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揭阳榕城,品赏岭南古韵

博爱老刘

离开汕头,从粤东江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乘公交车前往揭阳。 车上看到路边有一所【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揭阳历史文化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设揭阳戍所于揭岭之阳,建置揭阳县,因揭阳岭而得名,管辖现潮汕、梅州和漳州南部等地,隶属南海郡。 <p class="ql-block">揭阳榕城建于南宋绍兴十年,千年岭南水乡风情,古迹自然交融。进贤门、学宫、城隍庙、青狮景区、双峰寺,每一处都是时光印记。</p><p class="ql-block">漫步揭阳榕城,品赏岭南古韵。</p> <p class="ql-block">到达榕城大桥,恰逢古城【城隍庙伯府大人巡游】庙会。公交车需绕道,我们觉得巧遇庙会,下车步行进城,说不定会遇上巡游。</p> 我们根据导航,从基督会真理堂旁边穿到天福路。 到达天福路正巧遇上【城隍庙伯府大人出巡】<div>一年一度的城隍庙会是揭阳古城人气最旺的一项民俗活动。</div> <p class="ql-block">【城隍庙伯府大人出巡】路线:</p><p class="ql-block">城隍庙出发,进进贤门,前行下围乡,沿榕华大道向榕湖路,经进贤大道五七桥头抵达新群饭店,继续前行至天福东路,在榕华大道天福红绿灯转弯,驶入天福路,再经北环城路返回进贤门城楼,最后回到城隍庙。</p><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天福路时,正好遇上。</p> 天福路两边里三层外三层。<div>男女老幼倾城而出怀着虔诚之心沿途恭迎圣驾,祈求新的一年万事顺遂四季平安,财丁兴旺。</div> 巡游队伍礼炮队开路,礼炮齐放,礼花飞溅, 【许成高文化艺术研究院】的锣鼓队表演盛世鼓鸣。 【杨永武青狮队】青狮跃动, 龙腾翻滚, 青狮、舞龙、英歌舞等轮番上阵。 【英歌舞】俗称唱英歌、扣英歌,又称因歌、秧歌、莺歌,,是流行于广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及福建漳州等地区的一种糅合南派武术、戏‮等剧‬地方艺术‬的民间广场舞蹈。<br> 【英歌舞】起源古代傩舞祭祀仪式,<div>宋明时期融合秧歌、戏曲及《水浒传》故事元素逐渐定型,</div><div>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iv> 【英歌舞】分为前棚、中棚、后棚:<div>前棚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相互对击,在大锣伴奏下边打边旋转,图阵变化复杂,节奏鲜明,动作强劲有力,情绪热烈 。</div><div>中棚是小戏、杂耍、武术等表演。</div><div>后棚以武术为主,有打布马压轴戏。</div> 【英歌舞】发展历程体现了潮汕文化与中原文明的交融。‌ <p class="ql-block">彩旗、五丰旗、民乐汉服等民俗表演队伍也接连出场。</p><p class="ql-block">我挤进去大饱眼福后,方拉著行李找酒店。</p> 我们下榻天主堂隔壁月牙湾商务公寓。 <div>【揭阳天主教堂】始建于光绪十一年,由法籍丁热力神父在榕城传教所建,位于榕城天福市一条小巷,由教友黄源科捐献土地,最初名字是“道原斋”。<br></div> 法籍梅志远神父接任,在周围建立了女修院、道原小学和育婴堂等设施。 1922年,法籍娄若望神父主持扩建,扩建后教堂哥特式建筑, <div>主体两层,钟楼五层,<br></div> 正式命名【圣弥额尔堂】 【感恩祭典】 圣经故事 走出小巷,天福路有座【古榕武庙】 【古榕武庙】又称北门关帝庙,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div>古榕武庙坐北朝南,结构为三间三进四合院布局,分为前厅、中厅、拜亭以及正殿。<br></div> 前厅门顶嵌【古榕武庙】金匾。<div>山门对联:</div><div>英雄几见称夫子,</div><div>豪杰如斯乃圣人。</div><div>是对关羽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评价。<br></div> 庙内木雕藻井是潮汕古建筑木雕艺术精品, 前厅、拜亭梁架木雕,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前厅顶部,雕镂八卦形藻井,题材有三国故事、海族与农耕生活、镂空蟹篓、工夫茶具、南狮等, 采用浮雕、圆雕、通雕等工艺。 