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琼州大地的东海岸,琼海市宛如一颗镶嵌在南海之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里,不仅有椰风海韵的旖旎风光,更有着一段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革命斗争史,如同一首激昂的长歌,在岁月的长河中久久回荡,诉说着先辈们的热血与忠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琼海儿女奋勇前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站在琼海的红色土地上,抚摸着那些历经沧桑的革命遗址,仿佛能感受到先辈们跳动的脉搏,听到他们激昂的呐喊。那一片片椰林,曾见证过战士们的冲锋;那一条条河流,曾流淌过烈士们的鲜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1925 年,是琼海革命火种悄然点燃的重要时刻。中共党员雷永铨从广州农讲所学成归来,他带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忱,出任嘉积农工职业学校校长。在那间简陋的教室里,他不仅传授知识,更播撒着革命的思想种子。他致力于培养农运干部,为筹建县地方党组织默默耕耘。每一个夜晚,油灯下,他与青年们热烈讨论着理想与未来,如同点点星火,逐渐汇聚成照亮黑暗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次年 2 月,中共琼崖东路特别支部在嘉积成立,这是琼岛最早的党组织之一。从此,琼海人民有了明确的革命方向,如同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了指引的灯塔。党组织的成立,让革命的力量迅速凝聚,一场改变琼海命运的风暴即将来临。</p><p class="ql-block"> 1927 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腥风血雨席卷全国,琼海也未能幸免。然而,琼海的革命者们没有被敌人的屠刀吓倒。中共党政机关及其武装队伍果断撤离城市,深入农村,在乐四区建立起革命根据地。琼崖革命先驱王文明、杨善集将中共琼崖地委机关迁移至此,他们高举“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旗帜,让琼海成为了琼崖革命的策源地。</p><p class="ql-block"> 9 月 23 日,那是一个载入琼海革命史册的日子。县委在琼崖特委的领导下,发动 3000 多名农民,与讨逆军并肩作战,向国民党反动派的据点发起了猛烈进攻。攻打椰子寨、长坡、福田等地的战斗中,枪声、呐喊声震天动地。农民们手持简陋的武器,怀着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这是全琼武装暴动的第一枪,它打破了黑暗的沉寂,向世人宣告:琼海人民绝不屈服,革命的烈火已经熊熊燃烧。</p><p class="ql-block"> 1928 年春,琼海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19 个乡按照县苏政府颁发的《土地问题临时办法》,发动农民减租退押,废除苛捐杂税。当一张张田契在烈火中化为灰烬,当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时,他们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这不仅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摧毁,更是为全琼的“土地革命”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了土地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1929 年,旅欧归来的中共党员吴明、罗汉等人,带着欧洲社会主义的先进理念,在嘉积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向民众宣传革命思想。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着新琼崖的美好蓝图,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心灵,让更多人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p><p class="ql-block"> 1931 年,琼海诞生了一支传奇的队伍——红色娘子军。3 月 16 日,赤色女子军连成立,5 月 1 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这些年轻的女性,放下了手中的针线,拿起了枪杆,告别了亲人,毅然走上了战场。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她们用坚定的信念,书写着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无论是在与敌人的激烈战斗中,还是在艰苦的训练和宣传工作中,红色娘子军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为琼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p><p class="ql-block">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琼岛后,琼海县委迅速行动起来,发动各阶层人民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琼海的街头、村庄,到处都是抗日的标语和宣传队。旅居星洲坡、马来亚、安南、暹罗、缅甸、菲律宾等地的华侨和港澳同胞,虽身处异国他乡,却心系家乡。他们节衣缩食,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全力支援家乡抗战。有的华侨青年毅然回国,投身到抗日的最前线;有的慷慨解囊,为抗日队伍购买武器和药品。他们与琼海人民携手并肩,共同抵御外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两党共有 1245 名党政军人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中,有年轻的战士,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倒在了战场上;有英勇的指挥员,为了战斗的胜利壮烈牺牲;有默默奉献的后勤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付出了生命。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琼海人民再次被迫拿起武器,为反对专制独裁、争取民主解放而战。1947 年,1108 名男女青年加入琼崖纵队,他们告别了亲人,奔赴琼岛各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爱国华侨李学成、郑心梓、卢鸿焕等人,受县委委托,冒着生命危险,从星洲坡、马来亚运回通讯器材和药品,历经千难万险送到琼崖纵队总部,为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1948 年秋,县委派出先驱队配合琼崖纵队,向境内守敌据点发起最后的进攻。战士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经过艰苦的战斗,拔除了一个个障碍,为解放海南铺平了道路。1950 年 4 月,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的号角吹响,琼海县委迅速动员民众和地方武装,全力配合。他们为解放军提供船只、向导,筹备物资,与解放军一起,迎来了 4 月 25 日琼海的解放。那一刻,琼海的天空格外晴朗,人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知道,这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从 1926 年党组织的建立,到 1950 年海南解放,24 个春秋,琼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2678 名垂名烈士,还有那不计其数的无名英烈,他们用生命谱写了琼崖 23 年红旗不倒的光辉篇章。他们的崇高革命气节,他们的悲壮斗争事迹,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琼海的大地上,光照日月,彪炳千秋。</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琼海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无论是在建设琼海的道路上,还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都要以先辈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琼海的红色故事,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琼海儿女,为实现琼海的繁荣富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懈奋斗!因为,这是我们对先烈最好的缅怀,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红色娘子军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红色椰子寨,琼崖武装暴动第一枪在此打响</p> <p class="ql-block">椰子寨战斗历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红色娘子军舞剧团在琼海市倾情奉献</p> <p class="ql-block">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