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武开章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谨以此表达对共产主义战士武开章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黄河枣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武开章(1905—1986)</span></p> <p class="ql-block">  武开章,1905年农历七月初八,出生于陕西省佳县朱家坬乡泥河沟村一户家道殷实的人家。他7岁在村里读私塾,11岁上小学,品学兼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泥河沟村村名石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泥河沟村村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泥河沟村村口左岸金狮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泥河沟村村口右岸银象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泥河沟湾崖地武开章家老宅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泥河沟湾崖地武开章家老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泥河沟戏路洞武开章家老宅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泥河沟戏路洞武开章家老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泥河沟村千年枣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泥河沟村距今1400多年的古枣树</span></p> <p class="ql-block">   一、1924年——1936年</p> <p class="ql-block">  (一)武开章1924年从佳县高等小学毕业,同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陕北唯一的中学——陕西省国立第六中学即榆林中学。</p> <p class="ql-block">  大革命时期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是武开章在革命道路上所走过的最艰险的历程。1925年5月,经中共北方区委李大钊派到榆林工作的耿炳光介绍,他与其他11名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同在榆中读书的刘志丹既是同学,又成为党内的同志和战友,他们都是榆林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1925年11月,武开章担任了榆林中学党支部书记。1926年5月,武开章、高光祖在佳县组建了以榆林中学和绥德师范两校革命师生为主的革命团体“振佳会”,会员有40余人,并创办了《振佳》会刊。1927年3月到7月,武开章领导榆林中学的学生先后参加了由榆林共产党组织直接发动和领导的纪念“五卅”惨案两周年,追悼李大钊等“四·二八”死难烈士,举办庆祝国民革命军与北伐军中原会师提灯游行,召开陕北各界代表大会等大型群众运动。1926年7月,因陕北地方军阀井岳秀的卫兵仗势欺人,打伤榆中学生,武开章亲自组织领导了震惊陕北23县的榆林中学第三次学潮,斗争矛头直指反动军阀。学生们在集体罢课40余天后,终于取得了斗争的全面胜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武开章就读榆中时用过的课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武开章就读榆中时用过的部分课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武开章读小学时用过的课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老榆林中学校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老榆林中学教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老榆林中学礼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榆林中学老校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榆林中学新校门</span></p> <p class="ql-block">  (二)“4·12”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抓捕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全国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中。武开章按照党组织指示,转入地下开展革命工作。1928年春,他在佳县万镇(现属神木)高等小学担任主任教员期间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建立了佳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即万镇小学党支部。1929年秋,国民党政府怀疑他是共产党员而拘捕了他,后经地下党组织派张秀山等人积极营救而很快获释,从此辞掉了万镇高等小学教员的工作。1932年,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他打入敌人内部,担任了国民党佳县岔道铺区区长职务。在任职期间,他把为区上配置的枪支弹药秘密转交给党组织,为武装斗争做准备。后因党员身份暴露,他按照党组织指示东渡黄河,潜伏在山西省临县第八堡一带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在曹家沟村建立了地下党支部,并组织领导山西临县、兴县交界地带的农民展开了与国民党政府抗粮抗税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当年的万镇高等小学就建在此山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西省临县曹家沟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武开章在山西省临县曹家沟村住过的房屋</span></p> <p class="ql-block">  武开章在晋西北黄河沿岸一带的活动引起阎锡山的警觉,阎锡山不惜悬赏3000块大洋,下令活捉武开章。1933年11月的一天,晋军到临县第八堡去抓捕武开章,幸亏有群众及时报信而脱险。</p> <p class="ql-block">  为了甩开敌人的追捕,群众让武开章装扮成放羊人,赶着一群羊,离开曹家沟村,然后他由曹家沟沿黄河而上,到了界牌村的河对面,由界牌村村民侯为和山西临县曹家沟村村民曹继康用油篓子和羊皮红筒制作的简易筏子把武开章护送过黄河。三人在寒冷刺骨、冰凌滚动的黄河上摆渡,快靠岸时,筏子被冰块打翻,三人全部落水,但所幸的是终于虎口脱险。敌人虽没抓住武开章,但在曹家沟抓走了曹继康,又在界牌村抓了侯为。曹继康被带到山西省临县兔坂镇,被阎锡山的晋军严刑拷打,受尽酷刑,折磨得奄奄一息,但他却宁死不屈,始终没有供出武开章的下落,后被家属凑钱赎回,才保住了性命。侯为被敌人拷打数日,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可侯为坚持说他不认识武开章,敌人无奈,最后只能释放了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黄河在晋陕峡谷发洪水时汹涌的波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黄河岸边的古渡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黄河古渡用的羊皮(红桶)筏子,人力横渡黄河用的工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乘羊皮(红桶)筏子渡黄河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以前储存、运输油品的工具——油篓,可制作渡河的筏子。</span></p> <p class="ql-block">  武开章虎口脱险回到佳县后,经组织安排去神府革命根据地领导机关所在地神木贺家川红三支队工作。1933年底到1934年初,神、府、佳、榆和全国一样处在白色恐怖中,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抓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他们虽然在晋西北一带没有抓到武开章,但仍然穷追不舍。