【威宣南海】巨匾由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指令内阁书写雕刻。<div>庙内有四副楹联:<div>1.志在春秋功在汉,</div><div>忠同日月义同天。</div><div>2.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div><div>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div><div>3.从真英雄起家直参圣贤之位,</div><div>是大将军得度再现帝王之身。</div><div>4.秉烛岂避嫌斯夜一心在汉室,</div><div>华容非报德此时两眼已无曹。</div></div> 正殿中间供奉着关帝文武身塑像,左周仓,右关平。墙上有描绘关公故事的壁画,雕刻有“桃园三结义”等题材的人物画。 东边祀福德老爷,西边祀花公花妈。 【关帝庙】钟鼓 <div>中厅两边墙壁嵌有石碑记载历次重修中捐款者姓名。</div><div>东廊壁上嵌有清代福建巡抚丁日昌请慈禧、光绪为该庙颁赐碑记。<br></div> 东西走廊各有一组人物瓷屏,东为二十四孝,西为十八地狱。 <div>【武庙戏台】是揭阳第一座戏台,与清代揭西县棉湖保生大帝庙戏台,合称揭阳庙宇戏台“双绝”。<br></div>戏台歇山顶,正中挂人鉴匾额,左右侧木雕戏屏,顶脊饰嵌瓷双凤朝牡丹,脊头饰灰泥彩塑猛将结阵。<div>台柱对联:</div><div>戏台演出,形色声容皆俱;</div><div>历代金鉴,男女老少齐观。</div> 距离关帝庙不远的新兴北路有一座【福德古庙】<div>供奉福德正神,也就是土地爷,这是潮汕地区一种传统信仰。</div> 与福德古庙并排的是揭阳市基督教会【世光堂】 【世光堂】巧妙融合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秉持基督教中国化理念,以竹简与书卷为设计灵感,简洁优雅,色调柔和,与揭阳书画之乡人文特质相呼应,展现出岭南建筑独特的和谐美,是传统与现代深度融合的典范。<div>【世光堂】是潮汕重要宗教文化地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br></div> 画师正在【世光堂】制作大型壁画, 展示揭阳【书画之乡】人文特质。 世光堂可步行至进贤门<div>【进贤门】始建于明天启元年,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沧桑变迁。进贤门因通抵学宫,有增进贤士之意,故名。</div> <div>【进贤门】风格独特,古朴大方:</div><div>下层瓮城门壮丽堂皇;</div><div>中层城楼巍峨,三进五间方形楼阁,南北有门亭,四周起翘;</div><div>上层八角亭阁,八角攒尖琉璃顶。</div> 明清时进贤门为击析施更场所,<div>每当晨曦初现,报晓号随风悠荡,驱散朝雾,迎来霞晖,声闻全城,自有一番韵味,誉为【礁楼晓角】,是揭阳八景一绝。</div> 揭阳有【海滨邹鲁】美誉,南宋置县以来,科举蝉联,乡贤滚滚相望,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进士的有百余人。<div>为使文运连旺不衰,明代天启元年,时任知县曾应瑞应乡贤郭之奇、黄奇遇请求,在古榕城北门和东门之间增辟了进贤门。</div> 早年揭阳地方官赴任都要从进贤门走过,然后拜学宫,拜城隍,才去上任,取个好意头。 揭阳男女嫁娶、学生升学、做生意,都要到进贤门兜一圈,意头是“妻贤子惠、学子高中和生意兴隆”,习俗保持至今。 进贤门直通【学宫文化广场】<div>学宫文化广场主要包括仿古牌坊、宋文化柱、文化书卷、杏坛春意等,彰显儒家文化特色,突出潮汕传统民俗风情,是运用潮汕特色建筑语言诠释揭阳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名片。</div> 【仿古牌坊】雕刻精细,严谨大方,图案对称,祥和高贵; 广场中轴线上的【杏坛】仿照北京天坛汉白玉栏杆,坛上立三圣雕像。 【三圣雕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div>儒学创始人至圣先师孔子,面部慈祥,目光柔和,形神俱佳。</div><div>孔子弟子仲由,背剑匣而立,以武将形象出现。</div><div>孔子得意弟子颜回,手持竹简,以文人形象出现,尊为复圣。<br></div> 戏台上【古榕树】盘根错节,年代久远,奉为【神树】 【学前灵泉】 杏坛两排12根宋文化柱、文化书卷,<div>文化书卷刻论语片语,展现孔子文化内涵;</div><div>在花草树木映衬下,充满强烈的韵律感和神圣感。</div> 【揭阳学宫】又称孔庙、文庙、红学。初创于宋,清重修。<div>主要建筑有照壁、棂星门、泮桥、泮池、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等。