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高考出分。<br><br>遵从 “幸运者偏差”的规律,满屏都是“尖叫+弹跳+拥抱”的高分者开盒画面。 我们当然要为那些考了高分的孩子,送上最热烈掌声和最美好祝福。<br><br>这是他们用天赋和努力换来的盛夏的果实。<br><br>但我们也要看到,“幸运者偏差”最真实最残忍的另一面:<br><br>不幸运者因为忽视和沉默,而不被看见。<br><br>根据“二八定律”,优秀者永远都是一小撮,而平凡者才占大多数。<br><br>幸好。<br><br>在“短视频人均高考600分”的欢呼中,我看到河南老家有个女孩考了288分。 她妈妈勇敢地在社交平台上公布女儿查到高考成绩288分后,全家人抱作一团的喜悦:<br><br>“不怕你们笑话,288分,已是高中三年我们考的最好的一次了。” 这个视频发出后,果然受到了各种冷嘲热讽:<br><br>“288分还有脸晒?”<br><br>面对各种难听话,女孩的妈妈再发短视频,晒了自己给女儿做的一大桌子庆功菜:<br><br>“我们从来不和别人比较,分数也不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闺女,在妈妈心中你就是最好的乖乖……”<br><br>那一刻,我很想钻进屏幕里,抱抱那个考了288分的女孩,再对她妈妈竖起大拇指:<br><br>“您真不简单!您可太棒了!” <h3>在这个全民慕强的时代,这个“永远和孩子站在一起”的妈妈,粉碎了“失败者羞耻”,告诉我们这样的亲子真相——<br><br><b>第一,真正的爱,是找回养育的初心。</b><br><br>什么是养育的初心?<br><br>就是我们的小孩从娘胎里呱呱落地那刻起,妈妈浑身虚脱地躺在产床上,看着那个红彤彤、脏兮兮的小家伙,泪流满面中对上天的祈祷:<br><br>“只愿我的孩子平安健康地长大。”<br><br>后来,伴随孩子上学、读书、考试和竞争,我们只看到“分分分”,而渐渐看不到那个小孩,也彻底弄丢了养育的初心。<br><br>图片</h3> 288分女孩的妈妈一直葆有这样的初心,所以她才对女儿说:<br><br>“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谢谢你坚持下来,让我依然拥有健康的女儿。”<br><br>想想新闻上那些因抑郁夭折在求学路上的小孩,你就明白288分女孩妈妈的意思:<br><br>全头全尾的健康小孩,已是父母的恩典。 <h3><b>第二,没有分别心,才有菩提心。</b></h3><br>比较,是万恶之源。<br><br>包括我在内的妈妈可能都对自家小孩说过的一句话是:<br><br>“你怎么这么粗心/马虎/贪玩,你看人家某某某……”<br><br>哪怕没有说过这句话,但听闻别人家小孩考得比自家小孩好时,也会涌动出羡慕妒忌恨的分别心。<br><br>分别心,就是陷入“高低”“对错”“好坏”“优劣”“贵贱”的比较中,而抹杀一个孩子的优点和特质。<br><br>288分女孩妈妈那句“我们不和任何人比较”,让我想起《哪吒2》中的殷夫人对哪吒说的话:<br><br>“娘不在乎你是魔是仙,娘只知道你是我儿……” <h3>这就是养育的菩提心:<br><br>你是我的孩子,不是我的面子。<br><br></h3><h3><b>第三,要相信,每个小孩都自带口粮。</b></h3><br>288分女孩的妈妈说,接下来给孩子选个合适的学校,学一门专业技能,早点步入社会参加工作。<br><br>说句真心话:<br><br>在这个985研究生也可能送外卖的时代,一个学门手艺自谋生路的大专生,未必就是失败者。<h3><br>站在人生长河俯瞰一切:<br><br>优秀者杖走天涯,平凡者承欢膝下,各有各的好。</h3> 就像《人世间》中的周炳坤和周秉义,那个学习差的平凡小孩,最后在时代的惊涛骇浪里,靠手艺和本事也能活出自己的出人头地。<br><br>他留守在父母身边,成为父母晚年的靠山。 接纳你的小孩吧,他会找到自己的口粮,也会分食你余粮。<br><br><h3><b>第四,最好的挫折教育,是父母对失败不羞耻。</b></h3><br>每当有和孩子有关的极端案件发生时,我们都能听到这句评论:<br><br>“现在的小孩,太脆弱了!”<br><br>现在小孩脆弱的真相之一,就是我们很多父母也没有反脆弱的能力。<br><br>很多父母恐惧失败,遇到屁大点儿事儿就诚惶诚恐,孩子一次考不好就觉得天塌了,孩子犯了小错就暴跳如雷,这样怎么能培养出强大的孩子!