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掠影之5,首访奥斯陆,观雕塑品人生

Stephenxie

奥斯陆,这座被海峡与森林拥抱的北欧之都,在余晖中流淌着静谧与活力。维格兰雕塑公园里,青铜与花岗岩凝固了生命的律动,愤怒的男孩与生命之柱诉说着人性的永恒;阿克斯胡斯城堡巍然矗立,石墙浸透七百年海风,斑驳炮台仍低吟着中世纪传奇,而远处的帆影正划过翡翠色水面。 5月4日中午,我们告别哥德堡前往挪威首都奥斯陆,沿118号公路直奔奥斯陆西北郊的维格兰雕塑公园,全程300公里。 两小时后抵达瑞典与挪威边界,跨过两国分界的斯维讷松德大桥Svinesund Bridge进入北欧之行的第三国挪威。俄乌冲突开始后,原先不设防的边界增设了检查站,对人员和车辆过境实施随机检查。 蓝色界河风光旖旎,河岸两边是高山和森林。在118号公路大桥上西望,可见正在修建的E6高速公路跨河大桥。 下午15:50,我们在维格兰雕塑公园门前下车。公园的正大门用花岗岩和铸铁制成,最初设计于1926年,1930年重新设计上部取代旧貌,1942年由挪威银行资助建设 维格兰雕塑公园Vigeland Sculpture Park又被称为弗罗格纳Frognerparken,占地近50公顷,以挪威雕塑大师古斯塔夫·维格兰Gustav Vigeland的名字命名,园内有192座用铜、铁及花岗岩精心制成的裸体雕塑,共有650个人物雕像。这是网上寻得的公园平面图,正大门是850米长的中轴线起点。 刚入园,信道右侧一尊黝黑的铜像便映入眼帘,那正是雕塑大师古斯塔夫・维格兰的自塑像,他生于1869年,是20世纪初挪威雕塑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章的设计者。塑像静静伫立,仿佛在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这座公园背后的故事。 维格兰雕塑公园的前身是奥斯陆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弗罗格纳庄园Frogner Hovedgård。中世纪时这片土地大部分为教会财产,1532年被王室没收,之后数百年几易其手,直至1896年被奥斯陆市政府买下,将这片庄园规划成休闲运动公园。从公园东侧的 Kirkeveien 大道步入,一条笔直的林荫大道将游客引入公园的核心地带。 走出这片林荫道,连绵的人体雕塑如画卷般铺展开来,一座宽敞的桥梁横跨在池塘之上,这便是公园的第一个主题区「生命之桥Broen」。恰逢周日,游客络绎不绝,其中携儿带女的家庭不在少数。 石桥的四个角落矗立着花岗岩柱,其中三根雕刻着男人勇斗巨型蜥蜴的惊险场景,力量感与紧张感扑面而来;而这根则是蜥蜴拥抱妇人的场面,展现出别样的温柔与包容。 生命之桥长100米,宽15米,有路灯和花岗岩护栏,最早建于1914年,后1925年至1933年建设新桥。两侧的栏杆上,各有29座彼此对称的铜雕错落分布。 由老到少、由男至女,表露着不同的内心世界,人生百态在此表露无遗,是维格兰1926年到1933年之间的作品。 近百年前的这组雕像群所穿插的主题思想「父亲与孩子们在一起生活」恰恰称为当今北欧男人比较流行的现状吧! 最闻名遐迩的是石桥左侧这尊嚎啕大哭「愤怒的男孩Sinnataggen」,需要稍微仔细寻找才能发现。只见他跺着双脚,挥动着胳膊,表现出与父母亲闹别扭而跺脚哭闹发脾气的场景,表情极其生动传神。来公园的游客大多对他颇为「同情」,两只小手已经被摸得锃光瓦亮。 再仔细察看,与他相映成趣的其实还有这「委屈的女孩」和「悠哉的小胖墩」。 这里包括了不同年龄的儿童、妇女和男人等人物和主题,有的单独一尊,有的成群,每一尊都极其精妙和逼真。孩童们天真无邪,欢快地追逐嬉戏。 绰约多姿的少女。 有的青年男女含情脉脉,享受着爱情的甜蜜; 有的俊男倩女尽情地舞蹈。他们栩栩如生,仿佛从历史中走来,将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物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在这里,人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被维格兰以精湛的技艺定格,每一尊雕像都是一个独特的人生片段,共同拼凑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百态图。 