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上海田子坊

毓良

<p class="ql-block">六月下旬,酷暑盛夏,我又一次作“跟包”陪着外孙到上海一游,今天(6.27)抽空到田子坊游览一番,把前两次的错过补了回来</p><p class="ql-block">田子坊位于上海市泰康路210弄,是结合历史建筑与现代艺术的文化艺术区和时尚地标,原名"志成坊",2005年成为上海首批创意产业集聚区,2010年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 原名"志成坊",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19世纪末成为法租界,由法租界行政区、石库门里弄区、里弄工厂区组合而成。20世纪初转变为工业区,90年代工厂关停,里弄风貌和历史建筑保留下来。1998年,旅美艺术家陈逸飞在此设立工作室,开启了改造之路</p><p class="ql-block">2001年,画家黄永玉题名"田子坊",寓意艺术家汇集之地。近代政治活动家杨度旧居也坐落在这里</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与建筑风格:南起泰康路,北至建国中路,东临思南路,西邻瑞金二路,占地7.2公顷。核心区"三巷一区"约2公顷,拥有154幢近百年历史的老式石库门建筑。建筑样式多样,反映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到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石库门建筑是主要特色,吸收了江南民居式样,融合中西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文化与商业特色:汇聚了绘画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古玩店等,不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创意产业涵盖室内设计、视觉艺术、工艺美术等领域。商业业态也很丰富,有美食、文创小店、咖啡店以及小酒馆等。陈逸飞工作室旧址和逸飞艺术展示馆是必打卡点,还有许多复古小店门市</p><p class="ql-block">田子坊不仅是艺术爱好者的天堂,也是感受上海历史文化和享受美食的好去</p> <p class="ql-block">田子坊游览观光路线图,一共有六七个入口</p> <p class="ql-block">因商家禁止店内拍照,故此只好拍照店外了</p> <p class="ql-block">田子坊小道狭窄,各家店铺鳞次栉比,很难拍照店铺正面全景</p> <p class="ql-block">像这样所谓“私搭乱建”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一些墙面泛着绿苔,虽破落陈旧,但都是原汁原味,凸现着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这种小巷也只有一米来宽,狭长幽静,偶尔闻到一些潮气味道,说不出的物件陈旧和时光流逝</p> <p class="ql-block">原汁原味的房舍简单布置成了现在的别具味道。店铺上面随意摆满了空调,并没有影响经营和周围环境</p> <p class="ql-block">像这样装饰门面并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几位外国游客在拍照留影,看到我在拍照并竖起大拇指称赞她们,她们会意的笑了,都彼此相互打招呼,友好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在田子坊,外国游客比比皆是,或拉家带口,或情侣比肩,亦或三五结对,悠闲漫步在狭窄小街巷里</p> <p class="ql-block">上面楼房是住户,下面是店铺,各自安好,互不打扰,各自享受着生活的情趣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女店主在用英语接待好像是韩国游客。听店家英语说的蛮流利的</p> <p class="ql-block">这些店铺看着没人,可到了晚上或节假日,顾客那可是比肩接踵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彼此享受着慢节奏的轻松和惬意</p> <p class="ql-block">这种窄窄的巷子里,店铺和住户参杂其中,晾晒的衣服和摆挂的商品交相辉映,很是别致</p> <p class="ql-block">这店铺门口似乎有些杂乱,但看着很自然协调</p> <p class="ql-block">在这家老式商铺正上方,有“周斌书院”横批,落款者居然是联合国原秘书长潘基文,好家伙,潘阁下的字怎么写到这里的,是真是假,打听来打听去也没个结果。我猜是真的</p> <p class="ql-block">用老旧车间厂房稍加修饰,门口挂点彩灯,再摆放个吉祥物,开门纳客。据说晚上或节假日顾客盈门,生意兴隆</p> <p class="ql-block">四十六号店铺,这门牌号居然也有来历,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四十六号店铺属于石库门建筑风格,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原属魏氏家宅,魏家在此宅祖居五十余年。随着田子坊开发的延伸,魏氏一家四口于2007年前往他处,把此宅租于“巾城”,魏氏一家生活亦得到改善,由原来25平米,迁入110平米三居室,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巾城”店主在装修上始终保持石库门原有因素,营造了上海民居原生态风貌。