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师存彪老师的系列旅游诗作来看,其创作呈现出鲜明且独特的风格,具体特点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1. 学科跨界融合:作为物理老师,诗中常暗含理科思维,例如在《丑名远扬(天然制气)》中,用“硫化氢气”“刺鼻氨气”“甲烷气体”等专业化学术语解释巴里坤湖异味来源,以科学视角解构自然现象;在《游喀纳斯》里,“平均降水九百毫” 则以数据量化地理特征,将理科的严谨性融入诗歌创作。</p><p class="ql-block">2.直白叙事风格:多采用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以口语化词句记录旅途见闻,语言质朴直白如白话:用词贴近生活,不刻意雕琢辞藻,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葡萄沟》“架下青珠串,风摇翠影长” </span>忽悠马奶珠,疑是翡翠乡”《巴里坤湖》的“怀疑此湖是仙厕”,以口语化表达传递直观感受,<span style="font-size:18px;">像讲述故事般娓娓道来,</span>读起来亲切易懂,充满生活气息。如《阿克塞石油小镇》“昔日石油镇,今朝成废墟”,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修饰,却能直观展现景色与感悟。</p><p class="ql-block">3. 注重地域纪实:每首诗紧扣具体地点展开,如翡翠湖、莫高窟、火焰山等,既描绘当地标志性景观,也融入地理、历史信息,例如《寻迹锁阳》提及“河西走廊”“晋建唐兴锁阳关”,《赞六星街自贸区》 中“丝路焕财光”“商贾通欧亚”,兼具旅游记录与地域文化科普功能 。</p><p class="ql-block">4. 情感真挚直抒胸臆:无论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如“五彩斑斓雅丹貌,鬼斧神工出七彩”,还是对人文景观的感慨,像“文化大成莫高窟,千年积淀七百窑”,都直接表达内心感受,情感质朴而强烈。</p><p class="ql-block">5. 借景生情说理,结构工整对仗巧妙:常由自然或人文景观延伸至人生哲理或社会思考,例如《游翡翠湖有感》以“气候变化如变脸,人世情俗似自然”,将自然现象与社会人情类比;《水利神工》中“上善若水人胜天”,河南地上红旗渠,新疆地下坎儿井”,工整的对仗既凸显不同地域水利工程的特色,又朗朗上口。赞颂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与力量。</p><p class="ql-block">6. 趣味与幽默并存:部分诗作带有诙谐调侃色彩,例如《丑名远扬(天然制气)》将巴里湖比作“仙厕”,用“丑蛋刺鼻骆驼粪”形容异味,语言幽默生动,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 。</p><p class="ql-block">7. 韵律自由随性:不拘泥于严格的诗词格律,押韵方式灵活,部分作品一韵到底,部分则随内容转换韵脚,更注重情感和信息的自然表达,如《火焰山游记》换韵频繁,节奏明快,贴合游览时的动态感受。</p><p class="ql-block">8.虚实结合富有联想:部分诗歌在描写实景的同时,融入神话、传说等想象元素。例如《火焰山游记》关联《西游记》,《游天池》联想到王母娘娘的故事,为诗歌增添文化趣味与浪漫色彩 。</p><p class="ql-block">9. 主题鲜明聚焦旅行:所有诗歌均围绕旅途见闻创作,以地点为线索,从翡翠湖、莫高窟到火焰山、喀纳斯等,完整记录旅行足迹,宛如一部诗歌版旅行日志,让读者跟随诗句领略各地风光 。</p> <p class="ql-block">物理人生,教育人生,书法人生,绘画人生,旅游人生,摄影人生,诗词人生。</p><p class="ql-block">师存彪,汉族,1966年8月6日出生在青海省互助县哈拉直沟乡费家村,1988年6月毕业于青海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分配到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任教中学物理,2000年聘一级,2005年聘任中学高级教师。先后有80多名学生荣获全国物理竟赛青海赛区的一,二,三等奖。35年教学生涯,教了23届毕业生,任班主任29年。2022年年底退休。退休后继续物理教育,同时把书法、绘画、摄影、做诗、旅游做为生活的重要部分,重心偏移向对人生的思考,总结,休闲养性方面。</p><p class="ql-block">1.东方书画艺术家会员,证号:02847,</p><p class="ql-block">2.在第四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中真楷书:四段。篆隶类:六段作品入《硬笔书法大赛优秀作品选集》编入《中国硬笔书法家全集》.在庆祝党在十八大胜利召开共和国史册上的《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名家大典》获银奖。</p><p class="ql-block">4.2015年书法作品在名人风采上发表,为封面人物。</p><p class="ql-block">5.2016年大连市中世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中国书画艺术.中国,书画家个人台历制作.</p><p class="ql-block">7.中国书画艺术.中国会员,作品4幅被收藏。</p><p class="ql-block">8.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全国网络大赛获优秀奖,为北京人和书画院院士</p><p class="ql-block">9.北京艺海丹青书画院名誉理事。</p><p class="ql-block">10.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的全国,“中国梦想杯”获铜奖</p><p class="ql-block">11.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书法协会会员</p> <p class="ql-block"> 序</p><p class="ql-block">新疆,那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沧桑与自然的鬼斧神工。它是沙漠与绿洲的交织,是雪山与草原的对话,是多元文化碰撞出的绚丽画卷。每一位踏上这片土地的旅人,都能收获独属于自己的震撼与感动,而诗人师存彪,更是将这份触动化作了笔下灵动的诗篇。</p><p class="ql-block">翻开《师存彪新疆旅游诗集赏析》,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河的奇妙之旅。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新疆的壮美风光、风土人情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当我们读到描写天山的诗句,仿佛能看到皑皑白雪覆盖的峰巅,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当品味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篇章,那雄浑壮阔的沙海、变幻莫测的光影,仿佛就在眼前翻涌。</p><p class="ql-block">这些诗集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饱含着对这片土地人文底蕴的深刻感悟。从古老的丝路遗迹到热情好客的各族同胞,从传统的民族歌舞到独具风味的美食佳肴,师存彪用诗歌记录下了新疆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传递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眷恋。</p><p class="ql-block">诗歌是心灵的回响,是情感的寄托。师存彪的新疆旅游诗,不仅展现了他精湛的诗歌技艺,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他用文字为我们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我们即便身不能至,也能通过他的诗篇领略新疆的无限魅力。</p><p class="ql-block">相信每一位翻开这本诗集的读者,都能在字里行间找到共鸣,收获属于自己的感动与启发。让我们跟随师存彪的诗歌脚步,一同走进新疆,感受那份来自西域的独特风情与诗意浪漫。</p><p class="ql-block">诗歌特点:写诗用白描手法与平铺直叙。精准概括了这些诗歌的核心风格——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勾勒景物与感受,不做过多修饰渲染,用直白的叙事将旅途见闻娓娓道来,让诗歌充满真实感和生活气息。这种风格既有理科生的简练干脆,又带着对世界的细腻观察,形成了独特的韵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