穿过生命之桥,一座喷水池出现在眼前,这便是「生命之泉Frognerparken」 群组雕塑。 池水中央,六个身形健硕的男子齐心协力,将一个碟形水盆高高举过头顶,清澈的泉水从巨盆中源源不断地漫溢而出,水花四溅,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 池子周围的墙体上,矗立着 20 座两米多高的雕塑,人们或在树下约会,享受着爱情的美好。 或拥抱亲昵,传递着温暖与关怀;或攀树而望,展现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通过这些雕塑,生动地演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让生命的活力在这片空间中尽情绽放。 而在下方的池壁上,青铜雕塑呈现出生命从襁褓走向坟墓的60 个场景,从婴儿的呱呱坠地,到少年的茁壮成长,再到老年的垂垂暮年。每一个阶段都刻画得细腻入微,让人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循环与流转。 「生命之泉」各有五幅树丛雕,四壁为浮雕,中央是托盘群雕。这座喷泉在维格兰的脑中构思了很久,在1906年制作完成被展出后,更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在生命之泉的周围,维格兰用黑白花岗岩精心构建了迷宫图案,这些图案错综复杂,总长3公里,共有16个不同的样式。若想完整走完迷宫,需拐5000个弯,顺利的话也得花费45分钟。这迷宫并非只是简单的游乐设施,而是维格兰对生命之旅的深刻隐喻。 穿过这道铸铁镂空的男子雕塑门,可以看到在公园最高处那一柱擎天,颇有神圣又神秘的气息。 穿过男子雕塑门,一座7米高的环形高台出现在眼前,台上一根粗大的石雕「生命之柱Monolitten」直插云霄。它是维格兰花费14年心血雕成的,采自海尔顿市附近的山里,先由驳船运到奥斯陆,再以人力从港口艰难搬运至雕塑公园。 这根高达17.3米的柱体上,121个裸体男女相互簇拥、勉力扶持,奋力向上攀登,他们的表情或坚毅、或痛苦、或充满希望,目标直指苍穹。这座生命之柱,无疑是公园的精华所在,它描绘了世人不满于平凡人间生活,努力向「天堂」攀登时,相互倾轧又相互帮助的复杂情景,展现出人类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台阶上的36座石雕,也是从婴儿出生开始的。 渐渐看到人生各个时期的形象。 孩子们在捉迷藏,被冷落在一旁的小男孩躲在暗处委屈着。 少年们在扭打玩耍。 青年男子奋力角逐。 情人在窃窃私语。 维格兰用赤裸的人体来表现一个人的生与死。一丝不挂,则让人看不出所雕塑人物的贫富贵贱、所处年代,体现了人的纯粹本色。 雕塑家用他精湛的雕刻手法,让这些冰冷的石头、金属充满鲜活的生命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我们依次环行,渐渐看到人生各个时期的形象。 从婴儿出世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过程。 这里的裸体雕塑,不会让你有猥琐、淫秽、邪恶的想法,只有优美、力量、健康的精神和视觉享受! 而这个顽皮的的小男孩全然沉醉在自己的把戏中。 「生命之柱」另一侧,与男子雕塑门遥相呼应的女子雕塑门。 公园主轴上的最后一尊雕塑「生命之环Livshjulet」,为这场生命之旅画上了一个独特的句号。4 个成年人和 3 个儿童手牵手、肩并肩,连成一个直径3米的空心环。他们的身姿矫健而充满活力,脸上洋溢着平和与喜悦。 这一雕塑创作于1933至1934年。圆轮代表了奥斯陆的第一个字母「O」,也是永恒的象征,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延续,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诞生、成长、老去,又有新的生命不断接续,生生不息,就如同这个紧密相连的圆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站在生命之环前,游客能深刻感受到生命的传承与永恒,心中不禁涌起对生命的敬畏与赞叹。在生命之环前,有一座1930年代左右锻造的日晷。 除了震撼人心的雕塑作品,维格兰雕塑公园的自然景观也别具魅力。