</p><p class="ql-block">石库门里弄建筑,是上海近代以来最典型、建筑面积最大的民居建筑群,保存至今,已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佛教用品店铺,看老招牌和用品应该是藏传佛教</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很有特色的酒吧小店,据说顾客盈门,中外游客落座后不论是啤酒还是红酒畅饮细品,可以想象肯定是回味无穷呀</p> <p class="ql-block">两位外国游客正在品酒聊天</p> <p class="ql-block">天太热了,中外游客争相购买冰镇果汁和冰镇啤酒消暑</p> <p class="ql-block">在田子坊坐落着近代显赫人物杨度旧居。坐在长椅上的是韩国的一对家人,他们似乎也在品评杨度</p> <p class="ql-block">杨度(1875年1月10日-1931年9月17日),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等,是湖南省湘潭县姜畲石塘村人。杨度出身农家,十岁时父亲病逝,被过继给伯父。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取秀才,次年中举人。1894年、1895年参加会试均落第,期间参与了“公车上书”,后成为王闿运门生,还与蔡锷在长沙时务学堂同窗</p><p class="ql-block">1902年自费留学日本,与黄兴同学,和杨笃生等创办《游学译编》。1903年回国参加经济特科考试,因受牵连而被通缉,再次赴日,转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在东京创办《中国新报》,宣传“不谈革命,只言宪政”,发表《金铁主义说》,主张君主立宪。还曾被举为中国留日学生总会干事长,也作为“鄂湘粤三省铁路联合会”总代表回国参加护路运动</p><p class="ql-block">1905年为清政府五大臣出洋考察列国宪政代笔撰写考察报告。1907年创办《中国新报》,宣传君主立宪,组织“政俗调查会”,后改为“宪政讲习会”并任会长。回国后成立宪政讲习会湖南支部,后将其改为湖南宪政公会支部。1908年以四品京堂候补,在宪政编查馆行走,还任宪政编查馆参议等职。1911年任内阁统计局长</p><p class="ql-block">武昌起义爆发后,奉清廷之命劝袁世凯出山,后与汪精卫发起“国事共济会”。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大臣后,杨度任内阁学部副大臣,加派为议和代表参与南北议和。1912年联络薛大可等成立“共和促进会”</p><p class="ql-block">1914年任参政院参政,1915年任国史馆副馆长,向袁世凯呈送《君宪救国论》并拉拢孙毓筠等人发起组成“筹安会”,自任会长,策划复辟帝制。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杨度被列为帝制祸首,一度归隐研究佛学。1917年张勋复辟邀请杨度,被其通电拒绝。1918年恢复自由返京</p><p class="ql-block">1922年,作为孙中山特使,游说曹锟制止吴佩孚支援陈炯明。1923年加入国民党。1924年,为配合北伐,与北洋军阀势力周旋。1926年被张宗昌聘为总参议,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p><p class="ql-block">后来有幸结识李大钊等,思想向马克思主义靠拢。1927年,李大钊等被捕,杨度设法营救,后变卖财产救济死难者家属。1928年迁居上海,以卖字等为生,继续从事革命事业,还成为杜月笙顾问,为党秘密提供情报。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之时,54岁的杨度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经陈赓引见、潘汉年介绍,伍豪(周恩来)批准,秘密入党</p> <p class="ql-block">在田子坊出入口,与一位五六十岁的保安兄弟简单聊了几句,他说他一直闹不明白,你们古文化街原来的房屋怎么说拆就拆了呢,原汁原味的低矮房屋,错落有致,高低错落多有意思。现在看照片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了,实在可惜。他特别强调,拆了那种古旧味道没了,魂也就不存在了。我无言以答,应付两句,怏怏而去</p> <p class="ql-block">陈逸飞工作室旧址</p> <p class="ql-block">田子坊专职消防队,守护着这片繁华与安全</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几张照片是田子坊其中的店铺设置,由于店铺房舍都是原来旧的房屋改造而来,高低错落,左右不均,参差有别,随意设置,整旧如旧,羊肠小道随处可见,不加拆改,但就是这原汁原味的随意和点缀,倒成全了街巷的艺术珍品和独特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当初的策划者真的是高人哪</p> <p class="ql-block">田子坊,上海的名片。参观田子坊,是一次视觉、嗅觉与心灵的多重旅行。它既有旧时光的温情脉脉,又有新时代的朝气蓬勃,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每一页都充满惊喜,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再次离开田子坊时,心中满是不舍。它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迷宫,每一次到访,都能发现新的美好,让人忍不住期待下一次重逢</p><p class="ql-block">回去一定讲给外孙听听,说不定我的满嘴跑火车能引起他的兴趣。期待有那么一天他也会跑跑颠颠的来到田子坊,不过他的感受肯定和我不一样喽</p>