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的求学生涯中,初中阶段生活是最容易忘怀的,小学有天真无邪,两小无猜的情怀,高中有憧憬未来,壮志凌云的心志,大学有白手起家,一心创业的豪情,只有初中,各方面都处在过渡期,年龄上由少年到青年,思想上由无形到有形。</p><p class="ql-block"> 1959年夏,从长沙裕敏里的幼幼小学毕业,报考到长沙第十七中学,分配在25班。这是一所新建的初级中学,坐落在长沙市南门外的燕子岭上,前有劳动广场,旁与社坛街相邻,与妙高峯遥遥相望。一进校门就要登山,山上就是操场,中间是大礼堂,两旁边是教室。右侧的教室后面有食堂。建筑物都是新的,让人感到舒适。那时,劳动路和劳动广场人车稀少,基本上是我们的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第一任班主任是危世瑜老师,复员军人,高高的个子,长得一表人才。他对学生一視同仁,不论男女学生都喜欢他,很快我们班就成了各方面都比较出色的"火箭班"。以后重新分班,班主任是秦畅老师,典型的阿姨形象,年轻能干,做事麻利。我们是少年转轨时期,有“七岁八岁狗都嫌"之说,这一大堆无知少年,要教好、管好,她费了不少心血,外出劳动,参加社会活动,都由她带领我们,照顾好我们,师恩永记在心。</p> <p class="ql-block"> 初中生活是1959年到1962年,这几年正是我们国家的非常时期。三年自然灾害,北旱南涝,天灾人祸,大难临头,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带来了多年的动荡。1959年,中国与苏联友好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专家,停止援助。大跃进的浮夸风,让农业严重减产,国民经济几近崩溃。同时,台湾国民党反动派叫嚣要反攻大陆,经常派遣特务武装骚扰。美国也不时兴风作浪,威胁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消灭共产主义。让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三年困难时期,叫“过苦日子”。</p><p class="ql-block"> 1958年是胜利冲昏了头脑的一年,在"三面红旗"的指引下,在“超英赶美“的口号中,全民大炼钢铁,烧掉了美好的山林,炼掉了家家户户的炉灶锅铁。田里浮夸亩产几万斤,食堂敞开肚皮吃飯,当初我们真以为离共产主义不远了。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办公共食堂,那时我家住在长沙的老龙衔,居委会在一家杂货铺办食堂。在原来的作坊上砌起了大煤灶,支起来三口大铁锅,做起四、五层的大蒸笼。铁锅一口炒菜,一口蒸飯,一口烧水。为了表示办食堂的决心,也是为了大炼钢铁,实現年产1070万吨钢铁。家家户户都把自己的铁锅、铁器捐献出来。食堂第一天开伙,挂红旗、放鞭炮,八个人围一桌,好像参加酒宴一样,人人喜笑颜开,家家欢天喜地,共产主义也就是这个样子啦!特别是女人们,天天不买菜,餐餐不开伙,人人不愁柴米油盐酱醋茶,好日子噜!</p><p class="ql-block"> 可惜好景不长,1959年春节一过,食堂就日渐紧张,晕菜越来越少,油星越来越小。慢慢的有人找管理员开后门,找炊事员拉关系留菜留飯,大人们首先有了怨言。到后来,有人发明了双蒸飯,一笼飯要蒸两次,把米粒蒸得像黄豆一样大,从堆伙上看二两米有四两米的效果。再后来,没有多少大米了,是“一進食堂门,稀饭两大盆,盆里照見碗,碗里照見人”,于是又有人发明了阴沟里绿澡式的“小球澡"、"人造肉",小菜是连根都吃掉了。再后来,猪饲料也是好东西,如麦麸、粉糠都成了抢手货。大人本来就吃不飽,又要省给小孩吃,不久就有大批人得了水肿病。食堂问题越来越多,人们意見越来越大,各级领导觉得再办下去难以为继,后果严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解散了。</p><p class="ql-block"> 大人们如释重负,纷纷回家另起炉灶,很快就家家起伙,户户冒烟了。只是大锅变成了小锅,好碗变成了土碗。市场也变了,没有什么东西可自由买卖,基本上是配给制了。油、米、肉、糖、烟、酒都要凭证购买。过不久,豆鼓、豆腐、香干、粉丝、布匹都发供应票,手表、单车凭特殊供应证供应,后来解放鞋、开水瓶、洗脸盆都要凭证供应,一发就发了将近20年。</p> <p class="ql-block"> 饥餓从此伴随我们,母亲在粮食紧张的日子里,开始并没有限定我们的食量,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吃飽一点。只是经常念叨“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隨着粮食越来越紧张,月月要吃“跨月粮”,而且数量难以控制,瓜菜代也没有来源,她开始采取强制措施,把大米锁在房里,不经她许可,谁也不能动用。有一天我与二姐实在饿了,两人商量,从窗户翻进房里,将两碗米煮了吃了。母亲回来发現后,叹气说,如果不细水长流,以后就无法过日子了。我们知道错了,从此再也不私自动用大米。我们开始自力更生,二姐每天早起,去很远的豆腐坊买豆渣,放点盐炒着吃,那东西吃多了,肚子气鼓鼓的,特不舒服。以后连豆渣也没有了,母亲听说糠壳粉碎后掺和到飯里可以吃,她搞了一点作试验,吃了后拉不出大便,以后带着我们到郊外挖“禾根草"、扯"水尼子”回来煮着吃。</p><p class="ql-block"> 最操心的是母亲,她不仅要操持全家的温飽,更要重点保护她的小儿子。她在单位食堂,早餐供应一碗稀饭、一个白面馒头、一个麦麸做的馒头。她只吃稀饭和麦麸馒头,留下白面馒头送到十七中的传达室,叮嘱我在课间操时去拿了吃。有时去拿的时候,传达室的大嬸深情地说:“这是你妈妈省下来的,你吃了一定要好好读书啊!”同学们也眼红我有个好妈妈。母亲操持内外,付出了极大精力,这一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精神鼓励,信仰的支持,让她从没有悲观过,她总是教育我们要坚信毛主席、共产党一定会领导全国人民克服困难,夺取胜利。</p> <p class="ql-block"> 初中时期的社会环境特别恶劣。当时,美国扶持台湾政权叫喊“反攻大陆",不时派遣美蒋特务武装来沿海骚扰破坏。大陆对金门、马祖也定期进行炮击,长沙也经常举行防空演习,全民皆兵,全副武装。我们初中生也不例外,经常跑防空洞,在玻璃窗户上贴米字条,战争气氛笼罩周围,再加中苏关系交恶,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社会没有把我们当小孩,参加政治活动,大小游行都有我们的队伍,各种形势教育会议有我们的方队,参加劳动的时间越来越多,农村丶工厂都要定期参加劳动。至于到电影院守门,在火车站搞卫生,除“四害”,到马路上维持秩序,是我们最高兴的课余活动。</p><p class="ql-block"> 現在回想起来,当时生活穷苦、困难重重,但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坚强的共产党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战天斗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渡过难关,那时,人们的精神充实,信仰坚定,社会秩序良好。人穷肚餓,但人们不偷不抢,真是"夜不闭户,路不失遗"。连毛主席都带头不吃肉、不吃蛋、不搞特殊,与民同艰共苦。领导和群众,从上到下,待遇一样,标准一样,大家认识统一,对外同仇敌忾,对内充满信心,对毛主席、共产党感情深厚。</p><p class="ql-block"> 初中生活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人一定要有坚定的信仰,有信仰的人最富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