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雪</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725535</p>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这个位于中国广东省的独特建筑群,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在当年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开平地区常常遭受洪涝和土匪的侵扰。为了保护家园,许多开平人选择在南洋做生意,赚了钱后回到家乡建造碉楼。据说最多的时候,开平有三千多栋碉楼!这些碉楼大多有四到五层,最高的一栋竟然有九层!顶楼通常供奉着家族的祖先牌位,碉楼不仅具有防洪涝的功能,还能抵御匪盗。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p> <p class="ql-block"> 开平立园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塘口镇赓华村,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的私人园林。开平立园以人名作园名,有“立树立人”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立园从1926年动工建设,1936年初步建成,占地约19600平方米,集传统园艺、西洋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其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是中国较为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名园,被誉为中国华侨园林一绝。</p> <p class="ql-block"> 在泮文、泮立等六幢别墅中间,建有一座碉楼—乐天楼。</p> <p class="ql-block"> 立园分为三部分:别墅区、大花园区、小花园区。三个区用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巧妙地用桥亭或通天回廊将三个区连成一体,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亭台楼榭,布局幽雅,独具匠心,令人有巧夺天工之感。</p> <p class="ql-block"> 马降龙碉楼群位于开平市百合镇,由黄氏家族始建于清朝末年。当时,由于社会动荡和匪患频发,村民为了保护家园安全,结合中国传统民居与西方建筑元素,建造了这些坚固耐用的碉楼。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逐渐成为当地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马降龙碉楼群共有6座碉楼和3座更楼,每栋建筑都展现了独特的设计风格。</p><p class="ql-block"> 马降龙村背靠百足山,面临潭江水,村中有保存完好的碉楼和西式别墅,像一串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古木修竹之间,翠竹扶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宛如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踏入自力村,一座座碉楼矗立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宛如一幅幅精美的油画。这里的碉楼多为私人建造,用于防御匪患和抵御自然灾害,每一座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 自力村的碉楼风格多样,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特点。如铭石楼,其外观融合了罗马柱、巴洛克式窗棂等元素,内部则设有防御性的射击孔和瞭望台,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巧妙结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自力村的碉楼有三种类型,瞭望用的更楼、集体防御用的众楼和集居住、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居庐。除更楼外,其他碉楼建筑沿袭了当地传统建筑的“三间两廊”风格。铭石楼是代表性建筑之一。该建筑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顶部中央为六角攒尖琉璃瓦凉亭,第六层正面筑有巴洛特山花,第五层前部是宽广的敞廊,四角是悬挑的角楼。</p> <p class="ql-block"> 站在高层的凉台上,放眼望去,水田与草坪交织,其间矗立着一栋栋碉楼,仿佛诉说着一种宁静而惬意的生活故事。</p>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开平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p> <p class="ql-block"> 顺德不仅美食名扬天下,园林建筑也不逊色,清晖园是中国十大名园、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是岭南园林的经典代表。</p> <p class="ql-block"> 走进清晖园,就仿佛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那独具匠心的园林布局,巧妙地将亭台楼阁、假山池塘、花草树木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卷,每走一步,都能看到不同的美景,让人应接不暇。</p> <p class="ql-block"> 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景致清雅优美,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清晖园的建筑风格极具岭南特色,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古人的智慧和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建于2002年的顺德顺峰山公园入口牌坊, 为亚洲最大牌坊,牌坊正反两面拱门之间有16条用大理石雕琢而成的龙柱,单条重量就达25吨,其规模之大,造型之雄伟,图案之华丽,石艺之精湛均为国内外所罕见,因此享有中华第一牌坊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牌坊正面中间的拱洞上书“顺峰山公园”五个大字,北面则写着“顺峰揽胜”四个字。牌坊上的花板无论大小都有雕饰,弧形门洞的两端都以青石鳌鱼头作为点缀,古朴之中又显出祥和高贵。</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神步山上的青云塔,建于1602年(明朝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顺德是被联合国认定的“世界美食之都”,是吃货的天堂。双皮奶的温柔,鱼生的灵动,桑拿牛蛙的火辣,味蕾在这里被重新激活。</p>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位于广州市。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落成,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是广东各城市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其建造目的是为了陈氏宗族的子弟,方便他们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一个临时的住所。陈家祠堂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的“三雕二塑一铸一画”即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及彩绘壁画等建筑装饰的高超技艺。同时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所在地,在里面可以看到彩瓷、牙雕刻、粤绣等手艺精湛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祠前的壁间有六幅画卷式的大型砖雕,每幅砖雕长达4米,是用一块一块的青砖雕刻好了以后再连接成一体的,立体、多层次的画面里有神话传说、山水园林、花果禽兽、钟鼎彝铭等等。</p> <p class="ql-block"> 聚贤堂位于陈家祠堂主体建筑的中心,作为建筑的中进主殿,聚贤堂是建筑群中最大、最深的建筑。屋顶上的陶塑瓦脊长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广东石湾陶塑商号文如璧的作品,是已知岭南祠堂建筑中最大、最为繁复的脊饰。</p>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正门的两扇大门高5米、宽1.2米,大门上有一对高达4 米的大型彩绘门神</p>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最吸引人之处还是屋檐上那些精美的雕梁画栋,精雕细琢的雕塑艺术品,堪称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的经典之作。每座房子从柱基到瓦脊全部缀满了石雕、砖雕、木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琳琅满目。他们的题材都是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地方风物,造型生动、色彩丰富、用材讲究、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p> <p class="ql-block"> 木雕在陈家祠堂是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种建筑装饰。陈家祠堂室内的屏门挡中、龛罩、花罩、梁架、坨墩、斗拱、檐板、雀替等,广泛采用了木雕装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