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汨罗,这座位于湖南东北部的小城,是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 ,处处洋溢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自然风光。</p><p class="ql-block">“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汨罗江因屈原投江殉国而成为中华诗歌文化的源头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月20日:早上7点从长沙住处出发,王会和老邓、胡老师先行。我骑得比较慢,轮子和杨队陪我。时间还早路上车不多,出城区拍了几张田野的照片。骑行40公里找了个农家门前的阴凉处休息,王会他们刚好也从后来过来,用不同的导航软件结果就有些不同。</p><p class="ql-block">早上还有些微风,10点后天气很闷热,路面全暴露在炎阳之下,酷热难耐。沿途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小卖部,买了瓶矿泉水喝了几口,顿觉凉爽许多。</p><p class="ql-block">进入汩罗城区,王会他们已找好旅社,距离1公里多。赶到庆芸酒店办好入住,不到十分钟外面雷电交加、大雨倾盒,老天爷太眷顾我们!</p><p class="ql-block">晚饭后雨过天晴、水光滟潋,骑车到屈子湿地公园看晚霞的余辉,瞻仰广场上屈原的塑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公园里有座楚国的塔楼,很多市民在纳凉游玩。</p> <p class="ql-block">刚入住酒店,突然发现窗外大雨瓢泼。</p> <p class="ql-block">在屈子湿地公园,观赏晚霞的余辉。</p> <p class="ql-block">高达14米的屈原雕像引人注目,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屈子立于湖畔沉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p class="ql-block">5月21日:早上七点出发前往汩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汨罗市是中国龙舟竞渡的发源地。随后骑车到屈子文化园拜谒屈子祠,参观游览屈子碑林、屈子书院、屈子故居。前往岳阳,天气奇热,就像骑行在戈壁滩上的公路一样,几十公里的国道没有一点树荫,喝了好多水还是感到喝。十年前在滇藏路上相遇,一起骑行西藏的小李(李程辉)是岳阳人,过来找我们,晚上请我们吃饭,饭后带我们到巴陵广场看夜景,原是打的去的,因广场开展活动,堵车半路下车步行,逛了一圈步行返回宾馆,太累了,走在路上风都是热的,嘴巴又干,半路还买了矿泉水喝。</p> <p class="ql-block">这个像“渔篓子”的建筑,龙舟赛时供裁判在上面观赛计时。</p> <p class="ql-block">汨罗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汨罗就为了拜谒屈子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屈原颂</p><p class="ql-block">一个让江河动容的名字! 一个让天地悲泣的节日! 就在这个日子,我们踏着菖蒲和艾叶,走进一个诗人伟大的心灵...两千三百年前,在秭归乐平里,一声婴儿的啼哭,震动了荆楚大地 他,就是屈原!</p><p class="ql-block">光争日月, 神州共祭!</p><p class="ql-block">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具有纪念价值的爱国精神缔造者,第一位敢于以身殉国、以身殉道、以身殉志的爱国主义战士。在他“忠、节、洁、清、烈”的精神和人格背后,又以《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文学作品为代表,树立起了中国文学风光雄奇的巅峰。水柱擎天,英气断流,屈原用生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矗立起一尊令后人仰望数千年的丰碑,德范千秋,光争日月。</p><p class="ql-block">于是,五月初五,这个悲壮的日子,便成了我们民族永恒的祭日,成了我们精神洗礼的盛典。 这一天,江河奔涌,龙舟竞渡; 这一天,苇叶飘香,艾符高悬。 我们以诗歌的名义祭奠,以民族的名义缅怀。 祭奠一个伟大的灵魂,缅怀一种不朽的精神!这精神,就是心忧家国、情牵百姓;这精神,就是勇于探索、清正高洁;这精神,就是宁死不屈、九死不悔!这精神之光,穿越时空,照耀千古!</p><p class="ql-block">屈原走了,留下了他的精神,也留下了他的诗篇。屈原没有走,他的精神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他的诗篇化作了民族的基因。今天,我们吟诵着《离骚》《九歌》《天问》《橘颂》... 就是在触摸一个伟大灵魂的脉搏,就是在传承一种光争日月的民族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求索的号角,依然在历史的天空回荡,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汨罗江蜿蜒如一条青色丝带,两岸芦苇随风摇曳,不时有白鹭掠过波光粼粼的江面。