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蔡澜走了,网上一片哀思,说他是“吃喝玩乐的大拿”,是“及时行乐的典范”。但你看到的,只是他手里的筷子,没看到他脑袋里的算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出身虽好,却没靠祖荫。年轻时远赴日本学电影,在邵氏与嘉禾干了二十年幕后,监制成龙的片子,熟谙制作流程。转战文坛后,一年写几十万字,书写美食、女人、人生哲学,作品堆满一整面书架。从《人间好玩》《人间至趣》到《来人间,就是玩》《不一定要有意义》,他是个真正用脑袋挣钱的写字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以为他玩乐成名,却不知道他踩在香港经济腾飞、传媒爆发的浪头上,一边写专栏,一边做电视,再一边开餐厅、卖月饼、推饮料。他的“吃喝”不是享受,是经营;“风流”不是浪荡,是布局。他没说自己多辛苦,并不代表没熬过无数个凌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要好好吃一顿饭”,蔡澜说得轻松,但说这话前,他写了上百万字,做了几十年生意。他最懂得:<b>幽默是最体面的讨生活方式,风雅,是最有利的包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别一听他走了,就感叹“人就该活成蔡澜”。你有他那样的才情与勤奋吗?能写十年专栏不重样?能让资本放心让你做品牌门面?别把他的成功误读为“随便过”。世间哪来那么多蔡澜?他背后的努力你没看到,不代表不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真正的“筷意人生”,不是玩出来的,是苦干出来的。</b>所以在羡慕他之前,先问问自己,肚子饱了吗?书读够了吗?字写熟了吗?然后再谈享乐,不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