<div>【棂星门】纯石结构,五根石柱间隔为三门,柱顶端为宝顶,两侧皆为云枋龙首。<br></div></div> 照壁【太和元气匾】落款楚人杨芷书<div>太和元气匾</div><div>象征儒家学说永恒崇高,</div><div>太和,</div><div>象征阴阳二气和谐交融对立统一,</div><div>元气,</div><div>代表天地万物原始构成要素。</div> 【太和元气匾】屹立学宫,象征儒学如同天地宇宙运转,循环不息,永存不衰,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 【泮池】两侧门通左右建筑,右为金声门,左为玉振门。<div>过泮桥【大成门】屋脊正中置一蓝色宝瓶,左右各塑一鳖鱼吻脊,取“保境平安”之意。<br></div> <div>大成门两边是名宦祠与乡贤祠。<br></div><div>【名宦祠与乡贤祠】是中国古代地方祭祀体系重要组成,可追溯至汉代祭祀先贤传统,经宋元发展,明代形成制度化格局。</div><div>二者常在学宫旁分立而建,成为地方教化与文脉传承的载体。</div> 【名宦祠】用于纪念有德政的外籍官员, <div>【乡贤祠】供奉本地贤达。</div> 从大成门跨过天井是【大成殿】<div>四周门、廊、庑循序渐进,竭力突出主轴大成殿。</div> 【大成殿】面阔五开间,正前方设御道石。<div>【御道石】不设踏垛,对先师远远瞻仰,表达尊重。</div> 【大成殿】悬挂历代御颁匾额:<div>万世师表、生民未有、圣集大成、与天地共参等。</div> 正殿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div>左设复圣颜子、宗圣曾子,</div><div>右设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div><div>圣殿前左右列十二尊先哲。</div> 大成殿前天井两侧【东西庑】始建于明正统六年,原为供祀继承发掘孔子儒家学说而较有成就的历代先儒牌位。 西庑现辟为【揭阳出土文物展览】 介绍在揭阳境内出土的自原始社会到近代的各种文物。 <div>东庑现辟为【孔子儒学展览】和科举考试展览。</div> 【大哉孔子展览】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 【大哉孔子】前言 【孔子一生】 孔子研《周易》 【论语】<div>【易经】</div> 圣迹图<div>【圣坛礼乐】</div> 【圣坛讲学】 【六艺之“御”】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著名弟子简表】 【东西斋】是东西庑的延伸建筑,把大成殿、崇圣祠形成封闭式庭院建筑,寓意孔子弟子众多,儒家学说源远流长。 【崇圣祠】<div>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三次抵达揭阳,下榻崇圣祠办公,开展革命活动,点燃革命火种,对潮汕地区革命斗争有深远影响。</div> 崇圣祠辟为【周恩来在揭阳】展览馆 走进展馆,<div>【周恩来塑像】巍巍伫立,神情坚毅,目光炯炯有神。</div> 【第一次东征在揭阳】 【第二次东征在揭阳】 率领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途径揭阳 【第三次东征在揭阳】 石刻标语 硝烟早已散尽,揭阳学宫崇圣祠前【侵华日军飞机轰炸时落弹点】和大成殿门口被弹片擦伤的石柱上,触摸到历史痕迹。 揭阳诗人东篱香【调寄〈江城子〉】赞孔庙:<br>崇阶玉殿焕辉煌,转庑廊,仰祠堂,瑞霭氤瘟,飞凤逐翔凰;锦鲤文鳌争活跃,云化彩,日升光。<br>海滨邹鲁称名邦,水共山,气泱泱,人杰地灵,华国有文章。几度沧桑都过尽,添绿树,护红墙。<br> 【尊经阁】 【孔子廉政思想】 【古代廉政事迹拾零】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杨政拒金】 【儒家学派发展大系】 联合国设立【孔子教育奖】 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世界各地孔学院分布】 【消失的行业】 代写书信<div>摆渡</div><div>打石刻字</div> 拉大锯<div>卖咸酸</div><div>修理钢笔</div><div>流动烟摊</div> 传呼机<div>阉鸡佬</div><div>朩履</div> 补镬<div>染衫染布</div> 面包佬<div>打铁铺</div><div>单车行</div> 铲刀磨铰剪<div>卖布</div><div>油帽</div> 【中国孝文化图解】 揭阳宫主要建筑 【揭阳历代进士表】(一) 【揭阳历代进士表】(二) 【忠孝祠】 明伦堂壁展:<div>【用优秀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div> 【明伦堂】<div>“书香揭阳”大讲堂</div> 【文昌阁】 【揭阳学宫邮局】 【城隍庙】建于宋绍兴十年,明洪武二年县丞许德重建。 