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行日记(之三)

新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2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蒙古包是新建的,设施和卫生条件都很好。夜晚的灯光从天窗照进来,不仅使卧室里有适合睡眠的些许光亮,也让室内的几个蚊虫找到了欢快的处所,它们在天窗的亮光里过夜,不飞下来叮咬睡觉的人。薄薄的毡层很不隔音,早起的大哥轻轻地呼唤我便可以听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阳光普照,草原大地上一派宁静。大哥与一位环卫工人聊起来,对方指示我们向右前方走就是河边,出了我们的住宿区经过另一片较少的毡房,一条看家犬跟上来,被大哥驱离,没过几分钟,那牲畜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又颠颠地跟上来,再次被大哥驱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是真正的大草原,出了住宿区就是大片平平的草地,平得在图片上只是一条线。我们先是按老乡的指引向右前方走,后来不自觉地向左前方的牛马走去。清明的晨光照在绿色的草尖上,露珠闪烁着宝石般晶莹的光,三五成群的牛马悠哉悠哉地一边吃草一边摇晃着尾巴,这样的举动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心情过于舒畅,也可能是在驱赶蚊虫的叮咬。草地上,牛群间,间杂着三五个着装艳丽老大妈摆着各种姿势,两三个大叔忙不迭的为她们拍照。不知不觉的来到了用铁丝网圈起来的河边,远处一群牛马正要渡过河去。询问一位骑摩托放牧的兄弟,他告诉我们眼前这条河是根河,额尔古纳河的支流,两河就在前方不远处交汇,他是要把牛群赶往河对面吃草的。隔着铁丝网向对岸拍了两张照片,虽然不够理想,但远山的晨雾还是看得清楚的。回来的时候,一个驾驶三轮摩托的女性赶着一群羊迎面而来,在我们还没来得及抓拍好的瞬间她便掉头跑掉了,只把羊群留在了草地。面对美景,疯狂拍照,回到蒙古包时才发现脚上的鞋子几乎湿透,整个成了泥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饭在一个更大的蒙古包里进行,饭后乘车去彩带河中俄跨国湿地公园。这里不仅是额尔古纳河的源头,更是中俄陆地边境的终点与水路的起点。人们习惯叫这里为“186”跨国湿地公园,因为这里地处内蒙古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边防公路的186公里界碑处。站在观景台眺望,湿地与俄罗斯的山峦无缝衔接,对岸俄罗斯小镇清晰可见。河流在这里形成数不清的水湾,就像无数条蓝色彩带飘动在茫茫的绿地,彩带上偶有淡黄色水生植物点缀,更增添了美丽和灵动。身处这样的境遇,用不着选景,随意将镜头对向哪里按动快门,拍出来的必是美图。观景栈道上一个大大的石头磊起的敖包上缀满了蓝色的哈达,表达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眼前自然美景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巴车开往满洲里方向,中途午餐,次得很,连多一碗汤都不肯。似乎附近是唯一一家接待游客的餐厅,室内拥挤得很,闷热的很,上来的饭吃光了,喊服务员无人应答,游客只好自己去盛。一大碗清汤轮不上每人一小碗就光光,再去要时人家说不可以了。去打开水,这里的热水机永远恒温在五六十度,餐厅内有矿泉水出售,娃哈哈一瓶4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饭后的蒙古族生活体验项目就在附近,进入景点后乘行军大帐去牧民家,我们所去的家庭主人不在,但早已摆好了零点、牛奶、奶茶,帐内闷热,一杯奶茶进肚,浑身汗透,好不畅快。导游喊大家出去穿民族服装拍照,我和老伴均不感兴趣,决定立即出景点,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回去时乘小火车,虽然吃了许多灰土,倒也凉爽。在此不能不解说一下“行军大帐”和“小火车”,前者是一辆大马力拖拉机牵引一个大板车,板车上一个蒙古包,讲解员说这就是当年成吉思汗的行军大帐,当然,宋元时期没有大马力,只有马拉车;后者用废弃小油桶改装,一个油桶为一节车厢,人就坐在被切割后倒放着的油桶里,一串油桶前面由一小型拖拉机牵引,跑起来的时候尘土飞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即将抵达满洲里市,游览了附近的二卡湿地公园。我对这里的总结是八个字,“啥也没有,破头齿烂”。原来的边境哨卡已经废置,到处处于维修状态,地面被刨得乱七八糟,只有一个摆放餐桌的棚子可供游人乘凉。据说这里是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但肉眼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导游喊了半天,谁游船她帮助买票,结果只有一个小孩游了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4点到达满洲里市,入住套娃城堡。两个巨大套娃外形建筑,分别是套娃酒店A座和B座,之间由城堡式建筑连接。两座巨型套娃以红紫色为主基调,城堡为蓝灰色,鳞次栉比的城堡尖顶在蓝天白云中直指天穹,充满俄罗斯情调。酒店建筑群的左侧是巨大的俄式商业服务区,建筑均为俄式,服务项目和销售的商品也均为俄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酒店里面规模巨大,精品屋众多,我们的晚餐在第三餐厅进行。西式刀叉,列巴片、全粉面包片、烤牛排、整根的香肠……不仅让游客品尝精美的俄餐,也同时检验游客放下筷子使用刀叉以及双手的协调能力。我们有幸与昨天全牛宴上的“蒙古王爷”同桌,王爷拿出精美的蒙古白酒请大家同饮,但同桌的人都说不胜酒力,自斟自饮又有些失望的王爷中途去了邻桌。能容纳大约千人的餐厅正面是巨大的舞台,游客一边品尝俄餐,一边欣赏俄罗斯文艺演出,歌舞、杂技获得阵阵掌声和呼唤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办理入住和进餐厅的过程我们就感到了酒店内装饰不凡,整条走廊无不金碧辉煌,俄罗斯油画装饰着墙面和顶棚,廊柱、壁灯、吊灯统统的俄罗斯风格。看到我的好奇,客房旁来自黑龙江省的保洁员告诉我们A座里面更漂亮。所以我们没等到餐厅演出结束就迫不及待地去A座参观,我们真的惊呆了,简直就是一座宫殿,当然不是中国古代宫殿,而是俄罗斯的宫殿。听说在俄罗斯大地上有许多装饰豪华的宫殿,虽然我从未去过,但其豪华程度我想也绝不会超过这里。大哥指着漂亮无比的大理石地砖开玩笑,“咱家再买楼就用这个!”从A座正门出来,外面的夜景更比白天多了几分韵味,不仅游人数量不减,好像比白天多了许多俄罗斯人,俄罗斯少女身着紧身衫、牛仔短裤风情万种,国内游客纷纷打卡拍照——原来这里早成了哪怕不在这里住宿的游客的免费景点。赏过夜景,从B座正门进入酒店,B座同样辉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酒店虽美,只是用来睡觉;房间再宽敞,睡榻只需三尺;哪怕是真的皇宫,我依然不能做出皇帝的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