的心中。他们就是东方之珠,放射璀璨光芒。</p> <p class="ql-block">香港,国际贸易大都市。汇聚经商顶尖人才,叱咤云风人物,经商智囊团。海纳百川,世界各国风土人情汇聚于此,包容性大。肤色不同,穿戴不同,语言各异,风俗不同。但共同遵守香港法律,和谐地融洽在一起.,共同创造香港辉煌。</p><p class="ql-block">东南亚输入劳工较多,这些地方人的外貌特征:个子不高,女披头巾,衣穿朴素宽裕,圆脸大眼,肤色带黑,懂几国语言,一口流利白话,令人信服。</p> <p class="ql-block">回想,本村有十几户人家,在土改前后,流迁香港。他们都是出身于富裕家庭,是有知识,有经商头脑之人。他们逃离出港,躲过清算这一劫。在香港重起炉灶做生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 大陆闹饥荒,物质匮乏。而他们给家乡亲人寄回衣物、粮油糖等,让家乡村民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正是:地主有个底,贫雇农,贫过世。</p><p class="ql-block">有一个远房阿伯,解放前,已是台山一中高才生。土改时,移居于港,家人在家乡,划为地主成份。大儿子在台山一中学友帮助下,六十年代申请出港,二儿子送外婆。</p> <p class="ql-block">其实,阿伯的父辈,早年出国打拼,把多年积赚的血汗钱,在家修建一间青砖大屋,这就成了“地主成份”。</p><p class="ql-block">当时地主成份,无人敢接近。但只有我父亲不怕惹是非,亲近二婆、阿母,热心帮助她们。二婆、阿母 ,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开放改革,婆媳二人迁居香港前,把大包、小包棉衣、棉被施舍给我们。口中唠叨着:“娘保家穷,子女多。”他们一家人,经过二十多年,终于在香港团聚。</p> <p class="ql-block">不曾忘记,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是饥荒之年。我刚是十岁左右,去生产队稻田拾稻穗,我很欢喜欢跟在阿母后面捡,她有意无意拉下一点点,让我捡。一个暑假,我捡了二十多斤稻谷,祖母很高兴,说:“好不容易渡过饥荒了。”</p><p class="ql-block">不曾忘记,我结婚,家穷如洗,父母亲向二婆、阿母借了七十五元。四十七年前,那些钱已是全家人全年收入。</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政策有变,阿伯家侨房终于物归原主。四叔写上一副对联:</p><p class="ql-block">春回大地气象新</p><p class="ql-block">福降人间运正行</p><p class="ql-block">横匾:春回大地</p> <p class="ql-block">本村土改退休干部,在对联前驻足,沉思良久,心里五味杂陈。并说:“对联很有含意。”此语是褒?是贬?</p><p class="ql-block">时光匆匆,几十年即逝。</p><p class="ql-block">然而这一切已成为历史。</p><p class="ql-block">但对乔居香港的二婆、阿伯、阿母及其家人,时时想念。</p><p class="ql-block">二婆、阿伯、阿母,您们还好吗?很想念你们。</p> <p class="ql-block">去香港,另外还想见一个人,我的邻居,华伯及华伯的家人。</p><p class="ql-block">女儿叮嘱,有时间,去香港看看华伯。</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华伯在我家宅旁建了一座四层楼的房屋和一个花园。从此,我和华伯他们成了三十年的老邻居了。</p><p class="ql-block">华伯有十个子女,可谓儿孙满堂。华伯及家人,香港、小江两地穿梳。逢年过节,家庭十分热闹。见他家后勤忙不过来,我妻主动帮忙㓥鸡杀鸭;有时华伯独自归来,我妻帮忙㓥鱼炒菜,打扫卫生等。华伯见我家人诚实忠厚,把花园交给我家管理。儿女经常淋花,除草剪枝,打理得令华伯很满意。</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大陆四儿媳,计划生育需要结扎。家中仅有华母在带三个孙,最小的孙子仅有一岁,需要喂牛奶等。我夫人义不容辞,伸出友情之手,帮忙带华伯的小孙子,食住在我家一个星期。</p><p class="ql-block">华伯很感激,从香港带回小耳环、小戒指,女儿高兴了很长时间。