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付兆辉

<p class="ql-block">走在街头巷尾的商业圈里,时不时会有小商小贩们的叫卖声响于耳畔:热乎的煎饼、大果子(油条)、麻花、豆腐脑啦,刚开园的鲜瓜啦,不甜不要钱,烤地瓜、烤土豆、烤苞米啦……这些多年来循环播放的广告词,奏响了市井里常见的生活乐章,让人们于晨风轻吹或晚风习习中,放慢人生海海匆匆的脚步,把节奏调到舒缓而轻松的频段,用心去感觉生活的惬意和美好。</p> <p class="ql-block">因“车邻”而赠</p><p class="ql-block">周末,透过窗子往楼下看,在路的另一侧楼的拐角处,不知道什么时候竖起了一顶红色的四角遮阳棚。经过多天的观察,发现一对和睦的小夫妻在那里经营了一个便民早餐部,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悄悄地来,八点多就悄悄地走了。从来没听到他们的吆喝声,或许怕打断了正在睡早觉的人的美梦。地处三个小区出行要塞之地,加之夫妻的热情,食品的新鲜,桌椅的干净,再有那现点现做、从油锅里捞出冒着油泡的食品散发出来的香气,还是让很多人在这里被自己的味蕾出卖。</p> <p class="ql-block">一次早上外出归来早,闻香而将车停在早餐部前,点了自己想吃的食品准备打包回家,眼尖的店主一下子看到我们的车牌号,对妻子说出了我们车停在地下车库中的库位号,正好和她家的车挨着。店主因为俩家车有"车邻"这层关系,在结账时执意少收了一碗豆腐脑的钱。钱虽然不多,但这单却做了赔钱买卖,于我属于"惠上惠"了。这种质朴和真诚,让我们很感动。细思之,能在竞争激烈的餐饮业把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以舍为得而不铢锱必较,无意或有意中给顾客们购物情绪价值,这也许是刚刚支起路边摊,就能成为人们打卡地的流量密码。</p> <p class="ql-block">因“好奇”而吃</p><p class="ql-block">我没有早起的习惯,偶尔去逛逛与自家小区一道之隔的家乡里最大的早市,那也是在妻子软磨硬泡中搅黄我的“回笼觉”后,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家庭地位而"欣然”前往的。早晨六点多钟去早市的时候,偌大的市场里早就人头攒动了,尤其时节进入六、七月,家乡各类地产果蔬陆续上市,顶花带刺的黄瓜、带着露珠的叶菜、沾着泥土的土豆,摆起的小摊布满整个早市几条街路,摊主推介声、讨价还价声、扫码收款声不绝于耳,似乎找到了以前赶大集的感觉。我逛早市没有明确的购物目的,主要是以绿叶衬托出家中领导这朵红花,妻子买啥我付款,然后当好妻子的“挑山工”。</p> <p class="ql-block">闲逛之间,瞥见一个馄饨摊生意异常火爆,热汤热气热馄饨里散发出葱碎、芫荽和辣椒油的混香,妻子也因这独特的香味而停下了脚步,我们不约而同有了吃的欲望,遂买了两碗加入吃客的行列。或许是我们习惯于吃比较软烂的食物,稍稍有点硬的馄饨皮,还是影响了真实的品尝效果,从吃的角度没有达到心理。但抛弃世俗杂音,或进入独坐幽篁里的意境,或边吃边看熙熙攘攘的人群,或抬头漫看天上云卷云舒,还真是别有一番吃味在心头。那家馄饨摊与我们没有了后会有期,不过那次随众而吃、好奇而试的经历,却成了生活的阅历和思考,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因“大意”而窘</p><p class="ql-block">多年前在家乡工作时,饭后有到附近公园遛弯的习惯。有一次,晚饭吃得比较早,自然去公园的时间也就提了前,在里面玩的时间也相对长了点,而又偶然遇到当年同窗同舍的老七夫妇,不自觉多走了几圈。夜渐深,暮已沉,此时胃里的东西也消化得所剩无几,不能说饥肠辘辘,却也饿意来袭,老七的提议正合了大家想撸肉串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公园东北角向北而行,百余米后便来到了全市人气最旺的室外烧烤大排档。老板赶忙给找了个空余位子,大家点了各自喜欢吃的东西,在醉人的夜色中品着满口生香的东北大串,喝着地产的冰峰啤酒,微蘸着海阔天空地闲聊着。酒足串饱后,老七积极主动结账,可手伸到兜里后的表情,让我们猜到了因为是出门遛弯,身上没有带着纸币“大票”。于是你翻你的兜、我翻我的口袋,终于以众多“小票"凑够了这顿串钱。那次以后,我一直记着老爸对我说过的话:穷家富路,以备不时之需。老话还是有老道理的,打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出门时妻子都不忘往我的兜里装些"票子”。</p> <p class="ql-block">不是人生中所有的经历都会储存于脑海记忆的芯片里,但那些有所悟有所感有所获的桢桢过往还是会让人记忆犹新的,就如同人生不同时段路边摊经历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注:照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