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摄影师】观后感 <p class="ql-block">这几天连续追完了尘封了十年的影视剧《愤怒的摄影师》。这部剧2013年就获得了发行许可证,却不懂为什么2023年才上线转播。</p><p class="ql-block">电视剧刻画了一个桀骜不驯,有着高端的美学追求的完美主义摄影师在民国乱世中沉浮,悲壮前行的故事。他说“我不愿忍受的东西太多了,假的、恶的、骗人的、害人的、虚伪的,别人觉得无所谓的,在我这里就过不去,或许生活本来如此”</p> <p class="ql-block">剧中提到了一个很有争议性的论点,究竟美有没有阶级性。摄影师获得国际大赛的金奖和银奖,分别是女间谍的半身裸照金奖,而获银奖的是善良有正义感的女学生。</p><p class="ql-block">剧中的人物刻画都很真实,诸如颜教授,有学识,会演讲慷慨陈词大义英雄主义,曾经激励了很多学生,但现实里他遇事不公就愤慨又胆小怕事,在真正的酷刑面前,他依旧经受不住考验,当然最后他还是用生命捍卫他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这几个人物都很有代表性。无论是胆小有点虚荣的颜教授,还是正直善良的女学生,又或是妩媚的女间谍,在现实生活里都很鲜活。像颜教授这样课堂上慷慨陈词的依旧大有人在,而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的能有几个呢?而所谓间谍并不是一个反义词,只是阵营不同,就像女间谍金兰,站在国人抗日的角度大家都毫无疑问她是蛇蝎心肠的坏女人,害死了顾义东又要勾引摄影师,我作为第三者也很为摄影师捏把汗,希望他早日识破金兰真面目,但是人不是神仙,都有软弱的时候,沈教授是这样,硬汉摄影师也是一样,他也会被美貌蒙蔽看不清,或是不愿看清事实真相。其实换位思考就不难理解。就像金兰自己说的她为了她的国家满州国,她原本是清末皇族。</p> <p class="ql-block">这部迟来十年的作品,像一坛启封时溅出辛辣气息的陈酿,逼着我们在镜头晃动的光影里重新凝视那些永恒的诘问,当美学的纯粹性撞上时代的血色,当艺术的桂冠戴在道德争议的头顶,我们究竟该用怎样的尺度丈量人性?</p><p class="ql-block">美或许本无阶级,但凝视美的眼睛却永远戴着身份的枷锁。就像剧中摄影师在获奖后发表的感言,他希望这个两个奖可以倒过来,女学生沈薇这组照片获金奖。</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用快门切割真相的偏执,似乎也撕开了英雄主义的浪漫包装,真正的崇高或许不仅仅存在于慷慨赴死的瞬间,而在凡人每日与内心软弱的搏斗里。沈教授是这样,金兰也是一样,他们最终都以生命为代价完成救赎。这些带着体温的脆弱,比任何完美人设都更接近生存的本质。当镜头扫过民国街巷的烟尘,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故事,更是每个普通人困在时代罗网中,却仍试图以微光点燃暗夜的永恒困境,而这恰是超越阶级的最深沉的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