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眼风景

铁匠

<p class="ql-block">  到一处好的景区看什么?无非两种愿望,一是看舒心;一是看文化。</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把文化放在第二呢?</p><p class="ql-block"> 因为初衷都是奔风景去的!所谓好的风景就是舒心,让人解忧消愁;在解忧消愁之后或之中慢慢地或豁然惊觉它的独特内涵,就跨越到文化层层面了。当然,也有奔着文化去的。文化是有层次的!</p><p class="ql-block"> 南旱河杏石口路桥头,有牌文介绍南旱河的一切内容。站在桥上南望,清水一线南下,清澈见鱼,两岸青草花木搭配自然,可谓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几处横跨河道桥倒也没有横煞整体风景,婉转过亲水走廊才显示出这条河的主题。这不仅让观者顿然感觉放了——“滨水绿廊”的用意。</p><p class="ql-block"> 水里有鱼有鸭,滨水绿廊有三五成群的女士弄姿拍照,自然有花花绿绿,但也有几分灵动;河中一条驳动的小船,倒映在水中船工的红马甲倒是添加了亮点,悠然想起舟在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走进了一看——嚯!那船居然是货物包装箱钉扎而成的漂浮物,却也能承载两个中年男人重量,他们与河中鸭群畅游,也真是增添的主要的鲜活;岸上的人到成了附属或从属。因为只有经常在这里生活或工作的人与物才是主角!</p><p class="ql-block"> 即便水是过客,但是谁又把它列为配角呢?滨水绿廊这个时尚又梦幻的名字,在五六年只前就出现在京城水道治理方案中,其中肯定有设计者的心血,到实施成果,的确也经历了人类许多不可逆的灾难。一旦形成了,便是景观,也就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几经滨水绿廊上下跳跃攀缘几次后,抬头猛然看见一座廊桥,顿时错愕——廊字在旱河尽头呈现。</p><p class="ql-block"> 此廊桥不是康桥,也没有康桥那样的模糊不清,也绝非蓝桥的古老与多用,但这里的确别具一格!</p><p class="ql-block"> 一条河没岔,两条河相交便生出三岔口,绝非算数中必得的四;即便是渡槽飞跃,连三岔口都没得叫了。</p><p class="ql-block"> 此廊处在三岔河口,自然的视觉豁然宽阔自然,东西两岸的名胜古亭与城台建筑与廊桥相互辉映,即便他们是仿建,初次到访者多少疑惑到了明清王家后院,即是不能步入其内,远望,都是一个镜像的,你找不到明显界限的………</p><p class="ql-block"> 滨水绿廊好啊!好就好在廊桥,可三望风水:北望清流,西望金水,南边不远可见人间烟火,自西向东乃二合为一的永引渠了,还有远处那个标志性电视塔;若没有廊桥,永引渠岂不抢占了旱河的风头!</p><p class="ql-block"> 幸好河边没有再设门禁,尚且属于公共空间,否则,只能望之兴叹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