【揭阳城隍庙】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本地传统工艺特色。主体为木石承载结构,力学结构科学严谨,防震性能高,历经明代以来几十次地震,巍然不动,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揭阳城隍庙】为悬山顶,七架梁与金柱之间用三升斗拱垫架,大殿之间连接,梅花金柱, 庙内栋梁间装饰,雕刻刀法简洁明快,浑雄遒健。 大殿正中供奉城隍公,彰善惩恶,护卫邦国,<div>殿下设注福、判官、注禄、彰善、三官爷、注生娘等诸神牌位,协助城隍神彰善惩恶。</div> 【右将军】 【左将军】 【鼓楼】 【钟楼】 <div>城隍庙隔壁【揭阳雷神庙】比城隍庙级别高,建筑高,两庙有小门相通。</div><div>雷神庙建筑精美,石雕、木雕、泥塑、嵌瓷等装饰工艺尤为精湛,堪称潮汕仿古建筑的经典之作。<br></div> <p class="ql-block">进入天井,香炉写着“五雷元帅”,</p><p class="ql-block">大殿高挂【雷神殿】匾额,</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高挂4方金匾:</p><p class="ql-block">威灵显赫、神明普佑、</p><p class="ql-block">耕云、种雨,</p><p class="ql-block">石柱有两副对联</p><p class="ql-block">1.圣火奉承自骊塘八百年庙宇,</p><p class="ql-block">威灵昭显于揭郡五千里河山。</p><p class="ql-block">2.四壁氤氲雷福泽,</p><p class="ql-block">一声霹雳显神威。</p><p class="ql-block">雷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端坐中间,近身立二侍者,</p><p class="ql-block">偏厅配祀风伯、雨师、雷使、电母</p> 庙中随处可见的金漆木雕,将雷神庙装饰得金碧辉煌。 <div>屋角泥塑宛如神兵天降,神态各异。<br></div> 人物表情英气逼人,充满正义与庄严,<div>动作生动有力,衣纹流畅自然,</div><div>能感受到惩恶扬善、济世救民的强大力量。</div> 雷神庙后建【龙起书院】 雷神信仰在揭阳古已有之且方兴未艾,构成一道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风景线。雷神本属自然神,在远古时代,先民对雷的崇拜,超过其他任何天象,人们把雷看作起动万物苏生,主宰万物生长的神,是人类希望之所在。 漫步古城,历史上形成的古城格局基本完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古民居群特色突出。 历经宋、元、明、清和近现代,历史形成的“东朝西市”城市布局形态和由西马路、打铜街、中山路、店马路、韩祠路、北马路等街道构成的纵横交差的“丁”字型路网格局尚存, 城区基本保存着传统的尺度空间,环城路环绕东、南、西、北,让旧城区相对完整。 岭南传统“骑楼”街区和具有一定规模的明清古民居群,经过历史洗刷积淀,保存完好。 【曾广武龙狮武术馆】 【红桃裸体验馆】 中山路骑楼街风格独特,沿街建筑样式中西合璧,林立的商铺散发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繁荣的商业文化气息, 在短短760多米街路上,曾矗立着13座记载着明清时期古城辉煌历史的牌坊,凸显其文化内涵。 【新马路】【思贤路】等沿街骑楼、祠堂、庙宇、府第、庭院等建筑物鳞次栉比,交相辉映,集中体现了市井百姓生活状态。 【思贤路】说媒大叔 【禁城】(也称“金城”)为昔时之县衙,后曾作监狱、考院、中山公园等,始建于元代至正十二年。 揭阳县衙,明清时期称金城,因为揭阳县衙在元、明两朝其围墙使用石条垒砌和贝灰夯实起来,坚固若金城汤池,故有金城之称。明末把县衙【金城榕色】列为一景,并以此赋诗。 <div>我们从中山路兜到青狮文化景区。</div> 【‌青狮文化景区】位于榕城区望江北路南门南滘桥,西接南北滘河古溪,东邻骑楼老街,古巷贯穿腹地, 在历史熏陶下,名胜古迹、传说故事萦绕之中,榕城南滘是揭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狮的发源地。 <div>【榕城南滘】是榕城历史地标,以水乡风貌著称,素有水上莲花之称。