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意象与思维(第七章)

流水无声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意象的组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意象思维,是摄影师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为一体的思维形式。因此,意象组合不是简单的信息元素堆砌,而是摄影师主观感知对客观物象进而提炼和再创造。意象的组合是按照一定美学原则将若干个意象或意象群组合在一起的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观众领略画面的主题,还能够帮助观众感悟画面的意境。通过组合,摄影师以情感为纽带连结各意象之间的元素信息,让摄影画面组合成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能够开拓意象的想象空间,促使观众进一步解读摄影作品的文化内涵,潜入画面的语言境界,感知摄影师的意象组合的思维路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意象组合‌是一种艺术创作技法。摄影师在感知物象的基础上,将若干个意象或意象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种组合旨在让意象产生隐喻、象征、反衬、渲染等艺术呈现效果。而意象之间内在的“关联性”、组合的“多样性”、创作的“灵活性”,是组合阶段的特点。摄影师根据创作主题和表达意向,选取具有内在关联的意象或意象群进行审美组合。而意象的“关联性”侧是组合过程中的骨架和灵魂,没有关联,意象组合就会失去意义,变为一堆杂乱无章的信息素材。</p><p class="ql-block"> 意象组合的关联性在理论上包括“内在关联”与“逻辑关联”两部分,它们是构成意象组合的有效性和深刻性的两个关键维度,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意象组合的整体效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意象组合的“内在关联”与“逻辑关联”,源于人们的情感体验与文化属性的自然联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内在关联”在情感、文化属性上有所不同,例如,“母亲的手”与“婴儿的笑脸”的组合,这时组合的信息关联(母子亲情)能够唤起人们对母爱、亲情的深度共鸣,因为它们在情感上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情感表达的文化属性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明月”象征思乡之情,而西方文化则常用“鸿雁”来表达对远方故乡的思念。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能够影响意象组合关联的内在文化属性。同样在“逻辑关联”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对于因果关系的理解差异也是很大的。在西方文化中,线性因果关系强调直接关联,而东方文化线性因果关系强调间接关联,比如,一张反映“教育改变命运”的影像画面中,西方文化通常使用“书籍与毕业证书”进行因果关系的直接呈现,而东方文化则用“寒窗苦读与金榜题名”进行间接关联,这种因果关系,体现了不同文化对教育改变命运的不同理解,不同文化影响意象组合的因果关系。所以,在意象组合的过程中,情感与文化要遵循不同文化属性的内在逻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意象组合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同一场景中的不同意象的组合,也可以是不同场景的拼接组合;可以是单一类型的意象组合,也可以是不同类型意象的跨界组合。这种意象组合的“多样性”,为意象组合过程中运用隐喻、象征艺术手法提供了基础。例如,“水”可以象征生命、纯净、宁静,也可以象征流逝、变迁、无常。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需求,选择“水”的某一种象征意义或者多种意义的组合来表达情感。比如,拍摄平静的湖面可以传达宁静的情感,而拍摄汹涌的海浪则可以传达力量和激情。同时,观众的主观感受差异在欣赏摄影作品时,也会根据自己的情感、经验和文化背景对画面进行不同的解读。不同的观众可能会从同一张摄影作品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比如,一张拍摄古老建筑的照片,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可能唤起对过去的怀旧之情,而对于现代主义者来说可能引发对传统与现代冲突的思考。同样观众的主观感受差异也使得摄影作品的情感融入具有“多样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多样性”通过意象组合可以表达多层次的情感,可以通过意象组合来象征情感,使作品更具思维深度和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意象组合形成情感对比,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深度;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通过意象和情感的组合来传递信息。意象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组合和情感融入的“多样性”,可以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和情感,从而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意象组合的灵活性是指在创作过程中,摄影师能够根据创作意向、情感表达、主题需求以及拍摄环境的变化,自由地选择、调整和组合意象,以达到最佳的艺术呈现效果。意象组合的灵活性体现在选择的多样性,这种灵活性体现在意象的选择、构图的调整、拍摄角度的变化、后期处理等多个方面。体现在摄影师可以选择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天空、植物等)与人文元素(如建筑、人物、文化符号等)进行组合;可以将抽象的光影、色彩、线条等元素与具体的物体进行组合;可以通过构图将动态元素(如流动的水、飘动的云、行走的人)与静态元素(如山峰、建筑、岩石)进行组合,传达出自然的活力与永恒。可以通过低角度拍摄来强调主体的高大与威严,或者通过高角度拍摄来展现主体的渺小与广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意象组合的灵活性使得摄影师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通过多样化的意象选择和组合方式,摄影作品能够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视觉感知和情感内涵。摄影师可以通过不断尝试新的组合方式和表现手法,适应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不同的主题和情感需要不同的意象组合方式,创造出更具个性和创意的作品。意象组合的灵活可以增强摄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意象组合的灵活性使得摄影师能够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情感需求,选择合适的意象和组合方式,从而更好地传达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更好地打动观众的心灵,引发情感共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摄影的意象与思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章: 意象与思维</p><p class="ql-block"> 第二章: 意象的类别</p><p class="ql-block"> 第三章: 意象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第四章: 意象的对照</p><p class="ql-block"> 第五章: 意象的效应</p><p class="ql-block"> 第六章: 意象的创造</p><p class="ql-block"> 第七章: 意象的组合</p><p class="ql-block"> 第八章: 意象的提取</p><p class="ql-block"> 第九章: 意象的寓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