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黎城往事简介</b></p><p class="ql-block">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有一个地方犹如一颗被岁月尘封的明珠,它就是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东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的黎城县。这是一座拥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县,它的故事就像一幅长长的画卷,从遥远的上古时代缓缓展开。</p><p class="ql-block"> 上古时期,涿鹿之战的硝烟刚刚散去,那是一场黄帝与蚩尤之间惊心动魄的大战。战败后的部分九黎族人开始了漫长的迁徙,他们一路来到了长治地区。在这里,他们以“黎”为氏,一个名为“黎民”的群体逐渐形成。时光流转,到了商朝,这个群体日益壮大,商王看到了他们的力量,于是将他们封为方国,“黎国”就此诞生。黎国的国都就坐落在如今黎城附近,它宛如一道坚实的屏障,守护着商朝的西部疆域。</p><p class="ql-block"> 然而,命运的车轮无情地转动着。商末,一场巨变即将来临。周武王发动了对黎国的战争,这便是著名的“西伯戡黎”。这一战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商朝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周朝建立之后,武王封帝尧后裔于黎国,可此时的黎国早已不复往昔的辉煌,国力大幅削减,就像风中残烛。不久之后,赤狄潞子国的铁骑踏破了黎国的疆土,黎国被灭。但故事并未就此终结,晋景公时,晋国的大军如汹涌的浪潮,一举灭掉了潞子国,黎国短暂地恢复了生机,可最终还是被强大的晋国吞并。</p><p class="ql-block"> 岁月的长河继续奔腾,历史来到了秦汉时期。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这片土地开启了新的篇章。这一年,刈陵县设立,它的治所就在今天的古县村,这也是黎城建县的开端。时光如同白驹过隙,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刈陵县改称黎城县,可它的名字就像在风雨中飘摇的树叶,并不安稳。唐天祐二年(905年),它短暂地被改为黎亭县,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原名。宋代的时候,县治迁至白马驿,也就是今天的县城,而后在明清时期,黎城隶属于潞安府。1912年,随着旧时代的落幕,废府之后的黎城直属山西省。</p><p class="ql-block"> 1937年11月,这个古老的县城迎来了它最为光辉的时刻。八路军工作团进驻黎城,就像一道曙光划破黑暗的夜空。在这里,成立了太行山首个抗日民主政府,黎城瞬间成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枢。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黎城有着令人惊叹的奇迹——这里从未建立日伪政权,因此被誉为“抗日完整县”。</p><p class="ql-block"> 在这片土地上,无数的传奇故事正在上演。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都驻扎于此,还有那大名鼎鼎的黄崖洞兵工厂,它可是华北最大的兵工基地,源源不断地为抗战提供武器弹药。冀南银行也在这里扎根,谁能想到,这个小小的银行竟然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呢?在这片土地上,指挥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神头岭伏击战、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著名战役的胜利,让黎城成为了抗战史上的一座丰碑。</p><p class="ql-block"> 1939年,刘伯承、邓小平在这里对129师进行整训,这就是著名的“黎城整军”。1940年,北方局会议在黎城召开,会议提出了“建军、建党、建政”三大任务,统一了晋冀豫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1949年之后,黎城属长治专区,1985年划归长治市管辖。岁月虽然带走了战争的硝烟,但却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记忆。如今,黎城现存558处红色遗址,黄崖洞、八路军总部旧址等,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黎城就像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可是,在黎城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们的谜团。据说,在黎国被周灭国之时,黎国的国君曾将一件具有神秘力量的宝物隐藏起来。这件宝物据说与九黎部落的起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能是一种古老的祭祀器具,也可能是一本记录着上古秘密的典籍。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件宝物的下落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有人说,它被藏在了黎城的某个古老洞穴之中,那个洞穴被神秘的力量所守护;也有人说,它被带到了远方,等待着有缘人去发现。这个谜团就像一个神秘的影子,笼罩在黎城的历史之上,吸引着无数人去探寻它的真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