保存明清时期南滘桥、牛屎滘桥等五座石拱桥,串联南北河沿岸街巷,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岭南水城景观。是中央电视台城市宣传片《揭阳请柬》取景地。</div> 数百年的古树与古溪交相辉映,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梦里水乡】位于榕城南滘, <div>古榕城江河密布,玉滘溪沟渠相通。<br></div> 【玉滘溪】泛舟梦里水乡:<div>城中竹树多依水,</div><div>市上人家半系船。</div> <div>坐船细品古城慢时光:<br></div>开窗借看邻家月,<div>绕道常呼市上船。</div> 【大关桥】 <div>【中昊桥】<br></div> 南窖椿桂坊东桥头西榕荫下,坐西朝东有座【姑母宫】。 【姑母宫】古称塔宫、二圣古庙,始建于明代,清代曾经修缮,民国又再重修,迄今有370多年的历史。 <div><div>【姑母宫】为三山门前座、天井拜亭、大厅和后座。<br>大厅和后座装饰木雕,见其刀法流畅,造型朴素典雅,与城隍庙有共同之处。<br></div></div> 屋脊与院墙嵌瓷图案,屋顶盖琉璃瓦。 龙虎图案栩栩如生。 【姑母宫】木结构,墙体三合土夯筑,墙尾砌砖,墙面越高越薄,有很好防震措施,相沿370多年,几经地震、台风袭击,屋架和墙壁仍保存完整。 【钓鳌仙迹】 <div>【钓鳌仙迹】因唐代吕洞宾题诗"垂钩直下钓金鳌"传说得名,承载揭阳水乡文化及行彩桥民俗。</div><div></div> 玉滘溪两侧留存古“踏头”、滘墘街等历史街巷,以及杨氏家庙(清代“四点金”建筑)、姑母宫等古建。一棵细叶榕树已300多年历史。构成一条【文化长廊】<div>沿河漫步休闲放松、路边茶肆品茶听歌。</div> 【丁氏光禄公祠】,是清代洋务派实干家丁日昌旧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光绪四年,是集祭祀、起居、藏书、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建筑群,维修中。 【林德镛故居】<div>林德镛(1686-1722),字白庵,揭西棉湖人。清康熙60年辛丑科殿试武进士第一名,俗称武状元,是古代揭阳唯一出过的武状元。他是揭阳民间传奇人物,清末民国初的潮剧曾把他生平遭遇、趣事、传说编成戏剧演出,几乎是家喻户晓。<br></div> 【林家祠堂】 <div>【许氏公祠】</div>【溶江中学学生会旧址】<div>杨石魂,15岁就读于揭阳榕江中学,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1919"五四"运动爆发后,选为县学生会主席。1923年6月,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外围组织广东新学生社成立,杨石魂任执委。冬天,指导成立榕江中学新学生社。<br></div> 【魏氏书楼】 【永利陵】 【杨氏家庙】 王氏辅祖祠 【蔡氏宗祠】 【郑氏家庙】 【名师故居】<div>是岭南武术家、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青狮第二代传承人孙振高老先生当年生活、练功、教学的地方;</div> 这里有着浓厚的武术气息,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底蕴, 号称【功夫堂】 【孙振高先生故居】 故居里面至今还存放着一些硬气功的器械,向世人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故居二楼【青狮图片】 【揭阳狮舞】<div>榕城舞“青狮”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揭阳独有的文化财富。青狮体型硕大,外形狰狞威猛,自古以来民间就有“青狮白目眉”和“狮王”的美誉。<br></div> 舞动的青狮寄托着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节孝祠坊】青狮文化展馆<div>展馆大门【青狮】牌匾是原司法部部长邹瑜同志题写。</div> 【青狮文化展馆】每天会定时展现青狮表演和武术表演,我们未能遇上。 【孙淑强武馆】是揭阳第一家传统武馆,由南枝拳一代宗师孙振高老先生儿子孙淑强创建,孙淑强在学习家传武术的基础,远赴少林学艺,门下弟子遍及世界各地,影响深远。武馆队员摘金夺银,为多届广东武术大赛团体冠军,散打选手夺得澳门2015年搏击大赛三个级别金牌,为揭阳武术在世界散打零的突破。 【青狮体验馆】<div>可以近距离接触青狮文化和武术套路。<div>可惜经过时未开门。</div></div> 【孙乙纪念馆】 【孙乙迁址,绍兴立窖】<br>榕城为揭阳县治,南宋以前称“玉窖 ”,原是江边渔村。<br>南宋绍兴八年,江苏高邮进士孙乙授揭阳县令。