大片的草地宛如绿色的绒毯,柔软而富有生机,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草坪上,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相互交织,为游客撑起一片片清凉的绿荫。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些凝固的艺术作品轻声吟唱。 在这里,雕塑不再是冰冷的艺术品,更是对人类生命从诞生到消逝全过程的生动诠释。每一尊雕像都承载着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感悟,它们穿越时空,与每一位来访者进行着一场灵魂深处的对话。 告别维格兰的众多雕塑人物,我们进入奥斯陆市区,向港区进发。奥斯陆峡湾顶端的阿克港Aker Brygge停泊着巨型游轮。 我们的下一目标是位于阿克港东侧的阿克什胡斯城堡Akershus slott,在城堡后方一处幽静的过街石桥下下车。 绕过城堡入口前的广场,通过这座绿荫遮蔽的过街石桥就可以进入城堡了。 阿克什胡斯城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99年,是中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是当时的挪威国王哈康五世Hakon V下令兴建的防御性建筑。 城堡花了约8年时间建设,于1308年才基本完成。事实证明哈康五世国王颇有远见,因为城堡刚建好没多久,就迎来了瑞典埃里克公爵的进攻。在这次防御作战过程中,城堡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了它的价值。此后到1716年间,8次成功抵御来敌的进攻,却没有一次沦陷,证明其坚不可摧,充分发挥了军事要塞的作用。 城堡起初是一座木结构的要塞,1527年遭遇了一场火灾,大部分被焚毁。直到17世纪初,热衷于战争、女人和建筑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下令将荒弃多年的城堡重建,于是这里由御敌的要塞变身为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作为他的皇家宫邸。1630年前后,城堡的周边又筑起了城墙。 一进城堡后院,就看见悬挂挪威皇室徽章的岗亭,却未见值守的卫兵,于是岗亭成了游客拍照的道具。 经过弯曲的石阶路绕到城堡的正面。走进斑驳的古城堡拱门洞,大小、颜色不一的石块垒起的城墙、堡垒、房屋,一一呈现在眼前。 沿海的城墙上,至今仍架设着好几门面向海面的大炮。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大炮的射程充其量只能打到近处的海滩,不过或许正因如此,却成功地抵御了登陆的来敌。 阿克什胡斯城堡正处于扼守奥斯陆的阿克海角,有多个塔楼和城墙,雄伟的土褐色宫殿群坐落在城堡其中,城堡的名称 Akers hus取自奥斯陆邻郡的名字。其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堪称奥斯陆的海上门户。 19世纪以后,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和木料出口的增加,奥斯陆逐步由军事官僚城市发展为商业城市。到了1815年,城堡才淡化了它作为要塞的防御功能,在不断地毁坏和加建当中,形成了现有的规模和样貌。如今,城墙下的海滩上停泊着仿古海盗船,供游客观光玩耍。 城墙前有一片开阔的小广场,可以沿着石阶路走向城堡的高处。 脚下的奥斯陆峡湾Oslofjorden位于北大西洋东部,挪威东南部的峡湾。奥斯陆峡湾是北海的斯卡格拉克海峡向内陆伸入的水体,长度约130公里,首都奥斯陆即位于峡湾湾顶。峡湾和河流的入海口不同,河流入海口连接内陆河流,流淌的是淡水;而峡湾里面填满的是海水。 奥斯陆峡湾是奥斯陆的出海口,却并非一般意义上高山峡谷的峡湾,奥斯陆峡湾部分沿岸,是瑞典经济文化的中心。站在城墙下探,蓝天白云之下,港口、市政厅、博物馆参差不齐,游船星星点点,风光旖旎,令人流连忘返! 在17世纪,城堡的建筑风格受到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增加了更多的装饰元素。这主要应归功于克里斯汀四世时的著名建筑大师汉斯·斯汀文寇,是他在17世纪初时对这座古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装饰。