1934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四拂晓,驻扎在佳县通镇白家沟的国民党骑兵连直扑武开章的家乡泥河沟村。这伙丧尽天良的国民党匪徒包围了泥河沟村后,横冲直撞,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他们对武开章的大哥武鸿章和他19岁的长子武忠信吊打火烙,遍施酷刑,逼他父子俩供出武开章的下落,但他俩怒目圆睁,直到昏死过去都不吭一声。这帮匪徒撤离时,押走了武鸿章和武忠信,掳走了武开章二哥武建章的女儿武秀莲,把能搬的财物抢掠一空,最后放一把火,把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付之一炬。这伙国民党匪徒不仅残害红军家属,连无辜百姓也不放过,他们在泥河沟犯下了十恶不赦的滔天罪行。这伙丧心病狂的匪徒没有抓到武开章却残忍地杀害了武鸿章,并把他的人头挂在佳县城门口示众长达一月之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泥河沟村武鸿章(武开章大哥)老宅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  (三)1935年,经组织安排决定,武开章担任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师第三团政治处处长兼党总支书记,配合红三团团长王兆相在神木、府谷和佳县北区一带开展游击战。1935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失败以后,武开章因反对“左”倾路线,被“左”倾冒险主义者排挤,离开了红三团,回到老家后山的蒿峁隐蔽,又重新开始了艰苦的地下革命工作。经过三个月的艰辛努力,他和红军战士刘如邦、刘北云,恢复了佳县北区几十个村的党组织。他为革命出生入死,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革命群众为了保护他,也一次次地付出了血的代价。1935年9月3日,国民党用一个连的兵力包围了武开章搞地下革命工作的一个秘密据点垴坢圪塔村,抓捕了武世昌、武保善、武世高等三人。1935年9月底,武世昌、武保善、武世高受尽酷刑后,在佳县校场坪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不久,武保山也在佳县方塌被抓捕而遭枪杀。他们四人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评为革命烈士,他们的英名将永载共和国的史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土地革命时期,武开章在朱家坬乡蒿峁(原属垴坢圪塔</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村,现属泥河沟村)</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的临时住所。</span></p> <p class="ql-block">  1935年9月12日,神府工委和红三团宣布正式恢复,武开章又回到红三团任政治处处长、党总支书记。1935年12月,武开章被派到红21支队担任政委。</p> <p class="ql-block">  1936年3月,刘志丹率领红二十八军东征,途经神木时,武开章与阔别十多年的老同学刘志丹在神木相遇。根据刘志丹的提议,武开章担任了神府特委委员、宣传部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37 年 8 月 1 日,中共神府特委和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部分工作人员在王桑塌合影。前排左起:王璞、李登瀛;中排左起:唐洪澄、王明月、刘瑞兰、强晓初、乔钟灵、刘彦文;后排左起:张汉武、武开章、张秀山、毛凤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39 年 2 月,武开章任中共神府分区党委书记兼第一河防区司令部政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神木县贺家川镇温家川村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神木市政府为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树碑</span></p> <p class="ql-block">   二、1937年——1949年4月</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后,为了促进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3月,武开章受党组织的派遣与驻佳县的阎锡山部段树华旅长谈判。同月,与驻通镇的国民党第84师李少堂团长谈判。4月,与驻榆林的国民党第22军高双成军长谈判。在多次艰苦的拉锯式的谈判中,他和同志们与国民党斗智斗勇,挫败了国民党数次威逼利诱、企图收编神府红军的阴谋,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从此结束了榆林神府地区的内战。</p> <p class="ql-block">  1939年1月武开章任中共神府特委统战部部长。同年6月至1942年2月任神府分区委员会书记兼陕甘宁边区第一河防司令部政治委员。1941年7月至1942年9月当选并担任神府县第一届参议会议长。他一方面抓抗日支前工作,一方面抓根据地的自身建设。他率领分区所属各级党团组织的负责同志,广泛发动群众,克服一切困难,妥善解决了转移到神府地区的120师部分后方机关及晋绥地区部分党政机关1.5万人的衣食住行问题,同时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参军,并把神府根据地生产的军用被服及粮草等物资一批批运往抗日前线。他和战友们为抗日支前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41 年,武开章当选神府分区第一届参议会会长,并当选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参议员。</span></p> <p class="ql-block">  1942年至1945年,武开章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办公厅秘书处处长。1945年4月至6月作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出席七大。同年7月到1949年4月任中共绥蒙区党委委员、常委、组织部长。绥包战役打响后,他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废寝忘食,为支援前线竭尽全力。战役一结束,他又带领干部,到农村锄奸反霸,减租减息,搞土地改革,扩充兵源,他和战友们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会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武开章当选“七大”正式代表的代表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西北局办公厅旧址(延安)。1942 年 3 月,武开章任西北局组织部组织科科长。不久,即担任西北局办公厅秘书处处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解放战争时期,武开章(右二)和战友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45 年,党中央决定,武开章任绥蒙区党委常委兼组织部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47年武开章夫妇在内蒙</span></p> <p class="ql-block">  三、1949年5月——1965年底</p> <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至1954年11月,武开章第二次调到西北局工作,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机关党委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  西北局是党中央在西北五省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共中央的重要职能工作部门。