孙乙县令深谋远虑,实地勘查,看到玉窖位于榕江中游的莲花宝地,黄岐山、紫陌山为屏障,南北河环绕,依山临水,风景秀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作出迁址立窖的决定。<br> 当年孙乙县令建城的业绩之一,是修通玉窖溪为“水脉”,北滘与南滘连接,成为贯通内河的主干道。此举奠定榕城水城格局,对后代影响,极其深远。 孙乙县令后落籍吉帛,后代繁衍京冈、榕城,南门孙为县城名门望族。 榕城南门孙氏家庙,建成【孙乙纪念馆】表达后人对这位迁址立窑县令的缅怀,景仰之情。 【科甲第】 【民盟广东书画院潮汕创作中心】 【华兴公厅】 【陈氏御林第】 【青年抗敌同志会旧址】<div>成立背景可以追溯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中共韩江工委直接领导下,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成立,1937年9月28日, 揭阳县青年救亡同志会成立大会在国民党揭阳县党部礼堂举行,后迁至启蒙小学‌现址。<br></div> 【揭阳邮局旧址】 【泰康堂药店】 【李氏宗祠】位于榕城区中山街道南门社区介公宫巷中段,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是揭阳乃至粤东地区现存一座较大型、较完整“宗祠兼民居-四世同堂”的宗祠 宗祠主体建筑为三进二天井、六房、四旁厅、一埕一反照厅构成。宗祠建筑由石木结构,自东向西依次为反照厅、阳埕、左右门楼、前厅、子孙巷、天井、中厅、后天井、后厅、前后天井两旁为南北厅。 【李氏公厅】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清乾隆年间建筑风格,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突出的建筑艺术价值。 【双峰寺】与潮州开元寺、潮阳灵山寺并称潮郡三大名刹。是揭阳佛教中心,为揭阳规模最大之古寺院。 【双峰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年,旧址在磐溪都双山,为法山禅师所创。明初,石山禅师移建於今址,乃粤东一大丛林。寺宇壮观,佛相庄严,茂林修篁。 重修后寺院呈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前厅、大雄宝殿、泰佛殿,有东西两廊。 修葺一新的双峰寺,殿宇更为壮观宏伟,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三宇并立,观音阁、地藏阁精巧玲珑,东西长廊、耳房及角楼,结构严谨, 汇集古建筑精粹,结合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去芜存精,博采众长,使该寺显得古色古香,美轮美奂, 整个寺院雕梁画栋,古朴大方。 寺内奇花异卉,争妍斗胜,别具一番情趣。 寺中有历代文人雅士碑刻岁通。<div>大雄宝殿一副皇帝联,为揭阳书法家蔡叔庸书:</div><div>引大海之法流,传智灯之长焰;</div><div>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div><div>语出唐太宗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div> 寺中有砖刻五块,虎寿碑最为珍贵。<div>泰佛殿为楼阁式,正殿中金身泰式佛像一座,相传走近,其耳钩即不断轻摇,被传为异事。</div> 【琉璃塔】 【圆通塔】 【佛心】 【地臧阁】 【观音阁】 <p class="ql-block">古刹名胜,享誉遐迩。</p><p class="ql-block">明末大学士郭之奇【题双峰寺】</p><p class="ql-block">三百年来旧佛宫,</p><p class="ql-block">依稀犹记石山翁。</p><p class="ql-block">预为法界传灯钵,</p><p class="ql-block">故入尘缘试声空。</p><p class="ql-block">四壁人烟天早暮,</p><p class="ql-block">一湾流水日西东。</p><p class="ql-block">镜台菩树今何在,</p><p class="ql-block">锡杖遥遥觑紫峰。</p> <p class="ql-block">漫步揭阳榕城,品赏岭南古韵,</p><p class="ql-block">享受宁静与美好,</p><p class="ql-block">意象丛生韵无穷。</p><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制作:刘会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