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不觉我已在乡村讲台站了25年,和工作室一起成长也有了十余年头。回看这段漫长历程,有过柳暗花明的芬芳掌声,也有过山穷水尽的挣扎彷徨。然而,此刻却最想用“幸福”一词来表达。</p><p class="ql-block"> 一、用爱筑牢“幸福家”</p><p class="ql-block"> 2012年4月,我作为全县第一个参加“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评选的参评教师站在颁奖台。这一刻,鲜花掌声使我激动不已,心中倍增前进的力量。这更助推两年后,我成为“尉氏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p><p class="ql-block"> 当时,由于工作室成员分布在全县不同乡镇,日常教学工作繁忙且交通不畅、路途遥远。我们要开展一次集中研讨活动,常常需要筹备一、两个月。大约同时期的其他工作室也与我们困难相同,运行都不足两年均不及而终。不久,教体局牵头由教研室负责将名师工作室创建下沉到各乡镇中心学校。前车之鉴,使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长机会。于是,就踊跃报名承担镇级工作室的主持工作。没想到,这件事一做就是8年。这期间,工作室曾三移其址。每一次面对空落落的崭新房间,我有过若干次想放弃的念头。可一想到“成长力”的荣耀和各级领导的厚望,心头便瞬间涌动起“一定要好好干下去”的坚定信念。我深知,乡村教师成长不易、能拥有一个聚焦专业发展的团队,尤其难得。从零开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一点困难,就丧失了扬帆再起航的勇气。此刻,怎能言放弃?</p><p class="ql-block"> 经过全体成员的团结协作,工作室连续多年被尉氏县教体局评为“优秀名师工作室”。2022年7月,在河南省义教薄改项目中,我工作室有幸接受“中原名师位惠女小学数学工作室”长时期一对一精准帮扶。此后,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我们更聚焦于新课标、新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对接,深挖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关联和儿童立场的本质意义。工作室形成的生活化教学实践经验,曾在大桥乡、南曹乡、朱曲镇等乡镇交流分享,均收到良好反响。2025年1月,经过自主申报、逐级评审,我工作室被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成立“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朱会清小学数学领航工作室”。这一刻,我心中满是对县教体局、教研室、镇中心学校历届主管领导的感恩之情。由衷感谢他们对该工作一以贯之地大力支持,使我们的工作室在乡村教育的海洋里始终行有方向、做有目标、成长茁壮。我深知,名称的更迭背后承载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从“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优秀奖到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成长”是我始终坚守的教育初心,更是将此转化为可复制的团队成长力的核心要义。而这些,恰是我心中一直激情燃烧的教育理想。眼看着工作室一天天发展向好,岂不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幸福事儿?</p><p class="ql-block"> 二、用情播撒“幸福园” </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是看得见的家,成长力则是维系家风醇正的核心灵魂。这种力量,不仅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更有助于吸纳优秀成员踊跃加入,使之齐心协力、和谐进步。在永兴镇孙留小学侯桂霞、吕含笑两位老师之间,就发生过一段奇妙的成长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次,侯桂霞老师被安排到张市镇送课。为了精心打磨课堂,我建议她按照“三步走”。首先,在本校邀请校长及数学组全体教师参加听评课,并认真听取不同意见。之后,基于再教设计二次磨课。待课堂中发现的所有问题均解决后,与我联系换校上课。最后,将多次整改后的成型课例在本校教研组汇报交流。经过一轮打磨,全体教师亲眼见证了一节课从毛料到成品的全过程。他们不仅对侯老师勤奋踏实的钻研精神所打动,还真切感受到工作室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方面的正向引导价值。尤为可喜的是,一年来,侯桂霞老师班级学生的数学素养测评成绩节节攀升,这更增强了全体教师对工作室的认可度。次年,特岗教师吕含笑老师被分配到该校。她看到侯老师一边忙于日常教学工作,一边专注完成工作室分配的各种学习任务、参加集中研修活动,便十分好奇这股强大干劲背后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后来,校长和同事们的案例式解读,顿然让吕老师恍然大悟且羡慕不已。于是,她隔三差五和侯老师聊天,聊得最多的还是工作室的各种大事小情。慢慢地,“加入工作室”成为吕含笑老师心中的一个梦想。</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在中原名师位惠女小学数学工作室到我镇开展一对一帮扶的送教下乡活动现场。我和其他成员正忙着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琐碎事情,一个温柔且坚定的声音传进我的耳畔:“老师!