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乡愁是对家乡的一种深沉的思念,如同多数人一样,我认为家乡是最美的,也是最值得眷恋的。我在家乡生活的时候,身上会留下过伤疤,脸上也曾留着笑容,这不影响我用画笔记录家乡的山水风貌、田园风光。我写下无法割舍的情怀,算是献上一曲怡情的赞歌吧!</p> <p class="ql-block"> 西樵山不大,却是声名远播的南粤名山。是理学名山,是泉山,是珠江文明的灯塔!欲览西樵胜,应先访白云。进入白云洞景区,你首先见到“奎光映翠”这美景,奎光楼供奉文魁星,故历代出了不名人。</p> <p class="ql-block"> 前行百步,右边是“枫林白塔”,这塔也叫飞来塔,据说在一夜之间,一座汉白玉石塔飞来这块巨石上,满满的仙气。</p> <p class="ql-block"> 在樵山西麓的白云湖和听音湖之间,有一个人造景观,叫做“百丈彩瀑”,入夜,200多米宽的瀑布在光影变幻中格外迷人。而我较关心远处的云影琼楼酒店,我在那里第一次吃上鲍鱼。</p> <p class="ql-block"> 过了第一洞天,便到了湖山勝迹景点,吕洞宾的居所云泉仙舘香火不断,道音声声,与明静如镜的鉴湖相映成趣。旁边的墨庄,雅致清静,早期曾接待过不少重要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 第二洞天其实是二块巨交接时造成的一个门洞,文人墨客最容易产生诗意的联想,说是走过三洞天就可到达天宫做神仙了!不过这里的流泉花树,别有一番情趣!景物入画,做不成神仙也要把它画下来!</p> <p class="ql-block">云门也真的象一道石门,门缝的亭叫枕流亭,亭的石柱上刻有一联:几点梅花归笛孔,-弯流水入琴心。故又有枕流听泉的雅号。据说早期是从这云门上行到飞流千尺的。</p> <p class="ql-block"> 飞流千尺是西樵山的知名景点,我不关心垂瀑有没有千尺,倒是那无比巨大赳直高矗的山体叫做“壁立千仞”,让我无法画出它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 这块怪异的巨石叫做冬菇石,有多大多重?没有人知道。反正我估计我一家十口要花几个世记的时间才能把这冬菇吃完!</p> <p class="ql-block"> 我觉得西樵山上最幽静雅致的景观是翠岩:飞瀑不急,流泉散慢,枝藤缠绕,花树掩影,野草杂乱而不荒芜。有岩洞可小憇,故有“天然画图”之石刻,很美,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 说完西樵山上的景观,该看看珠江三角洲的景物了!岁月如歌,应是动听宜人的歌:近处是千年文明古村,瓦房砖屋,老街石巷,田垅青青,溪水潺潺,远处别墅错落、高楼矗立!三十年岁月,翻天覆地!</p> <p class="ql-block"> 傍水而居的水乡,真的是鱼米之乡。小桥流水,果木荫荫。鱼网虾笼,蔬果壮茂。晨早渔歌互搭,入夜桨声灯影。算不算绿野仙踪?</p> <p class="ql-block">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所描写的景物,在我家乡很常见!生命不在于运动,在于静养!庄子所说的“自然而然”,在于遵从不必强求知足常乐的法则!</p> <p class="ql-block"> 几重春雾叩家门!家乡幸好还有个小小的西樵山,初夏的暴雨过后,雾涌山村,实处明晰,虚处迷蒙,如诗如画的境界!可惜稍瞬即逝!</p> <p class="ql-block"> 滄桑岁月。这是儒溪老家村的写生稿,近百年前的镬耳屋、龙船脊大院落,如今有点陈旧破败、人去楼空。岁月敲成斑博的墙体,时势卷起命运的浊浪沉沙,昔日的辉煌无奈远去,留下一声叹息。</p> <p class="ql-block"> 儿时我在村南沙尾的塘基上,见有连排的村屋,错落交集,我花了点力气改建成整齐一些,好象这样做才有点创新精神!</p> <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不知道塘寮是什么东西,那就是在自已的鱼塘基上建成的小屋,有砖瓦屋,也有茅草棚,平时放置农具,年底看守塘鱼。儿童时代我住过二年塘寮,有只小狗相伴,很开心,还学会了煮饭。</p> <p class="ql-block"> 守望家园。现在乡村许多年轻人都跑到城镇居住了,每天开车回村养鱼。二叔婆坚决不到城里住,养了几只番鸭、几只草鹅、一群小鸡,管理二分菜地,不用煤气,烧儿子运回来的装修废木料,大赞柴火饭格外香。不过他养的鸡鸭多是送给孙仔孙女吃的!</p> <p class="ql-block"> 乡村的村口或是宗祠前必须种上一棵有须根的大榕树 ,寓意子孙兴旺发达,福荫千秋百代。</p> <p class="ql-block"> 孟子说: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我正在积极参加修缮张氏大祠堂的活动,人不能数典忘祖啊!</p> <p class="ql-block">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人生的情感和际遇就是这样,不求十分称心,只求六分满意!</p> <p class="ql-block"> 乡村的街市过去有个墟日的习俗,用农历的三六九或者二四八日,货郎、小贩、摊档集中到村口的空地上高声叫卖,十分热闹!品种多样,价格实惠。现在没有墟日这个概念了,每天都有街市,还增加了自选商场和茶楼、早餐店,方便了还在居留老村的老人家。</p> <p class="ql-block"> 这张画叫“雅居”,把我几十年来居住过的房屋画在一张纸内,从塘寮到别墅,记述一段历史的变迁,算是修辞手法中的暗喻吧!</p> <p class="ql-block"> 西樵上金瓯的翰林村松塘,也是一个写生的好地方。2016年我带上八岁的珩仔去那里写生,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要象阿公那样画许多画,卖到钱后餐餐食海鲜………到现在他十七岁了还未请我食海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