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是为陇南博物馆,昨夜骤雨,今日晴好,前来看看。数度曾至此城,本地历史略知一二,观看博物馆,如读厚重书。</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对面,是再也熟悉不过的山峰,半山建有诸多民居,山上绿意满布,峰顶白云飘荡,景色足有吸引人之处。</p> <p class="ql-block">白龙江从此城流过,于广元汇入嘉陵江。故而整个甘肃,唯有陇南属于长江流域,历史文化与其他地方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p> <p class="ql-block">寂静无人,甫一进馆,先看到一个纪录片,展现的,是本地的地理气候、历史沿革、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特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观之可以了解大概情况。</p> <p class="ql-block">这里气候温暖,河流纵横,树木葱郁,以前交通不便,记得二十多年前来此,需要坐大巴一夜,现在高铁方便多了。此地八县一区,游历过半。</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代的石斧,只要看到这些,就马上会让人联想到使用这些工具的古人形象,却怎么也模糊难辨。关于人的概念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关于历史记载的贵族使用礼乐的规定。天子如何?八佾。《论语》里面怎么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p> <p class="ql-block">金声玉振,古代奏乐,以击钟开始,以击磬结束。八音之中,金石为先,金石之中,以钟为贵。与现代当然不同的。</p> <p class="ql-block">秦世系表和秦人都邑迁徙路线图。关于这个,前此曾于礼县博物馆做过系统了解,礼县属于陇南,那里是秦人的发祥地。距离这里还是蛮有点路程的。</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的铜鼎,时间赐予它斑驳陆离的面貌。那个时候,中原是群雄争霸,“征城一战,杀人盈城;征野一战,杀人盈野。”这里山大沟深,会是怎样呢?</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代的陶鬲,当年熏烤的痕迹仍在,充满一种烟火气。三角形有稳定性,我们祖先早知道。</p> <p class="ql-block">这些陶器上面的符号具有什么意思,估计难以说清了,但至少是有审美意义的。中间也许有哪个淘气的孩子乘父亲不注意用手指勾画的吧?</p> <p class="ql-block">双耳马鞍口罐,商周时代的,几千年了,保存还这么完好,真令人惊叹!这些东西,应该盛过水吧?白龙江的水,也是现在流过这儿的水。</p> <p class="ql-block">三系彩绘罐,被特意另外陈列出来,大概就是让人欣赏它的色彩,纵然时移世易,岁月沧桑,爱美之心是不变的。</p> <p class="ql-block">彩陶盆,只余残片,仍令人眼前一亮。看看这图案,这线条,你根本难以相信它是距今四千年到一万年的东西。那时的人们,也有着无限的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玉璧、玉琮、玉璜,都是商周时代的文物。区别很为显然。即使隔着如许岁月,仍散发着温润的光。“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p> <p class="ql-block">玉璧、玉瑗、玉环的区别,主要在于肉和好的比例。“肉”和“好”在这儿呈现出不同的意思。原来不曾留意过,今日观此,长见识了。</p> <p class="ql-block">“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亦展览有各色带钩,前此也见过,今日看到带钩的使用方法和具体作用,甚喜。</p> <p class="ql-block">此乃铧,是安装在犁上起到破土作用的铁片 。但这个是铜的,是战国文物,反映出当时有铜而铁的过渡。就是此物,我们使用了几千年。</p> <p class="ql-block">诸葛亮兵出祁山北伐示意图,路线体现得非常清晰,阅读相关介绍,也会消除诸多误解。此前曾至汉中看过褒斜道,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绿釉陶仓,只觑一眼,便知是汉代事死如生观念支配下的产物。制作这些的背后,有着对生命崇高而深刻的理解。它们在这里,它们的主人如何?</p> <p class="ql-block">陶桶和陶井,这些东西再也熟悉不过,幼年时每天都与之打交道。