我想加入工作室!”。我不由循声而望,是一个并不熟悉的年轻女老师。看我扭头,她有些激动地补充到:“我和侯桂霞老师一个学校,上班还不到一年。”当时,我未置可否,便和小姑娘加了微信好友。活动结束后,我的脑海里不断回放她简短却急切的两句话。仅凭第一句,我没有理由拒绝;因着第二句,我却没有资格同意。教龄不足一年,确实无法证明她的资历。毕竟,在此之前并没有先例。犹豫不决中,我想到了“成长力”这个词。成长无需问来路,心之所至、金石为开。资历怎应成为阻碍一个新教师渴求进步的羁绊?于是,我果断将吕含笑老师拉进工作室微信群。</p><p class="ql-block"> 当年12月28日,吕含笑老师被安排在永兴镇与南曹乡联合教研活动中跨乡上观摩课。她教态大方、教学设计精当、课堂教学效果凸显,得到县教研室领导和观课教师一致好评。次年,吕老师在全镇小学数学优秀课例展示中,上示范课。今年春节前,经过学校和中心校两级选拔,她被推荐参加尉氏县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不断的磨砺,使年轻的吕老师课堂教学能力快速提升,一跃成为全镇小有名气的优秀特岗教师。</p><p class="ql-block"> 像这样的故事,在我们工作室不胜枚举。比如,在永兴小学刘梦蝶老师感染下,李玲玲老师加入了工作室。自去年12月份开始共读打卡以来,她170余天从不间断,先后阅读了《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魔力数学(丛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等8本数学专业书籍,还计划利用暑假阅读《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等书目。无数发生在工作室的影响力故事,再次证明成长力是维系一个教师、一个团队持续向好的不竭动力。这是引领全体成员倾情播撒爱心火种,点燃更多乡村教师成长热情的制胜法宝。我亲眼见证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幸福园”,变得越来越充满吸引力,岂不由衷感到欣慰而幸福?</p><p class="ql-block"> 三、用心描绘“幸福卷”</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说工作室的显性价值是辐射引领更多乡村教师走向专业化成长道路,那么它的深层意蕴必然是主持人一刻不停地坚持自我成长与雕琢。辩证地看,成全他人和成就自己是同一件事,智慧处理课堂教学实践与专业理论提升之间的关系也是合二为一。这些功课。都应做得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p><p class="ql-block"> 由于工作室刘梦蝶老师在全县优质课比赛中成绩突出,被教研室推荐参加今年4月份在城区三师附小举行的“尉氏县小学数学优秀课例展示”活动。我得知消息后十分欣慰,由衷为她春节前近一个学期的备课、修改、打磨、赛课等魔鬼式训练终成正果而高兴。出我意料,刘梦蝶老师却显得惶恐不安。嘴里反复叨念着:“怎么办呢?能不能放弃?”听她言语,我并未生气,反倒读懂她在过度紧张和在意情境下的心理应激状态。一个从教仅五、六年的青年教师,从未有过公开课经历。即将第一次登上县级展示舞台,有这样的心理极正常。于是,我将对她的指导分“情绪疏导”和“方法引导”两步走。我对她说:“准备这节展示课,我是你的坚强后盾,全体成员也会齐心协力共助你精细打磨。此外,我们还会寻求专家指导……”后续的磨课过程中,刘梦蝶老师主观能动性尽显、教学灵感随处迸发。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勤于探究数字化手段;网购相关专业书籍、教师用书,深夜对照新课标反复研读;结合校级、工作室、城区三阶磨课经历大胆整合,创新性设计学生现场兑换零钱的综合实践活动。把这节一年级新教材的新课例《欢乐购物节——认识人民币》展示的生动有趣,可操作性强。于我而言,在与刘老师共同研课的过程中,对一年级开展“综合与实践”教学研究的价值、意义、实施方法等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我结合该磨课经历整理的小文《小小文件夹 结出甜果实》,6月13日在《教育时报》刊发,并通过《河南教师》公众平台转载。</p><p class="ql-block"> 去年6月份,我有幸成为中原名师培育对象何姝小学数学工作室成员。一年来的高密度活动参与,成为助力我有效开展工作室活动和深研课堂教学之道的源头活水。我一边跟着名师学管理,一边学着榜样去实践。值得欣慰的是,在年度表彰大会上,我连获工作室颁发的“突出贡献奖”、“阅读达人”、“积极参与奖”三项荣誉。此外,还幸得中原名师位惠女、宋君老师的倾囊相授,他们总能第一时间提供优质线上学习资源为我们助力。日常,虽然忙碌,却不亦乐乎。我时常感叹“学无止境”,更感恩成长路上遇到的每一位领航贵人。</p><p class="ql-block"> 远离外在所有的忙碌,回归课堂,上好数学课就是我的责任田。心中有《新课标》导航,铭记《儿童立场》,谨遵《给教师的建议》,深度落实《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以《小学教学(数学)》优秀案例为榜样,将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机融合。课余,我根据新课标中自主研发课例的要求,立足真实生活情境开发《藏在“花样龙”里的干支纪年法》一课,今年4月份在《小学教学(数学)》杂志第4期刊发。繁忙教学工作之余,看见自己的思考被看见、被认可,岂不也是一件值得好好细品的幸福事儿?</p><p class="ql-block"> 回望和工作室一起走过的小时光,我的心头常开满一朵朵幸福的向日葵,朝气蓬勃、向阳而生。展望未来,惟愿它们吸引更多的乡村教师追逐梦想、惠泽学生,使教育强国之花开满乡村振兴的每一方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