武开章到任时,因当时秘书长一职空缺,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不但要对西北局主要领导同志负责,做好配合与服务工作,还要主持西北局办公厅的全面工作,领导协调办公厅下属的十余个单位的日常工作,还要帮助领导同志协调安排五省区的相关事务,工作繁重庞杂,但他都安排得井然有序,习仲勋和西北局的同志们都称赞他是西北局的大管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0年在西北局工作时的武开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0 年,西北局机要训练大队全体干部合影 (第二排左六为武开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1 年,西北局办公厅举办的速记训练班毕业合影,武开章(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2年,下乡工作时的武开章在路旁小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2 年,武开章夫妇与子女及侄儿、侄女在西安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1954年12月,西北局撤销,武开章调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任第二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55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武开章任自治区党委第二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同时还担任自治区党委监察委员会书记。在武开章担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新疆所有的地州市和大多数县市,连当时最偏僻的且末县(离乌鲁木齐1200公里)、若羌县,他都去了,被当地群众称赞为“第一个来我们县的自治区领导人”,“我们的好书记”。武开章注重调查研究,坚决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民族政策,为自治区的组织人事、监察和农牧业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5 年 10月 1 日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大会主席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5 年 10 月 1 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大会主席台上,左一为包尔汉,左二为中央代表团团长董必武,左三为赛福鼎,左四为王恩茂,右二为武开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6 年,武开章(前排左六)等自治区领导与参加自治区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合影,前排右起为艾斯海提、伊敏诺夫、赛福鼎、前排左起为牛其益、贺平山、刘奋生、祁果、辛兰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6 年 7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届党代会召开,站立者为赛福鼎·艾则孜、主席台上前排左一起为武开章、辛兰亭、后排左一为杨和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合影。一排左起为祁果、左齐、吕剑人、赛福鼎、王恩茂、李铨、张希钦、武开章、涂治,二排左二起为王季龙、张世功、孟树林、帕提汗、吴鉴群、吕铭,三排左五起为辛兰亭、石子珍、白成铭、张凤岐、任戈白,四排左七为赵子和,右一为贺平山、杨克,五排左起为伊敏诺夫、哈吉也夫、石金河、安尼瓦尔、司马益·牙生诺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8 年 9 月,武开章(二排右二)陪同来新疆视察工作的朱德在农村视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7 年,武开章在自治区一次会议上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8 年春,武开章(右三)在新疆大炼钢铁工地上参加劳动,右二为辛兰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8年冬,武开章在大炼钢铁工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武开章(右一)在北疆农村调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武开章在南疆牧区调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武开章(前排左四)与西北地区防沙工作会议的代表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1959年,武开章因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抵制大跃进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左”倾冒进做法而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和反党宗派,被撤销了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监委书记的职务,保留了区党委常委职务,之后遭受了长达20年之久的不公正待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60年,武开章(前排左一)在沙湾县劳动调研时的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64年,武开章在中央党校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64 年 7 月,武开章在中央党校学习时与第九支部同学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64 年,武开章与杨和亭(后排中)、贺劲南(前排右)等同事在上海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65 年 5 月,武开章在贵州遵义地区农村搞“四清”时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1965年12月,武开章由新疆调往山东,降职任省农林办公室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四、1965年——1986年</p> <p class="ql-block">  武开章到山东后,历任省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局副局长,1977年8月任分管农业的省革委会副主任。他在“农口”工作和分管农业工作的时间长达10余年,他走遍了山东大地,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规划,拿出措施,协助制定政策;他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一心要把山东的农业搞上去。时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的白如冰曾撰文评价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一跃成为农业大省,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人们不会忘记武开章同志为山东农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71 年,武开章在北京与参加全国林业会议的山东组同志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75 年,武开章在济南与山东省农业厅同事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77 年,武开章在山东一次会议上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78 年,武开章在山东农村视察。</span></p> <p class="ql-block">  1979年1月,武开章的问题得到彻底平反,同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时设省委第一书记),12月又兼任省委党校校长。此时,他已74岁高龄,但他的革命意志依然火热,他决心“老骥伏枥,为党和人民多做点事。”