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天不打 上房揭瓦,是说小孩们淘气,不过胡同里的孩子没上过房的不多,也都是瞞着大人偷着上,一是危险二是怕把房踩坏了,但是房顶的诱惑总是吸引小孩们,我小时候也偷着上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多少人是掏裆学的骑车,九零后可能就少了,现在小自行车样式也不少,五六十年代都是28大扛人小车大只能这么骑,差不多还都是偷着学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过去胡同里的孩子差不多都在这简陋的条件下打过乒乓球,61年中国举办了第26届世乒赛并夺得冠军,估计这也起到了推广作用,小孩们也都学着玩,找个稍平点的地面就能玩找几块砖就是网子,拍子也就是三合板,那时条件也差,不像现在小区里都有不少案子,可是现在小区这么好的条件,除了几个老头老太太玩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玩的人都是七十上下,按年龄推算还是当年那代孩子们,只不过他们都老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夏天又听到蝉鸣了,北京人叫季鸟儿,过去小孩们弄根竹竿上面抹点胶(都是自己熬的)去粘季鸟,现在季鸟好像比过去少了,蜻蜓也少了,但水妞在树干上常看到,再过多少年后的孩子们他们还会知道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厐各庄的西瓜”,过去走街串巷的马车卖西瓜,胡同里也常看到,现在吆喝的就悬了,是不是难说了,捡好的说,那卖豆付丝的都说是高碑店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能看懂这个且经历过的应该也不年轻了,以前不单冬天取暖,就是炎热的夏天也得生炉子烧水做饭呀,火灭了或生炉子找邻居家换块煤就省事了,有时忙不过来打发孩子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想起了小时候冬天胡同里的烟火气,那缕缕炊烟里有煤和木柴的味道、那屋檐下的冰溜子、那废弃了的水缸、那码好的蜂窝煤、那些个开春再种的花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上学要穿过几条胡同,大大小小的胡同里有无数形式不的宅门,从广亮大门到随墙门都有,那时也不懂,但有的大门从来也看不见开着,就总有一种神秘感,老想看看里边什么样,於是就扒门缝往里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过去在胡同里还可以看到有的大宅门门前有上马石下马石,还有栓马桩有的墙壁上还有栓马洞,这是因为古时人都骑马或坐轿为了上下方便,据说上马石源于秦汉时期,这栓马桩就相当于现在的停车位,人家骑马来了总得有栓马的地方,不过现在可能很难见到了,有的比较老的府邸可能还保留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讲故事,望着夏夜的星空月亮里真的有广寒宫吗?真的有牛郎织女吗?不过那时天上的星星可比现在多真是满天星斗,现在看不到几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