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便是他的杰作。 顺着这条碎石铺成的小道一直向上就进入了阿克胡斯城堡内部。 城堡除了平时供世界各国的游客参观游览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为外国元首或政府要人举行仪仗欢迎仪式,成为举行国事活动的场所。 二战时期,纳粹还把这里作为他们的监狱和行刑场。如今两座和军事有关的博物馆都坐落在此,分别是挪威武装力量博物馆和挪威防御博物馆。 但愿和平的阳光如同这天真无邪的孩童脸上的笑颜永驻。 沿着石阶甬道一路上坡走过三道石门,终于进到内院。 道路右侧,参天古树掩映着一个绿地围绕的小纪念广场。从一座红色小桥可以进入城堡内部参观,据说阿克什胡斯城堡拥有丰富的收藏品和展览,其中包括国王的珍贵文物、古代武器和装甲、艺术品和手工艺品等。可惜今日已到了闭馆时间,游客只出不进。 右方一米高台阶旁的围墙外是内院的城墙,站上去可以俯瞰奥斯陆市政厅、遥望奥斯陆峡湾。 虽说现在这里的军事色彩渐渐淡去,但城堡仍作为军事区域,为奥斯陆卫戍司令部的所在地。游玩时不经意间抬头瞥见高处的树丛中,一名荷枪实弹的挪威女兵正在观察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呢。 回到城堡前院,夏天用于音乐会、戏剧和歌舞的小广场上,满目鲜艳的郁金香。 驱车20分钟去往奥斯陆市区西郊的福尼布Fornebu,沿途几乎贴着奥斯陆峡湾行进,一路帆影憧憧,赏心悦目的海湾美景。 斯堪迪克福尼布酒店Scandic Fornebu,这是本次北欧之行第4晚的下榻酒店,也是第二次入住斯堪迪克连锁酒店。 酒店保持了之前在哥德堡住过的默恩达尔斯堪迪克酒店Scandic Mölndal一致的湖蓝主题色,不同的是大堂更加宽敞,充满设计感的斯堪的纳维亚风。 舒适的沙发休息区。 我们的客房在二楼,打开房门,依旧是不算很大的空间,却即刻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北欧风情。 床后墙面,如此张扬激越的画面与房内的简约简洁形成强烈的对比。 窗外是酒店大堂内景,透过大幅玻璃墙面发现近处有座奇特的螺旋柱,而远处的海景也吸引我们前去探个究竟。 这便是黄昏时分酒店内庭的景观,方方正正的酒店建筑内竖起一根金黄褐红相间的大烟囱。 走到跟前仔细探究地面两个大圆盘,其中黄褐色圆盘上俨然是一枚2003年发行的20挪威克朗大钱币模型。 一旁是那枚银色大圆盘是2018年发行的5克朗钱币,原来如烟囱般高高耸立的是钱币垒成的纪念柱! 趁着夜色尚未降临在酒店附近逛逛,福尼布Fornebu地处奥斯陆市中心西端近郊,目之所及均为极具北欧设计感的现代建筑。由于是周日周边的超市便利店甚至餐厅大多不营业。 走出10分钟,才发现有这么一处孤零零的餐厅还在营业,不过食客寥寥,或许当地的挪威人周末更愿意宅在家里? 上网查询有福尼布Fornebu在码头建设水下画廊探索海洋生物的报道,虽然那个项目不在近处,不过奥斯陆峡湾的风光绝佳。 远远看到峡湾边小路尽头有幢亭舍,一旁的挪威国旗迎风招展。 这是一幢古旧的建筑,门户紧闭,透过玻璃窗瞥见屋内有一些旧的旗帜灯盏,联系一旁悬挂的政府机构专用燕尾式国旗,大略估计是一处峡湾导航的小屋。 次日清晨,早早来到昨晚到过的海湾,迎接旭日东升。 晨光初绽,福尼布的海面浮起一层碎金,薄雾如纱,轻笼着微蓝的潮汐。几艘小船静静泊在湾畔,随波轻晃,缆绳上垂落的露珠折射出晨曦的微光。 浪花轻吻礁石,衔来昨夜星辰的残梦,几只野鸭拨开粼粼水纹,在浅湾处游弋,留下一串细碎的涟漪。 朝阳升起,普照大地,鸥鸟掠过旗杆,翅尖染上蔷薇色的光晕,而远处的圆亭,正缓缓吸纳春日的阳光。朝霞泼洒处,整座奥斯陆峡湾在海水的呼吸中苏醒,静谧而温柔。 回首望去,我们的斯堪迪克福尼布酒店瞬间披上一层流动的金箔。玻璃幕墙折射出粼粼波光,白色外墙被镀上温暖的蜜色,就连露台的栏杆也闪烁着细碎的光点。远处的海湾波光潋滟,与酒店的金色轮廓交相辉映,宛如一幅被阳光点亮的油画。 欣赏了峡湾美景,来到酒店1楼的餐厅满足一下辘辘的饥肠。 餐厅窗明几净,料理台上方悬挂着鱼状吊灯,因此除了常见的炒蛋、焗豆、热狗、培根、蛋、各式火腿、沙拉及各式面包、坚果、穀片以外,还可品尝一下烟燻鲑鱼和鱼类料理。 感觉自己非常适应这种欧陆式早餐,唯有一点担忧是这趟行程下来,是否需要来一阵素食减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