</p><p class="ql-block">华伯不时给我们送来大碗猪骨汤,我家送去大砵猪肉酿凉瓜,华伯食过返寻味,赞叹不绝。</p> <p class="ql-block">华伯经常晒蚝豉、晒虾米送朋友,一晒就是十几斤。妻子从百忙中,帮忙虾谷脱壳,一干就是大半天。</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华伯家被盗金链,金戒指等,价值三千多元。我家自然而然,被列入调查对象。</p><p class="ql-block">就这样,面目无光,一脸无奈,闷闷地过了约半年时光,女儿儿子都不敢去华伯家串门。</p><p class="ql-block">好在,邮电所破了盗窃案,连同华伯失金案也破了,都是同一人作案。原来是华伯四媳妇的表亲戚,来华伯家玩,而看到金链、金戒指,而起盗心作案。非常感谢派出所的吴仲明同志,无形之中帮忙给我家洗了清白。</p> <p class="ql-block">华伯家盗金案破了之后,我家和华伯家和好如初,更加密切。</p><p class="ql-block">2010年,我退休了,与妻子一起到广州带外孙。华伯依依不舍,长长叹息:如果,我俩不去广州,他决定在小江养老,让我家人服侍他终生。</p><p class="ql-block">后来,闻说华伯进了香港养老院。</p><p class="ql-block">见华伯最后的一面是2013年,我俩又回小江住了一段长时间,华伯从香港养老院归来,一见面就是热泪盈眶,哽咽着......。出港前,又晒虾米、又煎海鲜,送给亲人及养老院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出港那天早上六时许,我俩帮忙清理卫生后,我帮忙拉车行李,妻子挽扶着喘着的华伯。上车时,我望着他的背影,眼眶湿润了,这就是见他的最后一面情景。</p> <p class="ql-block">早两年,我从中山回到小江,闻说:华伯的大屋和花园要转让,看房者络绎不绝。看者那杂草丛生的大花园,望着华伯亲力亲为建的那大屋,我心里有一阵莫名的痛楚。</p><p class="ql-block">想到此,我望着尖沙咀蓝色港湾大声疾呼:</p><p class="ql-block">华伯!我来看望你了。</p><p class="ql-block">华伯!你还好吗?</p><p class="ql-block">只听见大海发出阵阵浪涛声,过后,一片寂静。</p><p class="ql-block">其实,华伯早已离世。</p><p class="ql-block">我来迟了,我来迟了。</p><p class="ql-block">我后悔莫及,掩面而泣。</p> <p class="ql-block">正午,旅游大巴在赶往沙田跑马场的路上,导游给我们讲述跑马场的历史故事。原来英国王子喜欢跑马,所以也在香港建跑马场。后来跑马场成了市民大众的娱乐圈,娱乐圈又变成赌场。马报、马纸满天飞,电视、网上每天都有报道。</p><p class="ql-block">沙田跑马场有相当规模,环形跑道,估计有两公里,观望台有二十层楼高,由级梯而叠成,可容纳几万人观赏。跑马场起跑点遥不可望及,终点正面竖起两张巨型电子银幕,同时,把跑马起点至全过程,全程播放,清清楚楚展现在大众眼前。</p> <p class="ql-block">跑马场终点设有电子眼、摄像及红、蓝、黄电子射线等先进科技设备,显示出跑马冲线的公平、公正。 </p><p class="ql-block">紧张的时刻到来了,骑手全副武装,工作人员拉着十多骑,进入起跑点。 </p><p class="ql-block">发令枪一响,快马如箭抢道,骑手拉着缰绳,快马加鞭。</p><p class="ql-block">经几分钟,马将跑到终点冲线,人群发出欢呼:6号、8号、10号……,在呼喊着自己所买的号数。</p><p class="ql-block">电子系统咔嚓、咔嚓,放出红、蓝、绿电子射线,马头触线为准。</p><p class="ql-block">获胜马匹在马场巡迴。 </p><p class="ql-block">半小时一场,完后,工作人员重新整理草地。</p> <p class="ql-block">买中者得意忘形,手舞足蹈;不中者垂头丧气,期望下一场。</p><p class="ql-block">下一场准备就绪的那一刻,买马者又象注射了鸡血,满脸通红,情绪激昂……。</p><p class="ql-block">人生何曾不是一场持久赛马?就象一场马拉松赛。</p><p class="ql-block">人常道:“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人生有回搏”。