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0324我们离开广东徐闻前往广东东莞市虎门镇,路上途径服务区,走进“侨乡小镇——五邑市集”,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木质吊牌高悬于空中,上面的字迹昭示着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这里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让人流连忘返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走出市集,映入眼帘的是集市外墙上面赫然写着“侨乡小镇”。这栋建筑以其独特的外观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成为服务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途径“虎门大桥”</p> <p class="ql-block">虎门镇广场</p> <p class="ql-block">24日晚入住虎门镇酒店,晚饭后沿街道广场游览风情风貌</p> <p class="ql-block">偶遇广场抖音直播现场,观众朋友拍手叫好。</p> <p class="ql-block">25日早上,我们来到了“林则徐销烟池旧址”。站在这个充满历史意义的地方,我不禁感慨万千。这里记录了林则徐禁烟的壮举,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在旧址旁,一块石碑静静矗立,上面详细记载了销毁鸦片烟池的过程。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石碑不远处,有一块介绍牌,上面详细记录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通过这些文字,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林则徐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另一座林则徐雕像同样引人注目。周围种满了棕榈树,背景墙上写着“林则徐”三个大字,并附有他的生卒年份和事迹介绍。站在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林则徐当年禁烟的决心和勇气。</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里收藏了大量与林则徐禁烟有关的历史文物资料。通过参观各个展厅,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里不仅是研究林则徐禁烟的重要场所,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内,一幅大型铜铸壁画吸引了我的注意。画面上,林则徐身着官服,目光坚定地指挥着禁烟行动。周围的官员和士兵各司其职,整个场面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p> <p class="ql-block">销化鸦片雕塑上的铭文“销化鸦片2376254斤”深深震撼了我。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林则徐禁烟成果的真实写照,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有力证明。</p> <p class="ql-block">在鸦片战争博物馆内,一块展板上写着“烟毒祸害”四个大字。下方详细介绍了鸦片走私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巨大伤害。通过这些文字,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禁烟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还展示了一些与鸦片贸易相关的物品。墙上的地图显示了当时的路线网络,旁边的人物正在吸烟斗或吸食鸦片。这些展品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那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看到了一张记录虎门销烟进程的表格。表格详细记录了林则徐日记中的逐日销毁鸦片的数量。通过这个表格,我了解到当时销毁鸦片的具体情况,感受到林则徐禁烟的决心和毅力。这次虎门之行,让我对林则徐的英勇事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声音 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展厅</p> <p class="ql-block">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14日出生于云南昆明,祖籍云南玉溪。他的父亲早逝,母亲彭寂宽含辛茹苦地抚养他。聂耳从小展现出对音乐的天赋,并在母亲的熏陶下养成了正直、坚毅、乐观的品格。</p> <p class="ql-block">“义勇军进行曲”</p> <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期间,聂耳与田汉合作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了歌词,但由于田汉被捕,聂耳主动接手作曲。他在两天内完成了初稿,并在颠沛流离中修改定稿,最终完成了这首激励人心的战歌。这首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广泛传唱,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p><p class="ql-block">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51年,《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确定为国歌,并在各种重要场合奏唱。聂耳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激发了民众的抗日救亡热情,也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威远炮台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始建于1717年,是鸦片战争时期的重要海防工事,曾被英军炸毁后重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威远炮台位是鸦片战争时期的重要海防工事,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炮台之一。</p><p class="ql-block">它坐落在珠江口东岸的威远岛上,与镇远、靖远炮台共同构成了虎门海口的第二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威远炮台不仅是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还见证了中国海洋防御历史的重要遗迹。</p><p class="ql-block">它的历史沿革丰富,经历了多次重建和修复,现大部分保存尚好,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威远炮台露天炮位</p> <p class="ql-block">参观威远炮台是一次深刻的历史之旅,感受历史厚重和岁月沉淀,了解鸦片战争历史背景,体验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精神。</p><p class="ql-block">参观威远炮台是一次深刻的历史之旅,让人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敬畏之情。站在炮台之上,仿佛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沉淀。</p><p class="ql-block">威远炮台是鸦片战争中的重要遗址之一,见证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侵略的英勇斗争。</p> <p class="ql-block">周二海战博物馆休息,很遗憾未能参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