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博物馆参观记

长亭短亭

<p class="ql-block">达州博物馆参观记</p><p class="ql-block"> 踏入达州博物馆,仿佛打开了通往川东历史深处的时光之门。这座坐落于顺庆区的博物馆,外观现代大气,静静诉说着达州作为“川东门户”的厚重而沧桑的过去。</p><p class="ql-block"> 达州,5000年前便有人类活动,更是巴人生活核心区。走进展厅,远古的气息扑面而来。恐龙展厅里,本地出土的恐龙骨架与古生物化石,搭配仿真模型,生动勾勒出远古人类生活场景,让人遥想洪荒岁月的神秘。目前达州地区发现40余处恐龙遗迹。</p><p class="ql-block"> 三楼的“巴文化馆”,是历史文化的宝藏库。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文物依次陈列,春秋战国巴文化尤为耀眼。罗家坝遗址出土的陶器、青铜器,带着中原、蜀、楚文化因子,诉说巴国往昔政治经济;城坝遗址汉墓文物,如御手俑等“镇馆之宝”,以精美造型展现汉代民间生活与神仙方术。还有宋代瓷窑出土的生活用瓷,清代指路碑,都在细述岁月故事。</p><p class="ql-block"> 达州的独特历史印记处处彰显。这里保留7处汉阙(全国仅存29处 )、35处古代牌坊(全国古代牌坊超千座,四川省现存424座),见证建筑艺术传承;六相祠关联唐代元稹、李峤、韩滉、李适之、刘晏及北宋张商英六位被贬后任宰相的故事,串联起仕途跌宕与历史脉络。汉唐宋时流放贬谪之地的过往,巴人蛇、白虎图腾崇拜、船棺葬习俗,藏传佛教信仰等,共同熔铸出地域文化的独特肌理。</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以来的文人书画藏品是这座博物馆的又一特色。目前收藏有400余幅作品,如明代周臣、蓝瑛丶吕纪及清代郑板桥、左宗棠、康有为、翁同龢、曾国藩、国民时期张大千等人作品,我参观后,形成一点粗浅认识:现当代文人画不如民国文人作品,民国文人不如清代文人,清代文人不如明代文人,仅就古代文人画表现、追求大写意这一点而言,现当代画家与这一宗旨已渐行渐远了…</p><p class="ql-block"> 从1235年蒙人南下攻蜀到1279年蒙古占领巴蜀全境,在长达44年的战争中,四川人口由1000余万减少至60万(至今在川一些山上仍有抗蒙时的堡垒和城邑)。经过明初和清初二次朝廷组织以湖北、湖南为主的移民迁徙,至清嘉庆年间(1796年 - 1820年),四川人口增至2800万。伴随着人口的迁移,实际是各种风俗、习惯、乡约等文化的输入和融合。今日川剧、川菜、川酒等特色文化即是民族、人口迁徙的结果。“湖广填四川”有力的促进了四川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四川特色文化。</p><p class="ql-block"> 漫步其间,从巴賨先民的生活轨迹,到宕渠賨风的再现,从汉代文物的雄浑,到唐镜宋瓷的精美,达州千年历史如长卷舒展。这里不仅是文物的陈列所,更是巴人精神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场,让每一位参观者触摸历史温度,领悟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深知在时光洪流中,达州地域文化如何坚韧生长、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