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古时后宫是不能上厅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之后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级别,于是就叫“称制”。临朝称制由中国西汉时的吕后所开创,吕后是中国临朝称制的第一人。</h3></br><h3>吕雉的父亲吕公是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因为和有势力的人结下了怨仇,为了避难把全家搬到了沛(今江苏沛县)。沛县县令是吕公的好朋友,他见吕雉娇媚可爱就向吕公求亲。二人是好友,又门当户对,吕雉的母亲当然很乐意,可吕公呢?他偷偷给女儿算过命,女儿是大贵之相,不宜轻易结亲,结果就拒绝了好友沛县县令。</h3></br><h3> <br></br></h3></br><h3>不管怎样,老友远来,沛县令还是要亲自为他接风洗尘,沛县大小的官吏和当地有头有面的人纷纷前来贺喜,济济一堂,好不热闹。在县府担任功曹的萧何被县令派来当接待主任。他见人多坐不下,就规定送礼的人凡贺钱不满一千的就坐在院子里,钱给得越多就越能靠近主人翁。稀缺经济呀,越这样大家就越要一睹县令好友何须人也,这样排场越来越大,现场人山人海。</h3></br><h3>这时来了一个人,长的很不一般,气派很足,他一进门就大摇大摆地吆喝“贺钱一万!”一下子就把众人都吓趴下了。人虽多,给这么多钱的可是头一位。</h3></br><h3>孔方兄得力,吕公立即亲自出迎,并敬请上座,笑脸相陪。不过这家伙很快就露馅了,为什么?萧何一看认识呀,这不是刘老三吗?萧何和刘老三是好朋友,自然知道他的底细,他连忙对吕公说“刘老三这个人好说大话,很少有真事”(实际上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不过事情也怪,不知道历史记录有误呢还是真的这么传奇,一向自视甚高的吕公还是坚持让刘老三坐在上席。众人发现这个刘老三脸皮厚还不老实,竟借此机会笑话其他宾客,怪的是吕公却没有斥骂他,让他为所欲为,贵客这样,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h3></br><h3>那么这刘老三到底是谁呢?他就是改变了吕雉一生命运的那个人——刘邦。</h3></br><h3>和吕雉比起来,刘邦的出身很低。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汉高祖是沛县丰邑乡中阳里人,姓刘,叫老三。爸爸叫刘大爷,妈妈叫刘大妈”。也就是说刘邦一家子原来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而“高后,名雉,字娥昫”,两家的差距不言而喻。</h3></br><h3>刘邦家里有房有地还算不得赤贫,但他却不好好下地干活,整天混迹城乡,酷爱酒色,混到三十岁了还是个无业游民,经常是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但他也有他的长处,为人心地不错,出手大方,气度豁达,因此在当地接交了一大帮子江湖义气的哥们,其中就有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等后来风云一时的人物。他曾经在王大妈、张大爷开的酒店里长期赊账喝酒不给钱,别人也不敢催要。据说有一次他喝醉了睡着了,这酒店主人居然在他身上看到有龙的影子现身,大惊之下从此再也不向他收钱了。不过这件事情,现在的人看来怎么都像是看见了地头蛇的威风吓得不敢收酒钱,至于龙什么的,那就应该是多年以后用来解释这件事的体面理由吧。</h3></br><h3>刘邦还经常伙同一群狐朋狗友干一些擦边不法的勾当,弄来的钱转手就哗啦啦地用掉。一次他带着这群人到大嫂家(大哥已死)蹭饭吃,大嫂非常不满,撒谎说家里面没有可吃的了,把他们全赶了出去。刘邦后来得知真相十分生气,记恨了很多年,一直到他当上皇帝以后还死活不肯封大哥大嫂的儿子为王,直到他父亲太上皇老爷子亲自求情他才批准,顺势还把他大嫂骂上一顿。</h3></br><h3>壮年以后刘邦在萧何、曹参等在官府当差的朋友的帮衬下做了一个不入流的小官——泗水亭长,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街道办主任兼治保主任吧。这个时候他已经三十多岁,身边的女人一直有不少,其中同乡“外妇”曹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刘肥,大概十来岁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还是光棍一条。估计正经人家是看他这副德行一般好人家都不肯把女儿嫁给他,而他那些不明不白的“外妇”,刘大爷刘大妈也不肯承认是自家媳妇吧。</h3></br><h3>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闯进了当地上层名流的宴席——为吕公一家乔迁贺喜,试想作为好朋友的萧何是何其的诚惶诚恐呀,他可是主持人呀,要对县令交差的。可是吕公对刘邦的态度却让萧何放了心,萧何想:“管他呢,反正是吕公自己要邀请刘老三的。”</h3></br><h3>原来呀,在秦汉之际,相面是一个很流行的做法,当时人也特信。吕公就好相面,而且非常自信,这是他拒绝沛县令求亲的原因。而吕公一见刘邦就惊住了,那面相太好了,“隆准而龙颜”——高高的鼻子,龙的面貌(高高的鼻子好理解,只是龙的面貌怎么理解?),以后此人必然贵不可言呀。于是一散席,吕公就拉住刘邦迫不及待的说:“我有个小女儿,还没有婚配,愿意让她嫁给你做媳妇。”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刘邦连犹豫都没犹豫,立刻答应了。</h3></br><h3>这在旁人看来无疑就像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至少吕雉的母亲就是这样代表大多数人的观点。她很生气地对丈夫说:“你不是一直说我们这个女儿是天生要嫁贵人的么,所以拖了这么多年都没让她出嫁,连你的朋友沛县县令求婚你都不答应,怎么就嫁给这样一个刘老三了?”吕公很固执:“这不是你们女人该知道能明白的。”</h3></br><h3>就这样吕雉嫁给比自己大十五岁已届中年且有一私生子的当地大流氓刘老三。</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