</p><p class="ql-block">年少时,拼命苦读,期望考入理想学校。</p><p class="ql-block">青年时,上下求索,为找一份理想工作。</p><p class="ql-block">中年时,养家糊口,打暑期工;单打独斗,建造房屋,没日没夜,操心操劳。</p> <p class="ql-block">不曾忘记:</p><p class="ql-block">多年养滩蚝、养蚝排,把多年积蓄全押进去,心悬于一线。</p><p class="ql-block">心想,自己贫穷大半辈子,输不起,只赚一点,就抛出变卖了。</p><p class="ql-block">同行、同事嘲笑,胆小、没用。</p><p class="ql-block">2003年,台风“依布都”正面袭击粤西地区。多少人,欲哭无泪,一夜回到解放前,有人跳海,也有人精神失常……。</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同行、同事,对我刮目相看,都说我“好彩”。</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我,从不打麻将,不赌博。</p><p class="ql-block">但我所赌的是大赌,让资金流动,像滚雪球,越滚越大。</p><p class="ql-block">所有回笼的现金,全部抛出放高贷,利息比银行高点,比民贷低点。</p> <p class="ql-block">当然审视贷款人,本质,偿还能力,要有担保人等。我所放的高贷基本如期回笼。</p><p class="ql-block">和我的朋友比,小巫见大巫。</p><p class="ql-block">能书记,他家是地主成份,他从人生深渊中,艰难爬了起来。在人生马拉松赛上,比一般人多了一段艰辛历程。开放改革年代,当村干,入党,担任村书记、管区书记兼主任。</p><p class="ql-block">其实历史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后来在档案馆查询:他父亲是抗日功臣,抗战时期在上海烧了日本军用仓库,逃回家乡。</p> <p class="ql-block">能书记退休后经营两个大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获利百万。</p><p class="ql-block">有人眼红,挖苦说:“能,解放前你家是地主,现在你又是地主。”</p><p class="ql-block">“你说得对。”能书记慢条斯理驳斥:“现在我不是地主、资本家,对不起我的老祖宗。”</p><p class="ql-block">此人话语嘎然而止,无话可说,无地自容。</p><p class="ql-block">能书记不但是一个好干部,做生意也是一个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朋友,许校长。他曾养蚝、淘金、开石场、投冲松山、合伙养虾等,多次投资做生意,都是失败而告终。</p><p class="ql-block">但他命好,儿女有钱,本人及老婆都有退休金,花钱如流水。</p><p class="ql-block">最值得点赞的是:他重视体育锻炼、文娱活动,性格开朗。视钱财为身外物,大舍才能大得。</p><p class="ql-block">如今,九十有三,脸色红润,到处游山玩水,一路欢声笑语。足迹踏遍</p><p class="ql-block">台开恩阳的山山水水。 </p><p class="ql-block">是的,会笑的人,到最后才笑。</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时,离开沙田跑马场,到达上海街购物。</p><p class="ql-block">我们与香港市民零距接触,进一步了解市场经济。</p><p class="ql-block">香港街道显得有点窄,有点旧,人口密集,但交通秩序良好,街道很干净。</p><p class="ql-block">香港物价比大陆稍高,但没有假货,食品很安全,货真价实,物有所值。香港人平均寿命86岁以上,这与其食品安全,卫生条件分不开。</p><p class="ql-block">旅游团到上海街大扫货,大包小包,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晚上六时许,霓虹灯亮起,也是我们回程之时。我们挥手告别:香港!我们还会来的。</p> 时间煮雨,岁月缝花,以欢喜之心,慢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