农业社会,是那样稳定,那样注重人情之常。</p> <p class="ql-block">陶灶,参观博物馆,见过各种各样的,这个最别致之处在于它的烟囱,好似一条蛇张大了嘴巴一样。不论制作什么,都需要点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这儿有一些出土的砖画,各自不同。这是一幅汉代画在石上的庖厨图,观此,可以看到当时的主要食材和做饭流程。那时专门有屠狗的。</p> <p class="ql-block">陇南一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建有前后仇池国,以前知道,今日通过相关介绍,大体了解到其具体情况。历时380多年,不短的。</p> <p class="ql-block">仇池国古城和古国年表的介绍,带给人一个系统的印象。“背蜀面秦,以其峭绝险固,襟武都,带西康,自古为形胜镇戍之地。”走过这里的山川,确实如此。</p> <p class="ql-block">仇池国疆域图,杨氏三个时期还是不大一致的。但陇南始终是其核心地带。关于这个国家,知之甚少,只隐约听过一点风俗。</p> <p class="ql-block">唐代的白瓷碗,比曾经用过的浅一些。随着王朝动荡,这一带也发生过许多事情,但烟火是不会熄灭的。</p> <p class="ql-block">到了宋代,这里居然是宋金两国交战的主战场之一,而且发生过声势很大的仙人关战役,此前从来不知,惊讶!</p> <p class="ql-block">宋代的抱拳男子浮雕砖,人物形象很清晰,即使是衣带、鞋子、面目,都很鲜明。高手在民间,适用于任何时代。</p> <p class="ql-block">宋代的点茶法流程,曾读过相关记载和诗歌,和现在泡茶而喝区别甚大。细观此图,有了一个大概了解。陇南的茶叶还是很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出土于米仓山的宋代火炮。曾读历史,知道火炮开始用于宋金战场,今天见到实物。也曾在重庆钓鱼台看到过,不过那已经到南宋末年了,敌人也变成蒙古人了。</p> <p class="ql-block">《王氏族谱》,所修时限上起周朝,下至明朝,共42世。对王氏一脉各族系、分支进行了系统归纳编辑,详尽记述了王羲之后裔王献之、王凝之等族人兴衰、繁衍的过程,是目前《王氏族谱》中最具权威的一部,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填补了王氏家族一脉西迁甘肃的历史空白。</p> <p class="ql-block">《武阶备志》,陇南古方志中一部优秀的著作,作者吴鹏翱,生于清阶州白马关分州安宁里。清代陇上著名文史学人。就是这本书,说本地圣女祠为唐代李商隐所过并留有诗作的圣女祠。问本地人,却不知祠在何处。</p> <p class="ql-block">展馆外部墙上,张贴有以前照片,一一看去,足有引人瞩目者,其中这张,是白龙江两岸的居民横跨溜索渡江的情景,而且就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未知此,极度诧异!</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武都中山街的民居,当时应该来过此城,是否走过这条街,已经恍惚了。只记得那个仅存的城门。这样的街道,与四川何其相似乃尔。时间如流水!</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武都西关街景。今天当然繁华多了,高楼大厦比比皆是。但还是记得附近那个山里的村子,那些难忘的点滴。</p> <p class="ql-block">康县也曾去过,并且逛过那里的公园和燕子河,该县风景秀美,交通却很不便利。看到以前曾有马帮,也很理解。</p> <p class="ql-block">礼县也曾去过,甚至专门看了看当地秦文化博物馆,也为之写了点东西。陇南诸县中,那里相对比较平阔。这是礼县以前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打麦场,特别熟悉,尤其在河西走廊,处处可见。陇南平地为少,这样的麦场应该不是太多,也不是太大。</p> <p class="ql-block">成县,在那里看过鸡峰山,参观过博物馆,可惜没有实现观看《西狭颂》的愿望。该县以前名为同谷,杜甫曾经住过一段。</p> <p class="ql-block">陇南没有去过的地方,比如徽县、西和、两当等,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去看看的。毕竟,这个地方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走过,看过,长点见识,有所感想,亦为丰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