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田书群</p><p class="ql-block">配文:陈淑萍</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6日,一年一度的荷花悄然绽放。受台风“蝴蝶”影响,十余天的强降雨让赏荷的行程一再受阻。今天,七位热爱生活的“仙女”终于相约出发,前往周立波故居共赴这场夏日之约。天公作美,原本细雨蒙蒙的清晨,竟在午后放晴,阳光洒落,为这场赏荷之旅添上一抹明媚。同行的还有一位“董永”般的帅哥,全程默默奉献,化身我们的御用摄影师。他不辞辛劳地为每位仙女捕捉最美的瞬间,几个小时的拍摄令人感动。更难得的是,拍摄只是开始,后期制作还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对眼力也是极大考验。感谢四哥的默默付出,他的作品精益求精,每一帧都堪称完美,难怪走到哪儿都深受喜爱。为这样一位才华与人品兼具的四哥,点一个大大的赞👍👍👍</p> <p class="ql-block">周立波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湖南省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依山傍水,环境清幽。纪念馆始建于2008年3月,同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此前,故居已于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成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2年更被中国作协授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p> <p class="ql-block">这座故居是一座典型的益阳山乡农舍,六缝五间,砖木结构,青瓦覆顶,古朴自然。它由周立波的祖父于清末修建而成,两厢为居所,堂屋居中,门前一池碧水倒映蓝天,屋后竹林茶山常年苍翠,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1908年8月9日,周立波便诞生于此,在这座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农舍中度过了十六个春秋,直至考入长沙市第一中学,踏上革命与文学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在东北创作出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后,周立波举家南迁,重返故乡。1954年冬与1962年冬,他两次回到清溪村,在老屋后的一间厢房中静心写作。那间书房,板壁为墙,木地板吱呀作响,老式书桌静默如初,宁波床旁花格窗外,翠竹与茶花相映成趣。如今,这间书房仍保留着原貌,仿佛作家只是短暂外出,随时可能归来。</p> <p class="ql-block">由于年久失修,周家老屋曾一度岌岌可危。幸得湖南省政府于2001年冬拨款修缮,力求“修旧如旧”,最大程度还原历史风貌。如今的故居占地1510平方米,建筑面积790平方米,共28间房屋,呈“三间两搭厢”的三合院形制,因地制宜,布局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馆内设有“周立波生平业绩陈列”与“故居复原陈列”两大展区,生动展现了这位人民作家一生为革命、为工农兵写作的光辉历程。展室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串联起周立波从求学到创作、从革命到归乡的艺术人生之路,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凭吊与瞻仰。</p> <p class="ql-block">荷花映水,文脉悠悠。周立波故居不仅是一处文学圣地,更是一方静谧的江南庭院。赏荷之余,漫步其间,仿佛能听见岁月低语,感受一位伟大作家与故乡山水之间绵延不绝的情感纽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