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播精准为秋丰奠基

田园风景(井剑国)

乡村旅游记事(68) <p class="ql-block">据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信息显示,截至6月23日,河南省累计夏播面积8821万亩,占预计播种面积的98%。夏播粮食作物6691万亩,其中玉米5478万亩、水稻505万亩、大豆473万亩。花生播种1301万亩,瓜菜720万亩。除部分晚播大豆、生育期短的杂粮和倒茬蔬菜还在陆续播种外,夏播基本结束。</p> <p class="ql-block"> 今年河南省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较常年提前3天以上,日进度最高达到936万亩,并连续10天保持在400万亩以上,6月10日之后日播进度逐步放缓,至6月20日夏播基本结束,与常年总体相当。各地坚持收一块、种一块,抢时抢墒早播,6月10日前播种占比87.2%。针对夏播期间晴热天气多、土壤失墒快的情况,各地千方百计抗旱播种保苗,累计浇水6350万亩次,并抓住6月18日至19日降雨时机趁墒播种,秋粮基本实现适期播种。</p> <p class="ql-block">  为确保夏播面积只增不减,河南省把种植面积落实到县到乡,确保能种快种、应种尽种。夏播的主要措施:一是全省投入播种机械85万台,其中单粒精密播种机械8.7万台、新增1.9万台;加装北斗辅助驾驶系统拖拉机4万台;二是单粒精量播种、种肥异位同播、玉米合理密植、滴灌微喷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大面积推广,播种质量进一步提升。三是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农业农村部门、水利部门科学调度水源;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开展飞机增雨和地面增雨,有效缓解旱情;四是石化、石油部门落实农机加油优惠3%政策;五是市场监管、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六是强化指导抓落实,成立9个厅级领导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18个秋粮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进行督促指导。七是及时下发《2025年秋粮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分区域、分作物开展精细化管理。</p> <p class="ql-block">6月23日在整齐排列的玉米田里,郑州中牟新区种粮大户刘天松难俺喜悦:“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靠科技!农业专家手把手教选种、密植和施肥,国家还给补贴支持,今年玉米出苗率比往年高了15%,亩产突破1400斤不成问题!” 刘天松种了800亩地,正是中牟新区推进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在中牟新区的夏种中,玉米作为秋粮主要作物,全区28万亩玉米播种,大面积推广密植滴灌、北斗精准播种、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等农业技术。众多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踊跃参与,以科技之力推动玉米单产水平节节提升。</p> <p class="ql-block">6月25日,在商水县高标准农田里,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天华说:“这种机器现在是气吸式的,又加有卫星和北斗导航,现在是又省力又省事,精准播种,效率更高,我们这一天一台车可以播400亩地,最适合咱们的大型播种。”</p> <p class="ql-block">为了提高夏播效率和质量。今年,刘天华投入了两台新型大马力拖拉机播种机,不仅播幅宽,而且能够实现精量播种。</p> <p class="ql-block">每台拖拉机驾驶室内安装有一台小型电脑屏幕,播种机通过遥感器与之联在一起,驾驶员可以实时监测机播耧播下种子的粒数与间距。</p> <p class="ql-block">正在地里指导播种的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员王鑫指着操作盘介绍:“通过这个屏幕能看到每一行它下粒不下粒,下种子不下种子,能够精准控制株距,实现精播精种”。</p> <p class="ql-block">刘天华进一步给我介绍:“过去我们用小播种机播的是一亩地3800株,今年我用这台机器可以达到5000到5300株,这样可以提升产量。现在有了大农机后,我们种地根本就不愁,我这一块共2000亩地,争取两天时间全部结束播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