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山

昆 塔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故乡,住在故乡,沉浸在在故乡童年的记忆中。故乡往事如梦来,宗亲己不在,悲伤已满怀,想念已满怀。走亲访友回忆过往,还原历史,展望未来。这些天住在大伯家,上午下午晚上走访亲戚四邻。去了三伯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伯早年上过学读过书,是知识分子,受过冲击,以后在乡小学做教师。和父亲拜访他家,回忆往事倾诉别离之情。这几十年的经历,对人生的回顾与反思。三伯腿有疾,柱着一只单拐。他用知识分子的清高,不饮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让三伯母把菜端到他的房里,他对我说我们是知识分子,我们在一起吃。兄弟相见,他应该陪同父亲举杯互祝。但是他放不下知识分子的那份孤傲和对世俗的不屑。他强调他的知识分子的身份,这是他内心的崇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有两个儿子,子孙满堂。他们是农民,种田种地也做副业,家境相对比较好。这也是三伯心中的骄傲。陪他一起吃饭,他认为我是大学生,是知识分子,和他有共同的语言,一样的境界。 我在感受他,希望走进他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故乡的土地,是童年生活的地方,童年好友还在。 青年同学也有。本族的复是父亲上湖比革大的同班同学,青年时期有相同的经历,也是互相照应的伙伴。虽然没有见过他,但在以往父亲提及大学生活时提到他的名字和他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友相见父亲和他对饮。他的儿子在部队已经提干,他身着军装和他的父亲陪酒。是仪表堂堂的人才,准备转业回到家乡。后来他在市里某公司做总经理。都是故乡人,同族兄弟,几十年的情感,彼此关系很近。今日相见,明日又是分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鄂城老家,住大伯家多日。大伯年事已高,少有外出。父亲和五叔,带我和堂兄弟多人,要在故乡的土地上,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寻找往日的年轻足迹。著名的鄂城景点西山风景区就在一江之隔的对岸。过江对岸,游黄州西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鄂城蒲团,乘长途车,行至江边。走过干涸的河床,很长一段橙黄色的土地,嗯一只船泊在江边,是一条新船,船上还有木头的清香,这只船比小船大比大船小,船帮很高,从岸上上船弯着腰下到船舱里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在枯水季,水面不宽。不到10分钟已到江的对岸。过了江就是黄冈,也是黄州。西山是黄州所辖的著名风景区。下了船走过江滩往西山走还有一段路要走。春节是冬天,冬有冬寒,路面非常的干爽,风中有一股冬天的清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堂兄在西山景区售票口买了门票。走了一段长坡,散步走进去。边走边看,一草一木都是风景,一砖一瓦都是过往。从山下往山上看,从半山往远方看,冬日苍茫,江河如带。既然是名山名水,不知道从前父亲在年少时可曾游过西山,如果没有,也是首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往西山上走,处处是景。山是千百年,古寺已沧桑。碑石刻字,巨石雕花,雕刻的是一种梅花,古朴悠然,撕了一张纸,用铅笔将梅花一瓣拓扑下来。虽然不知道他的历史典故,也没有景区的人讲解历史由来。走马观花,信步而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说有点儿体乏,他和五叔就在附近慢慢走走,让我和堂兄几人自己去转转看看。虽然是春节,这一天来游西山的人并不多,比较稀散。前面有照相摊,堂兄提议我们照个合影,聚在一起,让照相的拍了一张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西山无风无雨,虽然是晴天,没有太阳,没有阳光,感受到西山的凝重。也许是岁月过往,故事太多,积聚在脑海,已经长成了一座山。过往皆是浮云,只有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经验教训,是非曲直,才有山一样的沉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里走访,既是相遇,也是告别。为踏上这片土地已经等待了几十年,与你匆匆相见,又要分别,这一别是几年,还是永远。山在水在,世界永恒,人生苦短,岁月已老。现在的时光即是快乐,现在的幸福就是团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什么可以铭记,有什么可以永久的留念。也许是文字,是图片,也许是回望,是记忆,是故事。历史的传承,在于信念,在于坚守,在于铭记在心里的历史,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讲述,在于我们心中的虔诚缅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存在,让历史告诉未来,告诉我们的下一代,下一代。传承的血脉,才是我们的根本,那就是山,像山一样存在千年万年,那就是江水,像江水一样奔腾汹涌,一路高歌,生生不息,千年万年不断,百世万世永不枯竭。一代一代人的传承坚守,就是生命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别西山,曾经藏在心中,仰望的地方。告别过往, 我们心心念念的,人物故事。往远看,那边是樊口,从这里眺望那边。脚下的堤岸,向这延伸,一直延续,江水源源流往下游,与历史相连,与未来相连。一段江河,一段历史,每一个拐角,每一个角落,都有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水边,站在堤岸,堂兄抬手指指那一边,古老的河岸绵延不绝,他说那是我们祖先为民奔走,殚精竭虑,夜以继日,修筑的堤坝,每一寸土地,都有他洒下的汗水,每一方土石,都是他钢铁般铸就的灵魂。天知地知,意志永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西山父亲和五叔没有在我们的合影里,纯粹是一个偶然。事已过往,与事无补。是我们年轻,事不周全。游西山,也许父亲和五叔力不从心,或是并无游山的兴趣,有没有另一种可能,父亲和五叔所思所想不在于山,不在于水,答案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和五叔是先行离开西山的,也许在他们心中人并未老,闯荡世界的人,雄心犹在,走江湖走四方。让年轻人做年轻人的事儿,让年轻人走年轻人自己的路。大千世界时世变幻,路有千万条,困难千万重,只有信念。是最宝贵的一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担心父亲和五叔走在哪里。五叔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陪伴和照顾父亲。他是一个朴实的人,也是一个信念坚定,有恒心的强者。后来父亲说他和五叔是先行返回的,走走看看,一路上也很顺利。虽然不比年轻人,但也感觉精神愉快,一切都还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乡是水乡,故乡的夜晚灯火明亮, 点燃的柴火,温暖呢寒冬的屋子,火光映耀在亲人的脸上。 围着火堆絮絮叨叨。堂兄堂弟年轻他们有力量,在堂兄家做家乡的糍粑。用家长的糯米珍珠亮晶晶热腾腾的一堆熟米,用圆木在石臼里,捣成糯米泥,做成糍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伯要把做好的糍粑让父亲带上。分别的日子又到了。老人有老人的心思,相聚难分别更难,难的是情感的割舍,不知道这一别是多久,是几年还是永远。岁月流逝,也将每一位亲人一天一天,一步一步,分离开。也将情感牵扯的遥远,越来越远,越来越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故乡鄂城的那天清晨,家族各家亲戚聚合在村口相送,往村口走,依依不舍的家乡路.,父亲和大家手紧紧相握不愿分开,同根同族,血脉永相连。我和父亲乘小船离开蒲团,频频挥手,再挥手,告别故乡,告别亲人。站在船上,父亲又像当年告别故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