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通海县:隶属云南省玉溪市,位于云南省境中部偏南,总面积721平方千米。下辖2个街道、4个镇、3个乡,常住人口为29.23万人。</p> <p class="ql-block">通海县: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成就了通海“礼乐名邦”“秀甲南滇”“冠冕南州”的美誉,明清两代有举人230余人、进士44人,选入翰林院4人。</p> <p class="ql-block">三圣宫: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杨广镇小新村,距县城以东约6公里,现存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明清两代历经多次重修。该建筑群占地6670平方米,采用中轴线院落布局,包含大殿、前殿、厢房等结构,外围呈船形并由双溪环绕。</p> <p class="ql-block">三圣宫:初建于元末,据清乾隆《重修三圣宫碑》记载,其前身为元末已有寺宇。现存主体建筑为清康熙、雍正年间重建,至清末光绪年间增建后殿并供奉儒释道三圣后定名。</p> <p class="ql-block">其核心文物为清末木雕大师高应美制作的六扇槅门,采用多层镂空技法雕刻历史典故与宗教融合图案,被誉为'海内第一木雕'。</p> <p class="ql-block">正殿中门装置六扇槅门,由整块红木雕刻而成,单扇高3.2米、宽0.6米。采用三至五层镂空技法,雕刻内容涵盖《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历史典故及佛道儒三教元素,包含151个人物、18匹马及亭台楼阁等细节。裙板浮雕竹叶诗文,赞颂宫观景致与雕刻技艺。</p> <p class="ql-block">🔸第一扇门:四罗汉、九老拜童子、太极图上收殷洪、王官歹游天宫、大禹治水、麒麟驮孔子学道。</p><p class="ql-block">🔸 第二扇门:五罗汉、王母娘娘召开蟠桃会、八仙赴会、刘海戏金蟾、封神演义、三仙下棋——太乙真人、普贤真人、燃灯道人、太上老君倒骑牛。</p><p class="ql-block">🔸 第三扇门:二龙抢宝、三星献寿、竹叶诗、张飞大闹长坂桥。</p><p class="ql-block">🔸 第四扇门:三龙相会、三打祝家庄、竹叶诗、刘备娶亲。</p><p class="ql-block">🔸 第五扇门:四罗汉、马跃檀溪、温酒斩华雄、黄石公对张良点破兵书、孙膑、庞涓学艺。</p><p class="ql-block">🔸 第六扇门:五罗汉、三顾茅庐、张任劝刘璋、金雁桥收张任、八仙之二仙、孙膑庞涓学艺归来。</p> <p class="ql-block">三圣宫:儒、释、道三圣。</p> <p class="ql-block">通海秀山公园:4A级景区。位于云南玉溪市通海县城南隅,峰顶海拔 2060 米 ,垂直高度近200米 ,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游览面积1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有三元宫、普光寺、玉皇阁、清凉台、万寿宫、斗天阁、涌金寺、白龙寺等古建筑群。可谓一个古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秀山历史文化公园地处滇中南,始建于公元前82年,即汉昭帝始元五年,距今2000多年;大规模兴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形成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风格各异的七大古建筑群。其内遍悬历代名人墨客题写的匾、联、碑、刻共250余块,被誉为“匾山联海”。</p> <p class="ql-block">秀山公园,自唐代就建有庙宇,元、明、清时佛教兴盛,世称“滇中大刹”,成为佛教胜地。秀山上的古建筑,宋元明清都有。</p> <p class="ql-block">普济寺:称天、地、水冠三元,“生成人伦,运养万粉”,故建三元官以祀天官、地官、水官。约建于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霏、水官解厄。</p> <p class="ql-block">普光寺:位于秀山中部,建于南宋淳佑九年(公元1249年),即大理国道隆十一年。普光寺建筑群含置观堂、畔富祠、畔富塔、洗钵池等建筑,是秀山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殿前立有元宣光七年的《普光山智照兰若碑》》是秀山最古的碑刻之一。</p> <p class="ql-block">洗钵池</p> <p class="ql-block">玉皇阁:为秀山祀奉道教天神吴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地的公观。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520)南京户部司务处,邑人陈其力护建。</p> <p class="ql-block">红雲殿</p> <p class="ql-block">竺国寺</p> <p class="ql-block">朱德旧居</p> <p class="ql-block">朱德生于1886年,四川仪陇县人。1909年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学堂学习。1911年10月30日参加昆明重九起义,1913年8月受蔡锷将军派遣到临安府蒙自县驻防,剿匪固疆。1915年春朱德应通海老同学的邀请来到通海,在秀山清凉台海云楼居住了六个月。期间对滇南剿匪战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孙子兵法》、《曾胡兵法》等总结出了滇南剿匪的26字真经“秘密、迅速、化整为零、声东击西、忽南忽北、打得贏就打、打不赢就走”。</p><p class="ql-block">在十三年后的井岗山红军时期广泛应用,成为朱德军事思想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凉台原名清凉寺,位于玉皇阁之后,始建于晚唐时期,明宪宗成化戊戌年(公元1478年),普光寺僧人净宗募缘重修。清凉台建筑海云楼、千峰万壑之楼、蓬莱阁、鲁贤祠、桂香殿、武侯祠、药王殿等连成一个四院三通的建筑整体。</p> <p class="ql-block">文庙</p> <p class="ql-block">通海古城</p> <p class="ql-block">聚奎阁:建于明代,光绪二年遭大火焚毁,重建距今一百多年历史,见证了通海古城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通海县之旅,印象最深的是三圣宫,虽然是小众景点,交通不便,由村子管理,但镂空雕刻工艺精湛,令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三圣宫</p> <p class="ql-block">三圣宫。</p> <p class="ql-block">秀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朱德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文庙</p> <p class="ql-block">通海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