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五一”北京游记之故宫内廷三大宫、御花园(中)

春华秋实(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完外朝三大殿,随同其他游客来到乾清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后的区域是帝、后寝宫以及嫔妃、皇子等居住的生活区域,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己门(方位为西南方),在清代是皇帝“御门听政”处理日常政务的重要场所。乾清门前的一对鎏金狮子,耳朵下垂,眼睛半睁半闭,象征着它们在皇帝身边只有忠心护驾的份,不能探听任何朝廷的机密。主要目的是警告后宫的嫔妃们,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守好自己的本分,不要探听或打听不该知道的事情,不得干预朝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过乾清门,来到乾清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乾清宫是故宫内廷后三宫之首,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为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政务处理场所。明末的三大疑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均发生在乾清宫。乾清宫作为帝王寝宫,见证了皇宫里的明争暗斗和王朝更迭的悲壮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罢乾清宫简介,来到交泰殿处,只见简介上这样写到:交泰殿,原名中圆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在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交泰殿,殿名出自《周易》“乾坤交泰”,意为天地相交,阴阳协和。清嘉庆二年(1797年)因乾清宫失火殃及此处重建。清代皇后在千秋(皇后生日)、元旦(春节)、冬至三大节于此接受朝贺,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将二十五方宝玺存放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交泰殿往北走不远便是坤宁宫,是明代皇后寝宫,又称“中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坤宁宫与前面的乾清宫,分别为传统意义上的帝、后寝宫,“乾清”、“坤宁”寓意天清地宁,即天高明、地坤后。它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多次重修。现在坤宁宫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沈阳)清宁宫改建后的样式,门不居中而偏东侧,成为有满族特色的“口袋房”。清康熙时将东侧两间作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绪三帝以及逊帝溥仪均在此举行大婚仪式。自雍正以后,皇后不再住在这里,坤宁宫成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完坤宁宫,我们随人流从坤宁门出来(坤宁门是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的坤宁宫的后门),来到了御花园,这是专供皇帝和后妃们休息、游玩的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月(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明代称为“宫后宛”,清代改称“御花园”,现在保留的仍是初建时的基本格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到园内后,我们不再跟随其他游客,同爱人看哪里有人流,就往哪里去,有时候我们四处寻景。不愧为过去皇家的私家园林,整个园林布局合理,以座落于紫禁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钦安殿为中心,向四周铺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著名的景观千秋亭和万春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西对称造型独特,上圆下方,四面出抱厦,组成十字形平面的多角亭,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游览中我们看到,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园中奇石罗布古木葱郁,古柏藤萝皆有上百年树龄,每一处景点都显得情趣盎然;彩色的路面古朴别致,甬路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不同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游览一阵后,顺着坤宁门右边的琼苑西门,来到西六宫,在看过储秀宫(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并生下同治皇帝,末代皇后婉容曾居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翊坤宫(明清时为嫔妃居所)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见除了宫门大门敞开外,内院居所的门都处在封闭中,游人也较少,见没有什么看头,仅留下了“到此一游”的过程,于是我和爱人又原路返回御花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已经游览快两个小时了,感觉有点累,我们休息了一会,经过天一门、承光门、顺贞门于上午10.20分,从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出来,结束了北京紫禁城的游览。神武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420年),时称“玄武门”(取北方玄武神之意)。清康熙年间重建时,为避康熙玄烨名讳而改称“神武门”。明清皇后祭祀先蚕坛时,由神武门正门出入。清代选秀女时,待选的秀女由神武偏门进出。当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杀入紫禁城时,明朝第十六代皇帝崇祯(朱由检),就是由此门前往煤山(现在的景山公园)上吊自缢的。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即由此门离开。神武门正门上方的“故宫博物院”五个大字是由现代文学家、诗人郭沫若题写的。从门内出来一眼望去,神武门外宽50多米的护城河水(金水河)绿滢清澈,平静如镜,碰巧还能看到在水中游曳的野鸟和鱼儿,由此可见环境保护是很好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览的团队,已陆续从神武门出来,聚齐在故宫北广场上。上午11点多钟,我们离开故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午在什刹海附近一“老北京炸酱面”饭店午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