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摄影:雨中漫步</p> <p class="ql-block">来西安旅游,最不能忽略的就是西安的古城墙。因为它与千百年来西安古城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见证了这座古城的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从西周开始,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文物古迹比比皆是,但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古城墙了。走在高大的城墙上,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有穿越时空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西安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年),是在唐城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过去老西安人所指的进城就是指进入到城墙里面,被东西南北4个大城门包裹的城池,那里才算是真正的城。</p> <p class="ql-block">西安明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呈封闭的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5—18米,顶宽12—14米,总周长13.74公里。墙顶可以跑车和进行操练。沿城墙设有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角楼、女儿墙等一系列军事防御设施。</p> <p class="ql-block">西安明城墙主城门有四座,分别是东门长乐门、南门永宁门、西门安定门和北门安远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又新开辟了多座城门,现共有城门18座,其中八处可以登城。南门永宁门是西安城的迎宾门,也是游客选择登城最多的一个城门。</p> <p class="ql-block">永宁门是西安城墙的正南门,是西安最古老的一座城门。它始建于隋初(公元582年),原叫“安上门”,明代改为永宁门,是四个主要城门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门内有三层门楼,即闸门、箭楼和正楼。闸楼在外,主要用来放置吊桥,白天降落在护城河两岸,供人出入,晚上拉起吊桥,切断了进城的通道。箭楼在中,高30多米,外面墙体笔直,让敌方无法爬上城墙。箭孔密布,方便观察敌情和射击敌人。箭楼与里面的正楼之间又形成瓮城,一但敌人进入城内,就可以四面伏击,瓮中捉鳖。</p> <p class="ql-block">西门安定门建于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年一1378年)。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有寓意西北地区安定康泰之意。有城楼、箭楼、闸楼三重门楼,城楼在里,箭楼居中,闸楼向外。门楼下均有拱券式门洞,洞高宽为6米。城楼与箭楼之间有方形瓮城,平时是出入通道,战时是防守要地。西门箭楼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p> <p class="ql-block">北门安远门,也是明代留下来的文物。位于西安城南北中轴线上,“安远”二字寓意边疆地区能够长远安定,与少数民族和谐相处,不发生战乱。</p> <p class="ql-block">东门叫长乐门,但是在历史上却并不“长乐”。相传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由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将士们一听此言,群情激愤,点火烧毁了这座城楼,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将军曾在东门城楼上训练士兵,如今这里已被修复为西安事变纪念地供游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18座城门,每一座城门都在书写着一段历史。如含光门:“十八城门,含光称奇”。隋唐时此门初建,是西安南城墙偏西的一处城门。考古发现,它是现存最为完好的隋唐长安城遗址。勿幕门又叫小南门,是民国时期新开辟的城门。1926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修。</p> <p class="ql-block">碑林博物馆南侧的文昌门,开通于1986年。这里的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和平门开通于1953年,位于南城墙文昌门与建国门间。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故名和平门。玉祥门是位于西安城墙西门以北的一个城门。民国时期,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为纪念冯玉祥将军的历史功绩而特开此门,取名为玉祥门。</p> <p class="ql-block">尚武门:是北城墙最西一门,与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朝阳门是东城墙最北一门,因为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中山门又叫小东门,位于东城墙朝阳门与长乐门之间。在冯玉祥倡议下,于1926年初开辟了中山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这十八座城门饱经风霜,每一座城门都铭刻着西安城历史发展记忆。</p> <p class="ql-block">游览城墙有多种选择。徒步游览古城墙会感到很累,租一辆自行车环城一圈是许多年轻人的选择。颠簸在古老的城墙之上,找寻古城那些被现代文明掩盖的古韵遗风。也可以乘坐观光电动车,不用费力就可以绕城墙一圈。扶墙远眺,看西安古城车水马龙与古韵交融的都市风貌。</p> <p class="ql-block">游览城墙的时候,细心的人会发现,在高大的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就会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这就是马面,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马面外侧三面均设有雉堞,左右两侧开有垛口,便于投掷砖石,放发实弹。马面正面不开躲口,并高出左右跺墙二尺,以防止城下敌方矢弹。了解到这些,我们不得不为古人的聪明智慧感到惊讶和折服。正因为西安古城墙固若金汤的巧妙设计,才使古安然无恙,雄踞千年。</p> <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如果能绕城墙走完一圈,就会发现唯独城墙西南角楼是圆形的,其他三个角楼都是方形的,这是正门回事?据说,西南城角正处于地震带上,有一条地裂形成的缝隙紧贴城西南角的外侧,角台只要被修成方形,便屡修屡坏,最后没办法,只能保留圆形。另一个传说是,明代城墙修建之前,西安有位王姓老太太,遭受儿子和儿媳折磨,饿死街头,当地父母官得知后,在西安城墙西南角台附近,将老太太的儿子和儿媳问斩。大家认为二人无德不孝,方形代表着堂堂正正做人,因此未将此角楼改变形状,所以现在看到的西安城墙角楼还是保留着当初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入夜的古城墙灯火辉煌,魅力无限。《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演出将从每年的4月初持续至10月底。日常夜景亮化时间至23时,重大节日夜景亮化通宵不熄。</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城墙在灯光的装扮下,更加雄伟壮观,仿佛把人们带回到那个繁华的大唐盛世。</p> <p class="ql-block">游西安城墙是一种情怀,仿佛是在与千年历史对话。每时每刻都在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青灰色的石墙,红色的瓦砾,斑驳的墙面,时刻提醒着过往的人们——这里是西安,曾经的十三朝古都。古城墙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城市四周,守护者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