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丁宽亮是中国自然生态摄影领域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以金丝猴为核心,历时20年深入陕西秦岭、云南白马雪山、怒江云岭山脉、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秘境丛林险境拍摄记录国宝川、滇、黔中国独有珍稀野生灵长类…金丝猴,通过影像向公众传播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用行动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与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以下结合对其成就与社会贡献进行详细梳理。</p> <p class="ql-block">一、摄影生涯与成就</p><p class="ql-block">专注珍稀野生金丝猴拍摄</p><p class="ql-block">丁宽亮自1999年在秦岭南麓偶遇迁徙金丝猴群后,便投身于这一“金色精灵”的记录。20余年间,他深入陕西秦岭、云南白马雪山、怒江云岭山脉、贵州梵净山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累计拍摄130万幅珍贵金丝猴影像,涵盖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三大中国特有物种。其作品以拟人化视角展现金丝猴的亲情互动(如《你好,妈妈》中幼崽呼唤母亲的瞬间),被评价为“赋予野生动物人性温度”。</p><p class="ql-block">国际奖项与学术认可</p><p class="ql-block">突破性荣誉:2018年,他凭借《你好,妈妈》斩获第20届德国国际自然摄影奖哺乳动物组亮点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摄影师。该赛事每年从全球近2万幅作品中仅评选87幅获奖作品,足见其含金量。</p><p class="ql-block">亚洲顶尖地位:蝉联2017年、2018年亚洲最佳自然摄影奖(徕美奖、适马奖),是中国唯一连续两届获奖者。</p> <p class="ql-block">《你好 妈妈》</p> <p class="ql-block">《和谐》</p> <p class="ql-block">全球展览:作品在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展出,展出作品被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收藏。2021年出版的《中国金丝猴》被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及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成为国际研究金丝猴的重要影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多元题材与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除金丝猴外,丁宽亮还擅长拍摄长城、草原、湿地等自然景观,代表作《金山岭长城》、《疣鼻天鹅》《遗鸥》等展现了中国生态多样性。其摄影风格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擅长通过光影捕捉动物微表情,传递“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同时,丁宽亮一直关注中国教育发展,人才培养,自1986年开始拍摄记录中国高考。</p> <p class="ql-block">二、生态保护倡导与行动</p><p class="ql-block">影像作为保护工具</p><p class="ql-block">丁宽亮提出“摄影是手段,保护是目的”,通过影像揭示金丝猴生存困境(如栖息地破碎化),呼吁公众关注生物多样性。其作品《和谐》中金丝猴家族的温情画面,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典型案例。</p><p class="ql-block">参与国际议题与公共教育</p><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在昆明举办的第十五次生物多样性大会上(COP15)国际会议中,他通过摄影展示中国自然生态保护成果,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议题讨论。</p><p class="ql-block">2022~2024年陆续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09所著名高校图书馆捐赠《中国金丝猴》摄影作品。同时,将作品捐赠国家图书馆、国家自然博物馆、国家动物博物馆、陕西自然博物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和国内19家省级图书馆,分别为陕西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内蒙古图书馆等。并于2019年8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设立生态文明教育馆,将珍贵自然生态影像纳入自然教育课程。</p> <p class="ql-block">三、社会影响与荣誉</p><p class="ql-block">行业标杆与公众影响力</p><p class="ql-block">丁宽亮被授予“2023中国十大野生动物摄影师”“中国摄影年度人物”等称号。他的故事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央广网、中国日报网、《人民画报》《中国日报》、《中国环境报》、《内蒙古日报》等媒体报道,并通过短视频平台触达数百万观众,激发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跨领域合作与精神传承</p><p class="ql-block">丁宽亮用行动推动“影像保护”模式;其拍摄手法(如长焦镜头捕捉细节)成为自然摄影领域的范本。退休后仍坚持创作,践行“一生努力做好一件事”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四、总结:影像的力量与生态使命</p><p class="ql-block">丁宽亮的创作不仅是艺术成就,更构建了一座连接人类与自然的桥梁。他通过镜头打破公众对野生动物的认知壁垒,证明生态保护需要科学记录与情感共鸣的双重驱动。正如他所说:“让猿声与人类的声音成为交响曲”,这一愿景正通过他的影像持续传递。</p> <p class="ql-block">2025.6.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