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游览荥阳“千尺塔”》

巴山过客

<p class="ql-block">荥阳“千尺塔”位于荥阳市贾峪镇大阴沟村西南大周山顶的“圣寿寺”内,此地原为“圣寿寺”旧址。</p> <p class="ql-block">“圣寿寺”创建于后周世宗显德年间(955——960),重修于北宋至和年间(1054——1056),明、清两代做过多次重修。寺内除“千尺塔”外,尚存大殿墙体、东配殿墙体,以及明、清时期的碑刻等,寺内其他建筑已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五月七日上午,我与朋友一起驾车来到了郑州荥阳市贾峪镇,按照导航指示的位置:荥阳贾峪“千尺塔”景区,我们驾车进入了景区的山间小路,这条盘山而上的小路,弯道多,路况不是太好,盘山上行需要三公里才能到达“千尺塔”下的停车场;山路的路面很窄,如遇两车相会,那真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还好,我们这一路上行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到达山上的停车场之后,我们发现这里居然没有一辆车在此停车,也没有看到过一个人;停车场的地面是硬化的水泥1,但这里是空空荡荡的没人管,我们此前曾经查询过,来这里游览不需要购买门票,谁知竟然连一个人影都见不到,甚觉奇怪的很。</p> <p class="ql-block">站在停车场就能清晰的看到大周山顶,看到绿树丛中露出来的“千尺塔”的上半截塔身;从停车场通往山顶,需要爬一段由石头和砖块垒砌而修建的山寨门,这个山寨叫做:钺佛寨。钺佛寨的寨墙,是依山就势,用石块垒砌而建的;如今,钺佛寨也只剩下寨门和寨门两端的部分寨墙保存完好,其他的寨墙墙体都已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顺着台阶往上爬,山道两旁绿树成荫、植物茂盛,我们看到最多的树木是“杏树”,据说这里在初春时节,杏树开花的时候,站在山下的石头台阶往山上看,满山坡的杏花开放,景色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古色的寨墙,青翠碧绿、郁郁葱葱的林木,与山顶上轻盈秀拔的“千尺塔”交相辉映;初夏来此登山游览,置身其中,登顶后眺望远方,周边美景尽收眼底,这里应该是荥阳境内的一处盛景。</p> <p class="ql-block">但在这里发现一个问题,却让我们都甚是不解,那就是:“千尺塔”已被列为河南省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这里却没有管理人员,在此游览的过程中,我们甚至没有看到其他的游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重点文物“千尺塔”的保护,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有效办法和措施去保护呢?</p> <p class="ql-block">大周山顶的“千尺塔”,建于北宋。因传说:该塔是宋仁宗为其曹氏皇后所建,故又名:曹皇后塔。</p> <p class="ql-block">相传宋仁宗皇帝在大周山下的朱家峪选纳曹家女子做了皇后,曹皇后思念家乡,仁宗皇帝便命人在她的家乡建塔,让其在汴京城内眺望,以解思乡之愁。</p><p class="ql-block">因塔需高千尺,但久未建成,后用能者所献之计,以羊群驮砖,白灰浆砌筑,把塔建于大周山巅,塔建成后,山下至塔顶千尺余,故称之为:千尺塔。</p><p class="ql-block">该塔坐北朝南,其塔身曲线优美,为六棱九级楼閣式砖塔,塔高15米,底部塔身直径5米,通体用青砖砌成。</p><p class="ql-block">千尺塔建筑于地表之上,经历多次地震,历经千年,仍基本完好,对展示和研究中国古代的砖构建筑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7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