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山东麓。沿贺兰山自北向南,包括卫宁北山在内,在黑石峁,贺兰口,苦井沟,大麦地等27处都有岩画遗存,总计约有组合图画5千组以上,单的图像2.7万多幅,已被记录的岩画单体图像 19752幅。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远古人类3千至1万年前放牧,狩猎,祭祀,征战,交媾等生产生活场景,成为研究远古人类文化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p> <p class="ql-block">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l月贺兰山岩画被建设部列入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p> <p class="ql-block">最早发现贺兰山岩画并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人,当属中国北魏时期的地理学,旅游家郦道元(约472至527年)。这可能是中国和世界上有关岩画的最早文献记录。贺兰山岩画大规模的被发现,记录,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陆续大规模发现贺兰山岩画的,是劳动生活贺兰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广大农牧民群众。</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在漫漫的岁月长河里,记载了早期人类生活的生动画面,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历史变迁,诸如神秘的西夏王朝也淹没在滚滚风尘之中,只留下一个苍凉的诉说,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是刻在石头上的文明。贺兰山岩画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图画,也应该不是他的全部,有的可能早已经风化消失了,有的可能还隐藏在山谷沟壑之中,不可否认这是在慢慢的淡化的文明不能忘记2016年8月,那场爆发于贺兰口的山洪,对贺兰山岩画景区基础建设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有些岩画不幸受到损毁,这是不可复制的文化,消失的永远不会再回来,她就在那里,一梦万年。</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遗址和宁夏水洞沟遗址,充分见证了早期人类在宁夏地区活动痕迹,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吐蕃,回鶻,党项等民族驻牧游猎,繁衍生息的地方,这里是各民族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副最著名的"太阳神”岩画,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宁夏太阳神岩画是远古先民太阳崇拜的核心象征,兼具宗教祭祀,天文历法研究及民族文化交融的多重意义。</p><p class="ql-block">岩画以圆形面部,重环双眼及24道光芒线条构成,直接映射远古先民对太阳赋予万物生命的敬畏和崇拜。其构造暗含可能的天文学知识,如24道光芒对应24个节气,12根眼睫毛象征12月。</p> <p class="ql-block">女人花</p> <p class="ql-block">双羊出圈</p> <p class="ql-block">人面像岩画</p> <p class="ql-block">明万历37年题刻</p> <p class="ql-block">大眼睛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一块岩石上雕刻着复杂的图案,包括眼睛和几何形状,雕刻线条清晰,背景是岩石的自然纹理,整体呈现出古老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古猿观天</p> <p class="ql-block">羊</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馆包括世界岩画和中国岩画两大部分,由于时间关系只看了中国岩画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