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成都的城市名片有若干,但宽窄巷子最为独特,因为它不仅是成都历史的缩影,还是体味成都最原滋原味的地方,已成为都市记忆深处的一种符号。</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春熙路、太古里代表着成都的时尚风靡,那么宽窄巷子便可称为成都的“闲适安逸”之地。</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宽窄巷子的青石板路上,“鱼脊骨”形的街巷,青砖黛瓦的四合院,总给人一种错觉,仿佛走在老北京的胡同。</p> <p class="ql-block"> 其实,也不算什么错觉,这与宽窄巷子的历史沿革是密不可分的。</p> <p class="ql-block"> 宽窄巷子所在的少城片区,其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公元前311年张仪筑成都城时,少城已作为军事防御体系而存在。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四川巡抚年羹尧为驻守成都的八旗官兵在少城旧址上修筑满城,此间便是满城西南角的镶红旗驻地。</p> <p class="ql-block"> 满清没落后,满城开放,形成了旗人后裔、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混居的独特格局,但那时的名字并不是“宽窄巷子”,而是叫做兴仁胡同(宽巷子)、太平胡同(窄巷子)和如意胡同(井巷子)。</p> <p class="ql-block"> 关于“宽窄巷子”名称的由来有一段趣闻轶事。传说1948年进行城市勘测时,工作人员因胡同的宽度差异随手在图纸上标注为“宽巷子”、“窄巷子”,从此,便有了“宽窄巷子”之名,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近300年的演变,使得宽窄巷子的建筑融合了北方胡同与川西民居的精华,整体空间风貌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街道格局又属于北方胡同形制。</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宽窄巷子,在保护老城区真建筑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化的商业文化元素,已然成为成都休闲都市与市井生活的必选之地。</p> <p class="ql-block"> 这里齐聚了当地美食、特色小吃、非遗产品、川派艺术等,还有众多的茶馆、酒吧、创意市集等。</p> <p class="ql-block"> 古旧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而富有质感,每一块石板似乎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 街巷里人流如织,有游客,也有当地人,或独自信步,或结伴而行,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安逸的表情。</p> <p class="ql-block"> 再细看这些古建筑,与北京的四合院多有不同,有着典型的川西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建筑的大门丰富多样,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尺度、不同的朝向、不同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建筑细节上如窗扇、雀替、垂花柱等等,更是再现了老成都的生活韵味。</p> <p class="ql-block"> 而黑灰色的墙面与小青瓦做的窗花,使得整个街道极具清代特征。</p> <p class="ql-block"> 做为“闲生活”区,宽巷子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在此可以观看川剧变脸、吐火等传统表演,近距离欣赏民间艺人的糖画、剪纸等技艺,感受老成都的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 众多的成都特色美食,如麻辣鲜香的火锅、口感软糯的蹄花汤、香味浓郁的樟茶鸭、酥脆可口的锅盔、皮薄馅大的抄手等,在宽巷子都能品尝到。</p> <p class="ql-block"> 同时,另有高端的文化休闲场所,空间安静舒适,既可以品茶,又可以阅读,尽享闲暇惬意时光。</p> <p class="ql-block"> 宽巷子8号过去是体验老成都生活的院落,曾是电视剧取景地之一,如今是一家精品酒店。</p> <p class="ql-block"> 恺庐位于宽巷子11号,是一栋颇具特色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院门用特制的青砖砌成且带有弧形兀起的拱形,门洞上方嵌入中式传统石匾,匾上采用大篆阳刻“恺庐”二字,是宽巷子中最富标志性的门头之一。</p> <p class="ql-block"> 开在宽窄巷子里的“中国李宁”门店,是全国首家中国李宁城市主题概念店,位于宽巷子24号,店内融合了四川民俗以及宽窄巷子的建筑意向等元素,设有“悠然竹林”“中国李宁”“少不入川”等主题场景。</p> <p class="ql-block"> 宽巷子37号是一栋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院落左右对称分布,纵跨宽、窄两巷,典型的老川西民居风格,目前是五粮液文化体验馆。</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