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里山塘闲步游,粉墙黛瓦入眼眸。</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堤筑繁华荣市井,诗书文彩赋琴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伯虎桃庵传万载,乾隆典故演千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间胜境姑苏地,居易功绩永不朽。</div> 青石板上的碎影摇晃,将苏州的温柔揉进了每一寸时光。2023年8月2日,怀着满心期待,我和女儿、外孙女一同踏上了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的七里山塘,开启了一场闲适的漫游。 七里山塘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广济路218号,唐宝历二年(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当年“吴中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正是在山塘街上遇见<br>秋香的!秋香的三次微笑,深深地留在了唐伯虎的心中。<br> 当时他们都是去虎丘,当秋香下山乘船离去时,唐伯虎为了再次见到她,雇了一艘小船,急速追赶。这段“追舟”的故事,正是发生在现在的山塘河上。<br> 步入山塘街,眼前白墙黛瓦的建筑便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这些古建筑高低错落,有的飞檐翘角,似要冲破天际;有的古朴厚重,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斑驳的墙面爬满了时光的痕迹,却也因此多了几分沧桑韵味。屋檐下悬挂的红灯笼随风轻轻摆动,为这条老街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恍惚间,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旧时光。 继续漫步在山塘街,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各具特色。有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苏绣坊,绣娘飞针走线,在丝绸上绣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山水人物;有摆满精致糕点的茶食铺,海棠糕、梅花糕小巧玲珑,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还有古色古香的书店,一本本线装书整齐排列,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让人忍不住驻足翻阅。走进一家古茶馆,在临窗的位置坐下,点上一盏碧螺春,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轻啜一口,茶香四溢,望着窗外的河景,此刻,时光仿佛慢了下来,内心也变得宁静而惬意。 山塘街的美食更是让人回味无穷。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里,我品尝到了地道的苏式汤面。细白的面条筋道爽滑,清澈的汤汁鲜美醇厚,浇头是焖得酥烂的大排,入口即化,唇齿留香。还有那酸甜可口的松鼠鳜鱼,造型精美,外酥里嫩,甜中带酸的酱汁包裹着鱼肉,让人赞不绝口。每一道美食都蕴含着苏州独特的饮食文化,让人在舌尖上领略到这座城市的韵味。 沿着蜿蜒的山塘河漫步,河水悠悠流淌,倒映着两岸的景致,如梦如幻。偶尔有一艘小船缓缓驶过,船娘身着蓝印花布衣裳,轻轻摇着橹,吴侬软语的小调从船头飘来,婉转悠扬,仿佛带着千年的风情,在耳畔萦绕,让人沉醉不已。河水泛起的涟漪,一圈圈地扩散开去,将倒影搅碎又重组,宛如一幅动态的水墨画。 夜幕降临,雕花木窗漏进细碎月光,苏州山塘街剧场内,《牡丹亭》正徐徐开腔。檀木戏台上,旦角鬓边珠翠轻晃,水袖拂过雕梁画栋,"良辰美景奈何天"的唱词在梁柱间萦绕。台下宾客执盏静听,茶香混着丝竹之音,曲中情韵与屋内的苏绣屏风、明式桌椅相映,满室皆是古典雅韵。台下,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华灯初上,山塘街宛如换了一身衣裳,变得更加迷人。红灯笼依次亮起,将街道装点得格外温馨。灯光倒映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如梦如幻。此时的山塘街,热闹非凡,游客们穿梭在街道上,享受着这美好的夜晚。 在山塘街的尽头,我停下了脚步。回首望去,这条古老的街道仿佛一条时光隧道,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它不仅是苏州的一张名片,更是江南文化的瑰宝。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魅力和生活的烟火气。这一趟山塘街之行,是我与苏州的一次深度对话,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眷恋 。 七里山塘,一步一景,一景一情。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繁华与宁静并存。它以独特的魅力,让我感受到了苏州的温婉与柔情,也让我在这闲步游中,寻得了一份心灵的宁静与慰藉。这场山塘之旅,必将成为我记忆中一段美好的回忆,久久难忘。<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8.2</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