<br><br>当父母对失败厌恶,对低分羞耻,就不要怪孩子面对困难不够坚强。 一个小孩没有从父母那里习得直面挫折、超越危机的模板,他就不太可能拥有强大的心脏。<br><br>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源头,都是被吓的——在羞耻的成长环境里,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排斥的绝望。<br><br>288分女孩的妈妈说:<br><br>“我女儿高考288,但我不怕你们笑话。”<br><br>这种不带羞耻的表达,还有直面一切冷嘲热讽的勇气,是对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 <h3><b>第五,有爱的家,是孩子黑暗中的灯。</b></h3><br>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真相:<br><br>每个自杀的小孩,其实都在找一个家。<br><br>不管是刘学州还是胖猫,不管是跳河的高中生还是跳楼的初中生。<br><br>这个“家”,不是血缘意义和物理意义上的家,而是精神意义和心灵意义上的家。<br><br>一个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小孩,哪怕高考只有288分,依然拥有敢想敢干的心力,因为他知道自己有人爱,而不惧怕。<br><br>相反,一个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小孩,就算考上了985,或者就算是富二代,依然会跌落虚无和绝望,因为他的内心不受力。 托举孩子的真正意义,不仅是一个劲儿把孩子往更高更强的地方托。<br><br>而且是给孩子留盏灯,让他在黑暗中能找到回家的路。<br><br><h3><b>第六,好的父母和时代,要允许弱者存在。</b></h3><br>我被孩子教育最深的一次是,他小学时有门考试很不理想。<br><br>我虽然嘴上说着没关系,但心里还是起了分别心。<br><br>孩子捕捉到我微妙的变化,半讨好半乖巧地对我说:“妈妈,你说我们班考了倒数第一的小孩,他妈妈会给他做好吃的吗?”<br><br>哎呀,这一句反问对我的震撼,不亚于远古时期的混沌第一次被凿通七窍。<br><br>是啊,那个班里考倒数的小孩,他妈妈一样每天接送他,每天陪伴他,每天给他做好吃的呀。 像爱英雄那样爱败者,要像爱强者那样爱弱者。<br><br>一个家庭也好,一个时代也好,败者和弱者能好好活着,才是真的好。<br><br><h3><b>第七,我们终其一生,是成为快乐的平凡人。</b></h3><br>我想每个农村出身的人,大概都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br><br>村上学习特别好的李雷和韩梅梅,研究生毕业后定居一线城市,挤在90平米的房子里,背负一身房贷车贷,还把父母从老家薅去帮忙带娃。<br><br>而村上学习不好的狗剩和翠花,吃苦打工受尽磨难,自己也在县城买了100多平米的房子,时不时买点肉菜回老家看看爸妈。 你站在“相”的角度,会觉得混在大城市里的李雷和韩梅梅是人生赢家。<br><br>但如果你破了相,就会发现李雷和韩梅梅、狗剩和翠花,其实都在吃苦。<br><br>他们都被困在各自的困境里,一边深夜恸哭,一边凌晨赶路。<br> 你站在“相”的角度,会觉得混在大城市里的李雷和韩梅梅是人生赢家。<br><br>但如果你破了相,就会发现李雷和韩梅梅、狗剩和翠花,其实都在吃苦。<br><br>他们都被困在各自的困境里,一边深夜恸哭,一边凌晨赶路。<br><br> 虽然他们才学、见识、能力、资源和人脉不同,但他们都是“人生实苦”的亲证者。<br><br>他们都要面临的功课,是如何在忙忙碌碌、蝇营狗苟中,得到快乐,习得平和,觅得心安。<br><br>站在上苍的视角上,人人不过刍狗。<br><br>站在历史的视角上,你我皆为尘埃。<br><br>所以,288分和688分看似区别很大,其实也没有那么大。<br><br>从人生究竟的角度,一切都是过眼云烟。<br><br>人生唯一要紧的事情,是像288分女孩的妈妈那样:<br><br>活在当下,接纳小孩,臣服一切,好好吃饭,好好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