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杨名炎</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113946766</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前言】在迎接厦门解放76周年前夕,我从珍藏的《共和国将军题词签名纪念封片》邮集中,挑选出六位将军为纪念解放厦门亲笔题词签名纪念封,奉献给读者分享,让我们共同缅怀先烈先贤的丰功伟业。他们分别是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朱耀华开国少将、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赵华青开国少将、原福州军区副政委何云峰开国少将、原福州军区副政委谢家祥开国少将、原福州军区参谋长陈景三开国少将、原南京高级陆军指挥学院副政委李平中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十年前的10月17日,为庆祝厦门解放四十五周年,厦门市人民政府隆重邀请了37位曾参加解放厦门战斗的原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的老战士参加庆典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我在驻厦门解放军第174医院任政治委员,荣幸地领受一项任务:带领一个由科室主任和医护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负责参加庆典活动老首长的医疗保障。当我双手接到参加庆典活动老首长的一份花名册时,心情尤为激动,一直珍藏至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翻开这份名单,其中许多老首长先后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名字和解放厦门献出生命的先烈们一样将永远活在厦门人民心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参加庆典活动的这些老战士都是南征北战的老革命,在战争年代打过许多硬仗恶仗。1949年入夏,他们挥师南下,进军福建,不到二个月,先后攻克了福州、莆田、泉州、漳州,随后又参加解放厦门的战斗。当他们来到曾经战斗过的阵地上,来到烈士纪念碑前,抚今追昔,感慨万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漳厦战役中担任师长的朱耀华将军,是一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每当医护人员给他做完健康检查后,总是热情地招呼我们座下来拉家常,问这问那,给我们讲述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和当年攻打厦门的战斗经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让那一幕幕腥风血雨的场面浮现在我们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倒了也不能让国旗倒下”。这是朱耀华所在部队担任突击队的某团一连三班出发前留下的誓言。这个班在进攻厦门的战斗中,主要任务是,把国旗插上厦门岛西北部的制高点神山。这座山体延伸入海,地势险要,林木茂盛,到处隐蔽着许多火力点,构筑了层层防御工事,是敌军的重要防御支撑点。全班战士护卫着五星红旗,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像接力赛一样,前面战友倒下了,后面再冲上去,连续十多次接力前进,炸毁了沿途的一个又一个明碉暗堡,身背五星红旗的三班战士张林国奋勇当先,冲在前头,眼看离山头只有20多米远了,不幸被敌人的机枪子弹打中胸膛。张林国倒下了,战士朱洪生见状立刻从牺牲的战友手中接过被鲜血染湿了的红旗,拖着负伤的身体,一步一步继续爬着向前冲去,硬是把五星红旗第一次牢牢地插上了厦门岛的殿前神山之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鼓浪屿王兴芳团长的墓园,老战友李平将军为长眠在英雄山下的战友默哀献花。饱含热泪给我们讲述他的故事,在进军福建的路上,王团长的妻子临产,漳厦战役前,他掐指一算,孩子出生快三个月了,不知是男是女,妻子还盼着他早点回去给孩子取名呢!政委安慰他说,团长,等打完这一仗你就放心去见自己的亲骨肉吧!王团长略有所思,半开玩笑地说,是个小子就好了!这次要是回不来,就请你们这些战友好生把这根苗儿保护好,送回山东老家,将来好顶立门户,继承王家的香火啊!万万没有想到在进攻鼓浪屿抢滩登陆的最后时刻,王团长头部中弹,经过包扎抢救后,他要警卫员帮助支撑起身体,微微颤抖着嘴唇,非常吃力地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登陆!突击!……”,说完再也没有醒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捧着李平将军送给我的纪念封上题写:“生者当承先烈志,死者忠烈盖天地。”我轻声念着这两行感天动地的文字,泪如雨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枚枚签名纪念封,记下的是为解放厦门壮烈牺牲的二千多名将士的光辉业绩,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我要把这些签名纪念封,作为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万石山下厦门烈士陵园,在那座被排排青松簇拥着的白色大理石圆形陵墓里,安放着一千多名阵亡将士的忠骨。他们中间还有许多甚至没有留下姓名,正是这些千千万万英烈喷洒鲜血,浇灌着我们今天的幸福之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我们可以告慰先烈: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你们的精神永存,激励厦门人民奋发图强,不断前进。昔日满目疮痍的旧厦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经过七十六年的建设发展,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旅游风景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背景音乐:女声独唱《映山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图 片:编者收藏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