公元前278年,屈原在此投江,英魂融入江水,两千三百年来,滋养着湖湘大地,孕育出独特的文化底蕴,汨罗江也因此被誉为“流淌着蓝墨水的河流”,成为端午习俗的源头。江畔的屈子祠,在绿树繁花的掩映下庄严肃穆。它承载着后人对屈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p> <p class="ql-block">入正门,大厅墙壁嵌着司马迁撰的史记《屈原列传》的雕屏,两侧是清代文人李元度撰写的楹联:“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p> <p class="ql-block">“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三户地指楚国,九歌是屈原动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坚贞不渝的爱国诗人屈原,用生命在华夏大地上,矗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其崇高品德可与日月争辉,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行。</p><p class="ql-block">汨罗在中国历史上最先为屈原立祠祭祀,作为中国唯一可确证的、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屈原祭祀文化物质遗存,汨罗屈子祠千百年来香火不绝,成为缅怀与拜谒屈原、关注与忧思国家民族命运的精神圣地。</p> <p class="ql-block">祭祀厅的厅柱上挂有清代文人、外交官郭嵩焘撰写的楹联:“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怀沙沉此地,两千年后,惟有滩声似旧时”。</p> <p class="ql-block">耳殿的抱柱楹联:胜地重游,屈子有知应识我; 长天一览,汨罗江上最宜秋。现代曹瑛题。</p> <p class="ql-block">上联: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下联: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此联为清代李元度题。</p> <p class="ql-block">“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率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这副联语出自郭沫若之手,联语从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中汲取灵感,精心挑选并编排而成。</p> <p class="ql-block">宋玉、贾谊、司马迁、渔父,和屈原有关联的四位名家。</p> <p class="ql-block">踏入“屈原碑林”,碑石林立,仿若置身墨香四溢的长河。屈原碑林是一项规模浩大、气势雄伟、结构恢宏的园林式工程。碑林内绿草如茵,四季花香。碑林分牌坊门楼、离骚阁、天问坛、九歌台、九章馆、招魂堂、独醒亭、垂花门、思贤楼九大主体建筑及勾连其间的徊廊组成,浑然一体。黄瓦红柱,金碧辉煌。园内面积16,200平方米,其中集全国三百多位书法家之大作,嵌碑356块,书写了屈原的二十五篇作品。</p> <p class="ql-block">“独醒亭”名字取自屈原的诗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p> <p class="ql-block">天问壇</p> <p class="ql-block">离骚阁</p> <p class="ql-block">屈原故居和饮马塘</p><p class="ql-block">玉筍山东侧,有一面积不足两亩的水塘长满了屈原喜的芰荷(即水芙蓉和菱角、芡实),常年不清不浊,不竭不溢。四周竹林环绕,村舍错落。旧邻为屈原在池塘边上搭建了数间茅草房,安顿屈原父女和一匹白马。屈原休憩之余,在池塘为白马冲刷身体,就有了屈原旧居和饮马塘之称。屈原在房前栽了兰、惠、芷、菊等许多喜爱的花草,在女婆、白马和大黄狗陪伴下,完成了《离骚》、《九歌》、《天间》和《九章》中部分篇章。</p> <p class="ql-block">屈子书院是汨罗江畔为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建的书院,书院始建于北宋,旨在通过祭祀、讲学与人才培养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历代多次重建与更名(如元代称“清烈书院”),直至1754年随屈子祠迁至汨罗市玉笥山,并在此复建。</p> <p class="ql-block">万古楚骚</p> <p class="ql-block">前往岳阳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巴陵广场夜景</p> <p class="ql-block">街河口自古以来就是岳阳的重要港口和商贸集散地。历史上,街河口是湘鄂赣三省的重要商贸枢纽,舟楫穿梭,渔船成列,市场繁荣,形成了独特的市井风情。</p> <p class="ql-block">慈氏塔,又名慈氏寺塔,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南路西侧宝塔巷。现存塔为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重修。慈氏塔建筑精美,高拔挺秀,是湖南现存最早的砖塔之一,2013年3月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