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镇同里最有名的景点是退思园,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景点说明书上介绍,该园是晚清私家园林建筑的精典,园主任兰生曾任安徽凤颍六泗兵备道,于清光绪十一年回乡,请画家袁龙设计此园,园名取"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p><p class="ql-block">说明书中还介绍,该园布局隽巧适度,全园简朴淡雅,花园水面过半,建筑皆紧贴水面,园浮于水上。园内绿水荡漾,古色古香,犹如步入天然水墨画中。岁寒居、退思草堂、眠云亭、天桥等一众美景正是"莫道园林小,佳景知多少"的写实。</p> <p class="ql-block">由于到了免门票的年龄,我们4人两次进入了退思园参观。我参观下来深感园林小而美,小而精,不愧是古典园林建筑的精典!无论是殿堂、走廊,还是花园、湖池,都是那么的精致美观,赏心悦目,几乎处处都是美景,处处皆可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同行4人利用水香榭的镜子不经意间留下了张游园合影。</p> <p class="ql-block">进入了花园,走来了一位古装公子,他穿古装游园,请同伴留影,也使我们的园林镜头里时时出现他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那天游人不少,对着镜头里时时出现的古装公子,我的思绪较难穿越到园主任兰生的那个年代。唯有这张照片,使我猛然感到莫不是任兰生当年就是这样经常在石舫上"退而思过"的?</p><p class="ql-block">"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语句最早出自《左传》,反映了我们先祖的伦理观。"进思尽忠",是积极的、进取的,"退思补过"也不是消极的。当官的退休后不要以功臣自居,还是要经常想想自己的不足和过错,免得晚节不保。就是平头百姓,除非确有不公平之事,退休后少想自己的贡献,知足长乐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免得心里老是不平,时常怨恨,影响心身健康。退思园走一遭,欣赏美景之余,想想"退思"两字,实在是善莫大焉!</p> <p class="ql-block">退思草堂留下过任兰生的退思墨迹吗?以后有空时我想查一查。</p> <p class="ql-block">花园有花园之美,庭院也有庭院之美。</p> <p class="ql-block">古宅自有它的年代之美、沧桑之美,可感而难以言传也!</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园没有导游,游到这里,正好碰到一支旅游团,女导游在介绍,我也蹭听了一下。介绍对面那高高的阁楼是当年的小姐房,小姐平时不能随便进园,要看景只能在小姐房推窗俯视,就像照片上那穿一红一白衣服的两人。于是,我也上楼到小姐房亲自推窗俯视体验。天那!景色远没有在下面好看!心想,如真的像女导游说的那样,任家小姐莫不要冤屈死?但愿这是导游的随兴发挥吧!</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介绍耕乐堂。耕乐堂除了不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与退思园一样享有这个殊荣。古镇就这两家全国文保单位,退思园在古镇东面,耕乐堂在西面。待我们游了退思园往西游到耕乐堂时,离景点关门只有5分钟了。于是,匆匆忙忙进园,急急忙忙参观,急不可待拍照,大概只参观了10分钟左右。在景点工作人员的不断催促下,只得出园。只很粗地观看了花园池塘屋宇,室内几乎都没进去。因此,说要介绍,也就几张匆忙间拍下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最后,引用景区说明书上的一段文字,介绍一下耕乐堂。耕乐堂占地六亩四分,现存三进四十一间,是明代处士朱祥宅第。其建筑布局为前宅后院,是明代私家宅地的典型代表。花园内所植白皮松已有400余年历史。室内陈列着众多根雕作品,极具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所介绍的四百余年的白皮松或许我没看见,或许看见了也没注意。还有"极具观赏价值"的根雕作品也没有时间去看,留下一些遗憾。但这遗憾何尝不是好事呢?为下次再游古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敬请阅览:<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c4s64d"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同里古镇摄影习作之一:街景、河景、夜景</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