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湘西十八洞村:</p><p class="ql-block"> 十八洞村是2013年习近平访贫问苦,提出“精准扶贫”理念的地方。该村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脉中段,湘、黔、渝三省交界处的花垣县双龙镇西南部。距矮寨大桥约20-30分钟车程。</p><p class="ql-block">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在那里,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p> <p class="ql-block">十八洞村村落:</p><p class="ql-block"> 村域面积13.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3月,共有939口人,辖4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p> <p class="ql-block"> 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4℃,平均年降水量约1400毫米,年平均日照约1300小时,处于云贵高原最东部,属喀斯特地貌发育区。</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1949年属永绥县四区五保,1958年隶属万能人民公社张刀大队,1961年体制缩小为排碧公社竹子大队、飞虫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为排碧乡飞虫村、竹子村,2005年飞虫村、竹子村合并为排碧乡十八洞村,2015年成为双龙镇十八洞村。</p> <p class="ql-block">产业特色:</p><p class="ql-block">一是以种植猕猴桃、水稻、烤烟为主。</p><p class="ql-block">二是发展以苗绣为主的手工艺加工业。</p><p class="ql-block">三是依托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202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74.5万元。</p> <p class="ql-block">重要荣誉:</p><p class="ql-block"> 201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入列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2018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2019年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1年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4年被评为“最佳旅游乡村”。</p> <p class="ql-block">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 有十八洞村风景区、杨秀祥民居、杨东仕民居、石拔哑民居等,还有莲台山林场、黄马岩、乌龙一线天、背儿山、擎天柱等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习总书记与村民座谈会广场:</p><p class="ql-block"> “大政出于小村”</p><p class="ql-block"> 总书记在村民施成富家前坪,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在村民广场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总书记说:“我这次到湘西来,主要是看望乡亲们,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看到一些群众生活还很艰苦,感到责任重大。”总书记明确要求脱贫攻坚“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十八洞村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并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从十八洞村出发,以精准扶贫方略为指引,在神州大地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p> <p class="ql-block">村民广场</p> <p class="ql-block"> 习总书记来到石拔三老人家访贫问苦:</p><p class="ql-block"> 习总书记沿着狭窄山路,走进了村口第一户——石拔三老人的家。老人常年深居山中,不识字,家中连电视机都没有,起初并未认出总书记,问道:“怎么称呼您?”总书记拉着石拔三的手,温和地回应:“我是人民的勤务员。”</p><p class="ql-block"> 在黑黢黢的木屋里,唯一的电器是一盏5瓦的灯泡。总书记与老两口围坐在火塘边,亲切地拉起家常。得知石拔三64岁,总书记说道:“你是大姐。”交谈期间,总书记细致地询问一家人的生活光景,揭开粮仓查看粮食储备,关切粮食是否够吃;询问果树种植、家畜养殖情况,还特意走到猪栏边,查看所养猪只的肥瘦。他同一家人认真算收支账,询问面临的困难与未来打算,勉励一家人依靠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这是石拔三老人,当时就围着这个火盆与老人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 石拔三客厅陈设当时习总书记与老人围坐火盆旁交谈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游客们在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石拔三老人的家内陈设</p> <p class="ql-block"> 彼时的十八洞村,发展滞后,人均年纯收入仅1668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 。此次考察,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为十八洞村乃至全国的脱贫攻坚工作指明方向。“还是给你们搞‘几条腿’来吧。”针对十八洞村的实际状况,总书记提出具体对策,建议“一户养几头黑猪、一头黄牛,再养几只山羊”。</p><p class="ql-block"> 离开石拔三家后,总书记又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话发展,耐心倾听村民们讲述生活变化、面临困难,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就此诞生。</p><p class="ql-block"> 在总书记的关怀与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十八洞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建强村两委、发展特色产业等举措,村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水平大幅改善。曾经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成功脱贫摘帽,蜕变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还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之路 。</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