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担任组织部长的武开章亲自主持了山东省的冤假错案平反工作,在几年时间里为山东省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冤屈、被迫害的数万名干部平反昭雪,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为尽快实现省内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德才兼备、“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山东省委根据武开章的建议,在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等7所高等院校和省委党校开办了干部专修科,对干部实行系统化、正规化教育,山东的做法受到中央组织部的重视,中组部向全国推荐了山东的做法,很快,委托高等院校培训干部的做法就在全国推广开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80 年,武开章在青岛与山东省部分领导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82 年,武开章夫妇和张秀山在济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 世纪 80 年代初,武开章和战友们在济南,左起:王保民、武开章、王兆相、张达志、高克亭、刘玉蕴、崔凤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80年代,武开章与左齐在济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82 年,武开章在山东农产品展销会上。</span></p> <p class="ql-block">  1983年3月,武开章因年事已高,主动辞去省委书记的职务。同年7月,他被选为省顾问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了省顾委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86 年,武开章正式离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武开章离休后在家练习书法</span></p> <p class="ql-block">  1986年11月19日,武开章因病在济南逝世,其追悼会在济南隆重举行,乌兰夫、习仲勋等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p><p class="ql-block"> 武开章去世后,家乡人民为了怀念他,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激励后人继承先辈遗志,在他的家乡泥河沟村修建了“开章小学”、“武开章纪念亭”。</p><p class="ql-block"> 武开章虽然去世了,但他以崇高的品德和辉煌的业绩在人们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03 年,在武开章的家乡泥河沟经批准命名兴建的开章小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泥河沟村武开章纪念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佳县武姓聚集地佛堂寺武开章纪念亭</span></p> 五、革命伴侣 <p class="ql-block">  温桂亭,1921年农历二月初八出生于陕西省神木县贺家川镇温家川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家先后有一位长辈和四位兄长为革命英勇牺牲,还有一人被敌人残忍杀害,一人为一等革命残废军人,满门忠烈。</p><p class="ql-block"> 温桂亭1936年1月任神木县一区妇女代表,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组织上任命她为脱产的区妇女部长,时年15岁。</p><p class="ql-block"> 1937年9月在神府特委、陕甘宁边区党校学习。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所属的固临县妇联副主任,华池县妇联主任、抗联科长,庆阳分区妇联副主任兼庆阳县妇联主任,延安市妇联主任。</p><p class="ql-block"> 1941年5月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学习,1944年6月中央党校学习。后历任内蒙古集宁市二区区委书记,绥蒙区党委后方畄守处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雁北区党委五分区党校女生队支部副书记。</p><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西北局图书馆馆长,后任西北局托儿所所长。1952年3月西北局秘书处机要秘书。</p><p class="ql-block"> 1955年初,到新疆工作后,历任新疆分局收发科副科长,自治区党委政法部干部处副处长兼自治区政法系统基层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农垦厅干部处副处长兼总支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 1966年3月,到山东工作后,历任山东省水利厅干部处副处长,水利厅政工组副组长、党总支副书记,1981年4月担任水利厅顾问。</p><p class="ql-block"> 1982年12月离休。2005年1月因病于济南逝世。</p><p class="ql-block"> 武开章与温桂亭这对革命伴侣,志同道合,患难与共,携手相伴43载,共同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已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武开章夫人温桂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温家川村全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神府县政府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40年,温桂亭在延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47年,武开章与温桂亭在内蒙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6 年,武开章与温桂亭在乌鲁木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80年,武开章与温桂亭在济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84年,武开章、温桂亭在济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90年,温桂亭在北京看望老领导习仲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90年,温桂亭在北京看望张达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90年,温桂亭在西安看望刘志丹夫人同桂荣。</span></p> 六、深切缅怀 <p class="ql-block">  (一)武开章、温桂亭逝世后,子女及后人遵照二老生前的遗愿,将他们安葬在榆林市老干部陵园,实现了他们魂归故里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陕西省榆林市老干部陵园,武开章、温桂亭合葬墓(2005)。</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泥河沟村卧虎湾武开章老家祖坟</span></p> <p class="ql-block">  (二)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武开章子女及后人的多方努力下,由刘亮、武南耀撰写的《武开章》一书,经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他工作过的一些地方发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新疆乌鲁木齐《武开章》图书赠书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  (三)武开章子女继承父辈遗志,多年来,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倾心尽力,多方奔走,为家乡农田灌溉、人畜饮水、中小学校、<span style="font-size:18px;">县乡村公路、佛堂寺</span>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建设资金,使家乡面貌得到很大的改善,家乡父老乡亲无不感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编审:武 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文字:武南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制作:万继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校对:刘 冉 武文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